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妙玉的身世?

妙玉的身世?

红楼梦中的妙玉非常特殊,既与贾府无血缘关系,也无姻缘关系,但她确堂堂正正不卑不亢地住在贾府的大观园中,既无黛玉之“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是一样的,那些小人且有不多嫌我的”之虑,又无湘云之女工针线做至深夜之苦,而且在用连在贾府都翻不出来的“俗器”绿玉斗来日常饮茶,也无需像凤姐一样八面玲珑地奉迎贾母等实权派,每日还有闲情修修花草,“倒是你们修行的人没事常修理,倒比别处的更好看”。她住的栊翠庵外的红梅也修理得好,不仅让久居孀期如“槁灰枯木”似的的李纨也觉得“开得有趣,想折取一支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连贾母也赞和宝琴也赞红梅。

妙玉虽然借住大观园,但在经济上似乎并依靠贾府,而且从其用度来看,其原来未出家时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比贾府差,可能还比贾家好。那么妙玉到底是什么身份的人呢?

本人觉得,妙玉应该也是大家族的贵族小姐,周瑞家说的“原是官宦人家”,妙玉还不是一般的官宦人家出生,可能是比贾府家境或地位更好更好的官宦人家,很可能是江南甄家。

江南甄家在小说里面多次提到,从元妃省亲时贾府要盖省亲别墅,说到接驾(还是接驾皇帝,比接驾一个贵妃级别高得多),贾府和王府各接驾一次,钱花得像淌水似的,“任凭世上有得,都填山填海似的,富贵可惜四个字,倒顾不得了”,而甄家呢,却接驾了四次,连一向争强好胜的凤姐都不得不佩服甄家之富。甄家的大量财富是怎么来的呢?这个曹雪芹家的情况差不多,由于皇帝信任,派个肥缺给当着,加上为了接驾,所以挪用任上的公款,连一般的下人都知道,“用皇帝家的钱往皇帝身上使吧了,谁家有那么多的钱,买那个虚热闹去”,这一句话,也正道出了真实生活中曹雪芹家里败落的原因。曹家获罪,重要的一条罪状就是任上亏空。江南甄家在秘密获悉皇帝要对他们问罪抄家时,提前将部分家产寄存亲友家,在书中提到的过贾府一家过元宵节的时候,慌慌张张来了几个甄家的人,就是来寄存财物的。既然财物都有可能寄存,那么人也可以寄存。清代对犯官进行抄家,不仅要把家产充公变卖,还要连同家人女仆一起充公,“或打、或杀、或卖”。那么甄家在获悉皇帝抄家的后,对家人面临的灭顶之灾不是没有事先估计的。甄家能赶在抄家之前转移财物,说明他们是有广阔的关系网和活动能力的,既然贾府与甄家是世交可以答应帮着隐匿财物,那么在专为元妃省亲盖的别墅,官府也不能随便来查抄的大观园中安生,对于妙玉来讲是最好的选择。

从妙玉被迫到京城来的原因也可以看出,刑岫烟说她是“为权势所不容,所以投身到这里来”,说明当时甄家在江南已经失势,当地官员为了向皇帝邀功,对此时的甄家落井下石也就不奇怪了,所以甄家失势后,妙玉自然就成为当地权势砧板上的鱼肉。皇帝对甄家的抄家,可能不只一次,就像现实中的曹家,可能是多次的,所以甄家也不是一次就覆灭的,应该是经过多次打击才最终覆灭。所以在甄家闻得朝廷对任上亏空要清算旧账的时候,为了不使家小沦为变卖为奴的境地,可能将成年女子以嫁的方式、未成年女子以出家方式与家庭脱落关系。妙玉一直是带发修行,为的是甄家熬过这场风暴后再还俗,如果真的是为了一心修行,佛门规矩也不能容忍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跟在身边侍侯了。所以妙玉借出家避入佛门,也是自保的一种方式。而且妙玉在来到贾家之前,她说“侯门公府,必以富贵压人,我再不去的”,说明她一定也在其他大贵人家躲过一段时间,后来又离开了那些侯门公府。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