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孩子的智商如何体现?哪些手部训练有利于大脑发育?

孩子的智商如何体现?哪些手部训练有利于大脑发育?

广东一个家庭出了个?小厨神?。这家一岁多儿子爱上了做饭。不仅会做简单的炒菜,连烤鸡翅这样的?硬菜?都不在话下。妈妈说孩子对做饭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家里人看他喜欢,也就没反对,大人平时都会站在一旁确保孩子安全。有的老人笑话孩子没出息,长大只能做厨子。对此专家可不这么看。一岁多就能操作各种锅具厨具、处理食材,可见孩子双手的灵活性非常好,这反映了孩子大脑的发育状况。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李玫瑾教授在对孩子的成长轨迹进行长期的观察后指出:?孩子长大后聪明不聪明,看手就能略知一二,孩子的智商全都体现在手上了。?神经外科医生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身体各部分的活动跟大脑的某个区域相连。而人的手掌和手指跟在大脑中的反映区域面积最大。科学家总结,手指可以说是人的第二个大脑。手指的力量和灵活度反映了大脑的发育程度。这在新生儿的成长中表现最为突出。

当宝宝的小手做出这些动作时,其实是大脑发育良好的信号。

1. 使劲儿抓住大人的手。很多家长问我,为什么宝宝睡觉时会使劲儿抓我的手呢?是不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是不是在做噩梦?其实,新生儿的意识是缺乏规律的和目的性的。宝宝的小手张开和抓握通常是无意识动作。这正是大脑在发育成长的信号。

2. 见到什么东西喜欢抓,喜欢撕书。一岁之前的宝宝可能会有喜欢抓取物品的现象。大人觉得这样很不好,随便抓东西很脏,有时候还会想要往嘴里塞。给买的小画本小卡片就是本肯好好看,几天就撕碎了。别急,这可不是宝宝在淘气,而是大脑在练习肢体控制。宝宝可以稳稳的抓住东西,这说明他的大脑控制力很好。可以撕碎纸张,说明手部力量比较大,也是大脑发育良好的信号。

3. 吃东西不爱用勺子。宝宝吃东西一直是让爸妈头疼的事情。几乎每家的宝宝都有一个阶段是用手抓食物吃,这抹点,那甩点,吃顿饭要用很久,而且弄得到处都是。这里建议家长,千万不要为了省时卫生就喂饭,不让宝宝自己吃。这其实是剥夺了宝宝锻炼大脑的机会。宝宝的手部神经密集,所以才会喜欢抓取触感特别的东西。比如婴儿辅食手感绵软,有些食物是沙沙的颗粒状,这些都会让宝宝的小脑瓜无比好奇,想要通过手部的触摸去完善这一部分物体的信息。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在《吸收的心智》中写道:?没有手,儿童的智力可以发展到某个水准。但是如果有了手的活动,智力会达到更高的层次。?手指运动可以刺激大脑映射区域。而手指在大脑的映射区域最大,也就是说,手部运动是促进大脑发育最有效的活动之一。以下几类游戏既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手指灵活度,又能够促进手脑协作、促进大脑发育。

1. 穿线类游戏。市面上有非常多种类的穿线游戏。主要就是让孩子在一大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小块里,根据大人要求的规律搜集符合的小块,穿到绳子上。比如找到三角的珠子,比如找到蓝颜色的珠子,或者找到所有鸟类等等。这类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串线的动作可以联系手部的灵活性,从而多元化刺激大脑发育。

2. 弹珠迷宫。这个游戏我们小时候都玩过,就是通过控制平面上下左右活动,让小球走到迷宫的最中心。迷宫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而控制小球的路径难度可不低,要整个手部和腕部协调合作,判断力度和运动的关系,非常锻炼大脑。我记得小时候玩这个能玩一堂课。低龄儿童可以做一下简化,比如用纸盒盖子扣一个小洞,让孩子把一个球体弄进小洞即可。

3. 塑造类玩具。太空沙、超轻黏土等都属于这一类玩具,而且比较适合低龄儿童。这些玩具的可塑性强,手感好,孩子的小手很喜欢揉捏。显眼的色彩对孩子的眼部色彩识别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发挥现象力塑造喜欢的形状,对大脑开发很有益处。

4. 积木类玩具。无论是简单的小木块积木,还是几何堆叠类积木,都对孩子的空间感、几何思维有非常好的启蒙作用。积木比塑性类玩具硬,且有固定形状,可以锻炼宝宝的握力,让宝宝思考不同形状如何握得更牢,更好控制。这时的大脑是飞速运转的。

3-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家长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时期,多带孩子做做动手游戏,促进大脑发育,让孩子越来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