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李逵人物性格片析
皂白分明 鲁莽耿直
——读水浒传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狄太公与刘太公同为受苦之人,“天下父母心”是相同的,然而狄太公的女儿私通奸夫王小二,刘太公的女儿被强人王江掳去,在李逵看来,两女有本质区别。狄太公女儿在李逵话下是“打脊老牛,女儿偷了汉子,兀自要留她!”是“肮脏婆娘,要你何用。”因而纵是狄太公心有不舍,还是被李逵剁做十来段。奸夫淫妇,有悖天伦,还装神弄鬼,伤及家人,在李逵看来当是十恶不赦。这是李逵对邪恶之人的赤胆之心。刘太公一家敬佩梁山好汉,王江、董海二人,依附草木,假名托姓,自称宋江,刘太公听得说是替天行道,便叫十八岁的女儿出来把酒,结果王江、董海二人将刘太公女儿掳去,每夜轮一个奸宿,最终被李逵大斧结束性命。王江、董海二人强抢民女,冒充他人名姓,且差点儿输了李逵的脑袋,因而李逵心焦面热,一心要捉住冒充者,找到后满腔愤怒化作那一斧,“只一斧,劈胸膛砍倒,便把两颗头都割下来,栓做一处。”对于刘太公的女儿,李逵确确实实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一片赤胆忠诚;对王江、董海等恶人,并同他们的帮凶几个伴当,“一斧一个都杀了”。然后,与燕青收拾黄白之资,救出民女,放火烧了道观。
因宋江前些日子,正月十五闹元宵去会李师师,在时间上具备了作案条件,刘太公夫妇连夜的啼哭,声泪俱下控诉“宋江”,故李逵一口认定是宋江所为。因而,李逵径直回到梁山泊,直奔忠义堂,砍倒杏黄旗,扯碎了“替天行道”四个字。又当众痛骂宋江:“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又对柴进道:“若到那里对翻了之时,不怕你柴大官人,是米大官人,也吃我几斧。”李逵疾恶如仇,即便市自己兄弟,只要口是心非,只要是做了对不起民众的事,就要吃他李逵一斧头。当然,宋江自然不会去掳刘太公的女儿,至多去京城风流风流,去潇洒潇洒。砍倒杏黄旗,扯碎“替天行道”,当面遭李逵辱骂,宋江是不会太放在心上的,只能算做李逵犯下的错误。
李逵毕竟是李逵,小肚鸡肠,优柔寡断便不是李逵。鲁莽耿直之间透出的是李逵的英雄本色。
/longbook/1092197360_shuihuzhuan/73.shtml
林冲的性格,主要有四点:
其一: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作为一个禁军教头,他曾得到高俅的提携,他对他的顶头上司毕恭毕敬。即便是刺配沧州,言及高俅,仍称之为高太尉。如课文中林冲对李小二这样说:“我因恶了高大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这给人的感觉是林冲受罪乃因自己有过在前。而反观林冲之前的表现,无一不是逆来顺受。
其二: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就节选部分看,课文先借李小二的话“林教头是一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侧面传达出林冲这一性格特征。当他得知陆谦、富安追至沧州欲加害于他时,不禁大怒,四处寻仇,最后在山神庙手刃仇敌,上了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
其三,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作为达官显宦,林冲不同于谄上欺下的贪官污吏。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课文开头有关林冲救过李小二免送官司的插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四: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最能体现此点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先将草屋里火炭盖了;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此时课文这样描写: (林冲)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些细节,固然对情节发展具有铺垫作用,但也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
应该指出,林冲四个层次的性格特征并不是面的叠加,而是线的交错,而且它们的强弱也是不一样。
他的主要故事:(有点长)
/question/533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