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历代宗派高僧有多少人虽然终身修行但最终不能跳出三界的案例,末法时

历代宗派高僧有多少人虽然终身修行但最终不能跳出三界的案例,末法时

弥陀净土之西方极乐,仍在三界内。具体地说是在色界内(所以并未究竟)。

修习净土是非常好的选择,但也不必高推净土境界。可以多看看经典,就不会犯这种常识性错误了。否则会让佛家他宗和其实宗教笑话净宗无人的,你说是不?

历代高僧,只要冠以“高僧”之名,一般都是特指已经跳出三界者。所以你这问题不成立。

在古代哪里象现代人见了男子就称帅哥见了女子就唤美女这样谄媚的?

现在信众到寺庙看到光头也不管他们有没有得法就叫法师,最奇怪的是光头们也真敢答应。这种现象,在中国唐宋时期,不但信众做不出来,修道人也是做不出来的吧?

附净土仍在色界内的经文证明(结合弥陀经对净土极乐的描述,和俱舍论对三界的定义,就可以得出净土在色界的结论了):

按《佛说阿弥陀经》: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极乐国土,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按《俱舍论世间品》

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