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过重阳节?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过重阳节呢?因为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所以过重阳节的很少。到了老年,人难免有些失落,所以感觉自己有点夕阳西下的感觉。老年人的重阳节,大家不想大肆的去庆祝。就是不想告诉自己已经老了。步入老年了。所以儿女为了不让老人伤感,也不会大肆的过重阳节。所以重阳节就很少有人过。陪伴是最好的孝敬,年老的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他们需要陪伴和呵护,他们跟小孩差不多,他们渴望儿女在身边,但又怕影响儿女的事业,处于两难的境地,所以儿女主动担负起陪伴的责任!
辛弃疾在《清平乐》里写“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虽然诗句里并没有直接描写到他们的父母,却从侧面反映出了正是因为父母的存在,才让这一切看起来如此的和谐、温暖。这就是家,就是这么平淡,能看着亲人的笑脸,就是幸福。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便轻而易举便换来了两个人对你一生的细心呵护。那些熟悉的场景:童年时,一放学,就和邻居家的小伙伴聚在一起,跳绳、捉迷藏……,玩得天昏地暗,直至炊烟散去,听见焦急的母亲在四处呼唤:“回家了,吃饭了。”家是妈妈的一声呼唤。
长大后,学校离家越来越远,但是每到放假前一天妈妈肯定会问想吃什么,走的时候恨不得把家都带走。远嫁后,就成了我和生哥一年回去一次,每到返程时,踏上那返程的汽车,所有熟悉的场景,都仿佛着了魔般,家里的每一把椅子、每一间屋子、每一床被子、每一本书、每一封信、每一张照片……还有爸爸妈妈我的家人们的音容笑貌、殷殷叮嘱,过往的点点滴滴便倾涌而来,瞬间泪如雨下。时光苒苒青春不再,转眼间父母已霜鬓微白,现在我很难想象他们耳聋,牙缺,头发白的时候,却如此心酸。今天吃饭时恍惚年老的他们就坐在对面,我眼睛就湿了,脸也湿了,可我尽量不发出声音。他们会老去,手会变得经常发抖,吃饭时常把菜汤洒在衣服上,那时候请不要嫌弃,对他多一些耐心,就如小时候,我吃饭也经常把菜汤洒在衣服上一样。
我不禁扪心自问,你多久回家看望一次父母?他们可曾有何变化?“女人花钱时在娘家,会挣钱时在婆家,小时候需要照顾时在娘家,会照顾别人时在婆家,给娘家花钱就得看男人,给婆家花钱就是应该,一辈子亏欠了娘家,却不一定感动婆家!”这是网上的一段话,却深深戳中了我的心。很开心,母亲能在她的下半生遇上父亲,即使我不在身边,在她痛苦时、衰老时,病痛时、孤独时、寂寞时,还有人给她讲笑话,还可以一起回忆年轻时的故事,我相信陪伴是最好的爱。最深的爱,是不说爱,爱一个人,不是得到多少,而是给他快乐,让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