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多少人的婆媳关系,最后变成这样?
儿媳凭着自己的良心,尽着一个晚辈的孝心,同时依旧各种为自己鸣不平。
孝顺,是出于天性的善良;而吐槽,是因为曾经的确受过很多委屈,并且一直都未解开。
于是,只好通过这种方法,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
如果委屈一直憋着,心里也会生病。
就像是一个女人所说:
“她人都老了,你能怎么办?真的不管了吗?年轻时这样的话我没少说,现在要是真的旁观,心里还是会过意不去。”
她是一个儿媳,并且年轻的时候是那种,同婆婆水火不相容的儿媳。
她的婆婆说她脾气暴躁不孝顺,她说自己的婆婆自私,两个人都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直到岁月把一切埋在曾经,她们都已不再年轻,她说人到中年的自己,活明白很多事。
唯独婆媳之间那些过往,是她心里永远的结。
她的婆婆,是那种很会为自己想的母亲。
她的老公就说过,小的时候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母亲不会让着他们三个孩子吃,而是自己要先吃。
要是哪个孩子嘴馋去偷吃的话,还会挨骂。但是母亲自己,却是时不时地去拿来一个人吃。
她的婆婆,有两个儿子,她嫁的是家里的老大。
婆婆还有一个最小的女儿,已经外嫁多年,这么多年回来的次数两只手都能数过来,亲情比较淡漠。
事实上,她说婆婆和所有孩子的关系都比较淡漠。
前几年过年的时候,婆婆的小儿子被妈气哭了,说妈说话太不讲良心,一个40多岁的大男人,是真的抹起了眼泪。
起因是婆婆的小儿子过年给她买了一件新衣服,婆婆太胖了穿不上,然后说儿子是故意的,是在看她笑话。
儿子哭了,婆婆还是能无动于衷。
02
她的弟媳,是那种软绵绵的性子,从来都不同人闹矛盾,比较善良。
所以,不管婆婆说什么,她从来都不言语,自然婆婆说话也不会过分,从年轻的时候便是如此。
而她,是个藏不住话的人,有什么不满必须要说了心里才舒服,才不会堵得慌。
所以,年轻的时候她和婆婆的关系,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
她说,婆婆为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真的没有付出过什么。
以前家里条件都不好,但是像她老公这个年纪的人,要是书读得不多,父母多半还是会送儿子学一门手艺。
其中,见得最多的就是木匠、瓦匠等这些,她的婆婆从来没有这种想法。
婆婆好吃,公公也好吃,家里有点钱,就要先拿去买吃的,有了丝毫不知道节约,没了再到处去借。
所以,当初她嫁过去的时候,婆婆家里除了长辈留下来的房子,可以说是穷得叮当响。
而她的老公带着弟弟妹妹,很小的时候就要在家里做事,甚至是主要劳动力。
“下雨的时候,都是我们孩子出去干农活,妈给我们派好任务,她自己在家里等,其他人家下雨都是父母出去做事,那个时候我最大,都才13岁。”
后来,孩子都长大了,她婆婆的观点就是:
我辛辛苦苦养大孩子,就是为了老来享福的,孩子们就应该无条件地、尽最大的努力孝顺我,委屈自己也要孝顺我。
她不会替孩子着想。
她的弟媳家先买房,装修好后自己还没住进去,一直在外面打工,她的婆婆说一辈子没有住过电梯房,一个人先搬进去了。
这点,她的弟媳有过意见,毕竟是新房,自己都还没住。
有些话,老公不说,她却是会打抱不平:“要是我的话,没有为孩子付出什么,我老了就会很自觉,不会去要求和享受太多东西。“
后来,她家买房了,婆婆也要来住,不过没住多长时间,她和婆婆吵了架,婆婆就搬走了。
03
她婆婆住的房子,是两个儿子给她租的,两家人平摊,一开始租的门市,一年4000块。
婆婆后来不同意,说住门市没面子,他们在稍微偏远点的地方,重新租的两室一厅,一年7000块钱。
婆婆花他们两家人的钱,特别理所应当,认为他们是应该的,是儿子就应该付出。
事实上,她认为没有谁的家里很富裕,大家都是普通的打工者,一年到头挣点辛苦钱都不容易,婆婆就从来不会心疼这些。
她的婆婆只会说,以前在农村的时候有多苦,压根没想到,现在能够进城享福。
一点小事就吵嚷嚷着要去医院,动不动就说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也别喜欢摆岁数的架子。
她说:“她总是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就是件多不得了的事,恨不得所有人都围着她来转。”
而且,她的婆婆很喜欢自作聪明。
她之所以不喜欢听婆婆说话,就是因为婆婆一在她们面前,只讲谁家儿子孝顺,谁家儿媳多么好这类的话。
并且,婆婆在她的面前,会说小儿媳的好,孝顺自己;而在小儿媳面前,却会夸她虽然脾气不好,但却是个刀子嘴豆腐心,比如上次她生病,把她照顾得很好。
她婆婆的本意,是想让两个儿媳都互相学学对方的好,都要孝顺她。
但是显然,这样的话很蠢。
有次,她和弟媳说起这件事,两个人都很无语,得出一个***同的结论:婆婆表面看起机关算尽,为自己打算一辈子,实际愚蠢至极。
04
她婆婆的小女儿,上次在她生日的时候,给妈寄了500块钱,打电话回来说自己不孝顺,这点钱是心意,希望妈不要嫌少才是。
然后,她的婆婆说:“那这点钱是不多。”
这也是她的小姑子和她聊天时说的,是真的让人伤心吧,她说小姑子家里条件并不好,两个孩子要养,寄这500块钱回来是多大的一份心意。
没想到,却被泼了一桶凉水。
很多外人都说,她的婆婆命好。
有次她去看望婆婆,婆婆和一群老人在一起,有个70多岁的老人就很羡慕她,说她的孩子都孝顺,自己两个儿子,老了没地方去,嫌弃她把房子弄脏了,后来给她租的房也很差,不像她一样,儿子儿媳愿意拿这么多钱出来给她租房。
但当她和婆婆走在一起,婆婆却丝毫不提刚才那位老人的话。
还是说谁家的儿媳孝顺,给婆婆买了条金项链,一万多块钱,自己这么大年纪还没戴过这些。
婆婆把一万多块强调了两遍。
听得她心里烦躁,待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走了,回来就开始吐槽。
现在,她们的婆媳关系,依旧如此。
她说应该会一直这样下去,婆婆这个年纪也不能指望她去改什么,直到有一天,婆婆离开,想来这一切才会划上句号。
说起自己的婆媳关系,她最后用了这样一句话:
“不管怎么样,我要做到无愧于心吧,我也不想等到人老了,走了来后悔或者让老公后悔什么,我们大家都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