概览
春节假期,北京由于室外温度还较低,商场内的儿童乐园成了大部分家长们遛娃的首选。
自助式的木制玩具店,是奥利奥经常光顾的地方。店里通常仅有一名店员,赶巧人多的时候,有二十多位小朋友同时在线。
为此,每个家长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看管好自己的小孩,并处理他们各种争抢、打人、胡闹、扔弃玩具等一系列问题。
于是,在店内,能看见家长隔着2米外就大声训斥孩子的,也能看见俯身警告、蹲身耳语、直接拖走的,甚至还有很多自顾刷手机的……
看似小小的门店,却上演着千姿百态与教育沟通有关的大问题。
观察统计了一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上升到白热化的时候:
“再不听话,就打你了啊”
“再不听话,就回家”
”再不听话,就不买xxx了“之类的威胁句式,成为了使用频率很高的沟通话术。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情急、失去耐心、毫无办法、特别是跟孩子说了无数遍仍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说出“再不……就……”一类带威胁的话。
威胁类句式作为一种教育沟通外,无形之中还隐藏着一种权力者的告知。这种告知通常非A即B,没得商量。
毕竟,对于学龄前后的孩子来说,由于身心都存在非独立性,他们天生具有“服从权威”的特点。
“再不……就……”往往意味着权力者最后的底线。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一听到这类话,就会乖乖就范。
作为亲生父母,高频率使用威胁类句式,背后的最大动机,想必当然不是出于真心,原因通常在于威胁类句式带来的沟通效果——简单、高效、便捷、管用。
通常,这类话省去了组织一大堆道理的耐心、缓解了对付胡搅蛮缠的烦躁、更避免了也许解释七八遍也不见得有结果而产生的挫败感。
然而, 一旦威胁类的沟通方式凑效,下一次矛盾升级时,曾经用威胁为教育沟通带来的便捷体验,便会驱使我们习惯于享受“权力者”的指令 ,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语言“瘾”力,逐渐丧失教育沟通的初心和能力。
拿“再不听话,就打你了啊!”这句话来说, 往往是父母们动用武力前的最后通牒,但往往也是“拿孩子没有办法的一句话”,暴露了教育沟通中无奈与无力。
对于大家熟悉的《西游记》,倘若用另外一个视角来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印象:
唐僧啰嗦、碎碎念且优柔寡断。
他对徒弟悟空的教育沟通多以说教和威胁为主,矛盾白热化时要么念紧箍咒,要么断绝师徒关系,很多时候不听也不懂悟空的想法。
说到这,很多父母也能从唐僧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这个层面看,唐僧对悟空的教育沟通是稍显无力的,且很多时候因为自己的浅薄分不出是人是妖而站在了错误的风口,以后悔结局。
所以, 威胁和武力在教育中的占比越多,你的教育沟通能力就越缺失。
同时,孩子是充满好奇的,这种好奇甚至包括:家长下一次生气到底会什么样?到底有多生气?
大多数脾气秉性见底的家长,往往在孩子面前囤不住威信。
因为曾经的试探已经让孩子们懂得了事态发展的套路和自保的方法, 最终,驾驭不了孩子的反而是我们。
还记得2019年陕西西安被亲妈用电线、刀具家暴长达两年的7岁男童天天吗?
在亲妈被警察逮捕后,天天暂住在儿童村,期间负责人曾说:“他不会与别的孩子相处,对别的孩子,一言不合就挥拳头,长期遭受暴力对待,导致他觉得拳头能解决一切问题。”
如果说拳脚打骂,无形中告诉孩子武力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 长期依赖于威胁类话语的家长,也会时常让孩子感受到“别说那么多废话”、“威胁能解决一切”。
随即,天然的模仿属性,也会削弱孩子的耐心程度,习惯用威胁、不耐烦、懒得沟通、谈条件、甚至暴力等方式处理身边的一切关系和问题。
前阵子,3岁的奥利奥在积木屋玩儿时,遇到一位同岁的小哥哥。店里有一个池子,铺满了木制的圆角粒,看上去就像旺仔小馒头堆满的海洋球池。
玩至兴起,小哥哥开始把木头粒往外扔。在一旁的妈妈,隔着1米外的距离,招呼他“别扔了”,可小哥哥似乎习以为常般地连头也不回。
几次招呼后,小哥哥反而更尽兴,木头粒抛在地板上噼里啪啦的声音越来越大,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坐不住的妈妈,这才站起身大声对他吼道:“再扔就回家了啊!”小哥哥察言观色了一下,消停了几分钟又开始重操旧业。
最后,小哥哥真的就这么被威胁回家了,感觉成为了一种习惯……
至于他今天认识到的世界,只有“妈妈生气了、我又被威胁了”
还是会有“为什么想扔玩具?乱扔玩具是不对的、有没有想过乱扔的后果会让别的小朋友滑倒受伤”等后续的沟通
我的猜想从他们走出积木屋的那一刻嘎然而止。
那么,如何避免矛盾、情绪升级后脱口而出的威胁呢?除了在平时的教育认知中,随时提醒自己转换并不断优化沟通方式,以下几个小细节和大家一起分享:
当小哥哥出现扔木头粒的行为时,进行劝阻之前,不妨让自己培养一种习惯——先想想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
积木屋的小哥哥之所以突然开始了扔木头粒的行为,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件更刺激的事情?
还是他觉得此刻玩儿的有点无聊了?
当你确定孩子是觉得无聊时,应该帮助他找到更有吸引力的玩乐方式。
就算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看上去热闹,但不一定全程都很有趣。
当孩子觉得无聊时,不一定会像大人一样表现出无聊的样子,他们往往会在行为上找寻一些新的刺激。这时,我们最好跟他确认一下“是否觉得好玩”,如果他觉得无趣,那么跟他***同商量一下另外的行程吧。
曾经,一位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件她女儿戒纸尿裤的趣事, 表明别人的评价在小孩子眼里其实也非常重要。
这种评价最开始从父母身上获得满足感,我们的一个表扬,一句“宝宝棒棒的”会让他们很开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评价和满足将延展到别人身上。
有一天,朋友带女儿去买纸尿裤,当柜台阿姨问纸尿裤是多大年龄小朋友穿时,朋友说“三岁”。当时,柜员阿姨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三岁还穿纸尿裤啊”,女儿当天和妈妈把纸尿裤抱回了家,却因为陌生人的一句评价,再也没有开封过。
小孩儿天生好奇,喜欢新鲜感,但经常会听到身边带孩子的长辈和宝爸宝妈说”这个不能摸,那个不能碰,小孩子不能玩“之类的。
然后一边抢走宝宝们想要尝试的事物,一边讲出一堆不能玩的道理。
通常当奥利奥想要尝试一件陌生的东西,或想体验一件更刺激的事时,我一般会跟他沟通好条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他去更多地尝试。
最后,他跑来跟我分享的,往往是自己总结出的道理。而我,只用带着惊奇,他会带着成就感。
有一次,我的快递盒子没来得及扔,被奥利奥翻出一块泡沫,而这个是他三岁前从来没玩过的。
此时的我,在厨房忙着一家人的晚餐,炉火上正手忙脚乱。
眼看着他正在用手指把它们一点点抠下来。结果可想而知,地板上势必会弄出很多碎屑,而泡沫渣很轻,扫起来会飞,想象一下脑壳就很痛,内心是完全拒绝的。
但我没有开口说”NO“,而是跟奥利奥约定,只可以玩1~2分钟,他自然问了我为什么,我也直接告诉他了原因,那样家里会弄乱,妈妈打扫会很累很辛苦,万一生病了吃药会很难过,他好像感受了一下吃药的场景,立马答应了。
然而在这一两分钟时间里,让我惊奇的是:
他不仅仅像我以为的那样,只简单体验一下把泡沫抠成碎末的手感
他还用手指把泡沫杵了几个洞
把可拆卸的工程车螺丝钉安装了进去
然后很有成就感地叫我从厨房出来看看
嘴里还哼着动画片里的片尾曲“巴布工程师,我们做得到……”。
在和孩子的相处中,除了像刷牙、洗手这些原则性的习惯或事情需要意志坚定地坚持教育外,其他沟通, 尽量摆脱“不可以、不能”以及每次讲一大堆道理的思维定势,试着帮孩子转移注意力、出主意、商量解决方案、提供好的建议,他们的表现可能会让我们意外。
很多时候,在对学龄前孩子的教育中, 我们往往拥有一种刻板认知,认为孩子还小,更倾向于“我说你听”,或者“我说你做”的沟通方式。
于是,很多教育场景突现时,我们做得更多的一件事,是发出指令,而非沟通。
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2岁前后的小朋友,物权意识开始明显加强,一个玩具不管是你的、我的、他的,反正到了自己手里统统是“我的”。
那个时候带奥利奥出门,跟年纪差不多的小朋友在一起经常会上演争夺大战,然后就会看到各自的父母围上去叽里呱啦地发出一堆指令——抢别人玩具的宝妈说“不要抢,那个玩具不是你的,是谁谁谁的……&@% #”,被抢玩具的宝妈说”把玩具让给小朋友玩一下吧……*&%# ~“。
于是,在那个阶段,我们经常看到他们不停地抢,然后我们不停地下指令,再然后就是,他们该抢还是抢,直到走向下一个年龄段。
后来我发现,无论是“不要抢”还是“让玩具”,在那个时刻进行的教育沟通,算得上教育,却都算不上沟通。
那些指令,对于我们叫”物权和分享“,但对于2岁左右的小朋友来说,是不符合逻辑的。 抢玩具的会想”为什么不抢?那就是我的“,被抢玩具的会想:”让是什么鬼意思,听不懂,他把我的玩具拿跑了这种事比较重要“。
当我意识到这类问题属于2岁年龄层小朋友的正常特征时, 我开始试着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尽量避免“不要抢、要分享”之类的指令,而是帮助奥利奥试着去解决问题。
比如”你试试看,问小哥哥,可以一起玩儿吗“,或者让他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换,再者带上一些新鲜玩具去吸引别的小朋友注意。这种询问,对于别的小朋友而言,听起来也很友好,大多数便也乐意分享。
渐渐地,在奥利奥2岁那一年之中,我们俩基本用很短的时间就告别了喋喋不休地讲什么不要抢别人玩具之类的大道理。
奥利奥也慢慢从初社交中明白了什么是你的、我的、他的,并且能把这些沟通习惯应用别的场景:比如在餐厅吃饭,我鼓励他自己跟服务员沟通需要多一份番茄酱。
无论孩子多小,也无论他能说多少话,从他可以开始交流, 我们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把孩子当作成年人一样尊重。
多询问、多商量、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用“行不行、可以吗、好不好”之类的沟通句式,并在沟通后询问孩子的意见反馈,比如“你觉得妈妈今天这样做Ok吗”、“你觉得爸爸说的对吗?如果不对,你是怎么看”……
剩下的,就是坚持下去,和孩子一起养成良性沟通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