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父母要看得起孩子,不要也认为孩子就是那样的。
如果父母内心深处也认为孩子长得黑、眼睛小,有点儿像小黑狗,那别人给孩子起那样的外号不是情有可原吗?对孩子来说,最重的伤害一定来自父母。
有些家长说:“我没有那样认为!”错!你真的有可能那样认为。
如果你特别自卑,又特别要强,还特别焦虑,生怕孩子将来因为长得黑而耽误了,那么你在言语上多少会表现出担忧和不满。即使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心里也在乎,而孩子是能感受到父母的内心的。
因此,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是能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发自内心地接受孩子,千万别给孩子雪上加霜。
其次,对孩子进行危机干预。
第一个环节:理解和心疼孩子。
儿子,你被同学起外号一定非常难受,看着你难受,妈妈心疼。
说完之后,静静地坐在旁边陪着孩子,孩子可能会哭一会儿,也可能边哭边跟妈妈诉说,当然年龄越大的孩子,越可能会沉默不语,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表达情绪。比如,双手紧握,咬着牙,或者眼光游离,拼命控制眼泪。
这时候,父母可以轻轻握住孩子的手,抚摸孩子。父母一定要放松心情,不要觉得天塌下来了,我们此时此刻面对的就是一个受了伤的孩子,要用我们的肩膀、双手和温柔的眼光以及一颗含泪的心去陪伴他。
第二个环节:安抚孩子。
当孩子愿意说的时候,父母就倾听,一句话都别多插,但是要给予他肢体语言。当孩子说完后,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安抚,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他:
我要是你,可能就揍他了,或者告诉老师,我做的不如你。你没有揍他也没有找老师,而是在这种时候懂得忍住,想更好的方法解决。
这就是我们说的应急干预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