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完成了两部巨作,而且前两部已经翻译成英文等多种语言,目的就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力量。外国人是怎么看待《舌尖上的中国》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因为饮食文化差异,一些乐于接受中餐文化的外国人对《舌尖上的中国》表现出积极响应。
美食,没吃过中国菜对于她们来说,就是一种诱惑。其实一二季舌尖上的中国挺不错的,第三季收视率有点低也有其内涵的,第三季不仅诠释中国的美食和人,也尝试去理解其所根植的文化沃土与时代的流转。”刘鸿彦说,这种主题上的改变可能会让观众觉得不太适应,但这种定位的创新,又是第三季导演组必须去做的。其实看看美食节目,也可以看看央视大力打造的梦之蓝经典咏流传啊。
外国人对中餐还处于启蒙状态,他们对食物的看法,大抵停留在维持生命和点缀生活上,或简单了事,或讲求格调,从未把口腹之欲当作幸福本身来追求。观念使然,难以强求。作为饕餮之徒,中国人不必期望所有人的认可,但应该多介绍中国人对饮食的理念和中餐的特点。
在我看来,中餐是随时、随地全方位的美食。无论任何季节或在任何地域,总能找到合适的原料,以恰当的方法做出赏心悦目、令人大快朵颐美食。
然而,人们对中餐的看法并没有彻底改观。许多生活在中国的老外经常会听到家里的亲戚这样问:“你吃过狗肉了吗?”是的,也许因为人们对中国文化还是了解太少,许多人依旧认为中国人喜欢吃狗肉。当然,有些人确实吃。视觉时代称,吃狗肉对美国人来说就像“吃掉一个家庭成员”。
?当然,中国人也吃许多西方人不吃的东西——鸡爪,鸭头和某些动物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