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李戴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你会用这个成语做接龙吗?接下来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张冠李戴的成语接龙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冠李戴的解释
成语:张冠李戴
拼音:zhāng guān lǐ d?i
解释: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张冠李戴的成语接龙
戴笠故交 ? 交浅言深 ? 深更半夜 ? 夜以继日 ? 日薄西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山清水秀 ? 秀水明山 ? 山明水秀 ? 秀出班行 ? 行云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生入死 ? 死声啕气 ? 气吞山河 ? 河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圆凿 ? 凿壁偷光 ? 光采夺目 ? 目中无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用张冠李戴造句
1) 书中既没有出现张冠李戴,更没有那个诸侯将相时空错位。
2) 啊呀!弄错哉弄错哉!张冠李戴了。
3) 用这招张冠李戴的办法来对付军方的质问,恐怕已经是他们的最好选择。
4) 盗用我的译文的?山寨?版本达多个,有的将我的译文改头换面张冠李戴,有的索性原样剽窃,只改窜译者署名;有些是删节本,有些是?残缺不全?本。
5) 嘿嘿,我不过是讲故事大家不要张冠李戴了。
6) 所以,宫女缢勒雍正说,实显然是张冠李戴!、三说,胤禛是服丹药中毒而死的。
7) 倒是东汉的费长房有骑竹缩地之术,颇有点仙家味道,不知是否古人张冠李戴回了。
8)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认真,遇事必须详察,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到头来肯定张冠李戴,笑话百出,有时甚至会犯大错。
9) 没事诗词胡乱诌,张冠李戴是寻常。
10) 可是近些日子,刘颖竟然有那么好几次转分机电话,都出了岔子,不是张冠李戴,就是颠三倒四。
11) 但在公安的?起诉意见书?里,没有此案操盘者卓志兴的名字,罪行还被张冠李戴到了吴俊柏的头上
12) 铡庞昱倒是有点事实根据,却是张冠李戴,忠奸颠倒。
13) 邵教授很有涵养的听完刘小飞的长篇大论,这些传奇故事大多是笔杆子们根据领导意志演绎来的,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很多。
14) 他对内部无非做到松紧有序、重奖忠心人员、严惩危险分子,对外的策略就是给自己所有非法组织改名换姓、张冠李戴、以减少影响和被注意的程度。
15) 年出口大米这件事被精英故意诬蔑,后被纠正,你居然能张冠李戴,拿来为精英们的错误政策辩护,你可以当精英的太师爷啊!回复本帖。
16) 铁路杀手篇之张冠李戴遭陷害。
17) 关于童年与少年的记忆在我心中已经一片混沌,常常张冠李戴,却又没有太大区别。
18) 偶尔,他和同学们聊天时会冒冒失失地弄出个张冠李戴的新鲜事儿或新鲜词,让大家晕头转向,而他却自以为是得意洋洋地炫耀说:?这是学问,你们不懂!?。
19) 把你害成这样的确实是凌云飞与龙组的人,但此龙组并非彼龙组,希望你别张冠李戴。
20) 为官者都是注重颜面的,自己张冠李戴闹出了乌龙,无疑是再打人家夏书记的脸。
21) 芮挺章身为国子生,选同时人之诗,且王之涣又非无名之辈,芮当不至于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22) 更何况有些事是罗贯中张冠李戴的,颠倒是非的,无中生有的,甚至是凭空臆造的。
23) 会不会是只记住了身着道袍,张冠李戴认成了别的云游道士?这世界上身穿道袍的道士可不止于一粟一人。
24) 参加测试是为了证明学员的自身的条件适合哪种职业,从而才能尽可能的去培养人才,否则自愿选择的话容易张冠李戴,埋没人才不说还会误人前程。
25) 正史与方志记载历历在目,岂可张冠李戴,混为一谈呢!正是由于历史知识贫乏,造成了当今五省七家争抢二乔故里的闹剧发生。
26) 既然张冠李戴不得,便李冠张戴如何?
27) 陆羽差点一个趔趄把牙齿都摔掉了,这都啥跟啥,完全是张冠李戴。
28) 尽管她语气肯定,我还是心存狐疑,想来道听途说,或者张冠李戴。
29) 误打误撞张冠李戴,小丫头不识天高恋上国王。
30) 长时间食不果腹,人会不顾健康饥不择食;两情若是长相思,朝朝暮暮张冠李戴地替用,就可能危及相关者的性命。
看了张冠李戴成语接龙的人还看:
1. 张冠李戴成语接龙
2. 张冠李戴成语解释和成语接龙
3. 关于张冠李戴的成语接龙
4. 张冠李戴的成语接龙130个和成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