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宜兴话的词汇

宜兴话的词汇

例如形容矮小――一角落短;

形容不整洁――一窝精糟;

表示总之的意思――一塌括之;

说话做事不规矩――七缸八调;昏昏然――七昏八呛;

年纪大――七老八十;

毫无诚意――七孔八穿;

上气不接下气――七哼八吼;

不整齐――七歪八迭;

走不稳――七冲八跌;

黑暗、不明亮――乌漆哄隆;

神经不正常――哈里杂搭;

迂腐――迂老八气;

小气、不大方――涩里涩尬;

嗦、饶舌――杂里杂搭;

做事利索――麻麻利利;

做事疙瘩――凹里凹倒;

全部――夯八郎当、罗罗刮刮;

表示惊讶、赞叹――鬼个隆冬;

潮湿――潮里滑拉;

有粘性――叮泞嘎吱;

软而不易拉断――泞支巴牵;

害怕见人――乌里掩边;

糊里糊涂――神知吾知;

不饱满――瘪几瘪糟、瘪息哈拉;

马虎、糊涂――糊芝麻糖;

不爽快――疙里疙瘩;

鲁莽不细心――莽里莽光;

运气不好――霉气直绞;

妖艳――妖精怪气;

粗笨――粗脖楞墩;

低矮――矮脖罗所;

经不起打击――不经冲碰;

瞎说、乱讲――胡七嘲八;

年长无用――痴长白大;

不切实际的空想――空头里想屁吃;

没有长性――新箍马桶三日香、头新鲜,尾巴厌;

挑挑拣拣――箩里尬花,尬到则眼花;

多拣适得其反――尬千尬万,尬到个猪头瞎眼;

贪财倒霉――想发财必倒霉;

存不住东西――猢狲头上该不住一粒虱;

亲疏有分:家鸡打则团团转,野鸡打则卜卜飞;

得不偿失――南山打麻雀,呜拉家里个老鸡婆;

以少积多――头发丝虽细,捋众一把……

这些词语,根本用不着解释,生动形象,一听就懂。

再次,累积了一些较为独特的地方歇后语。民国年间,堰头桥有个宋听来,为人幽默滑稽,光他一人身上就引出两条老幼皆知的歇后语。一次,国民党军队的马歇在村口上,其中一只马脱缰后离村而去。他自告奋勇前去捉马,他用捉牛的方法偷偷跑到马身后,用手挠挠马屁股,本想稳住那匹马,岂料那马后腿一甩,把宋听来踢了个仰面朝天,众人捧腹大笑。于是“听来伢捉马――全外行”的笑话不胫而走。宋听来本不识字,有一天,他正拿着报纸颠倒着看,人家问他日本人打到哪里了,他答道:“报上说已经打到吴淞口了。”话刚说完,只见有人急急忙忙从北面跑来:“不好了,日本人已经到杨家桥了!”(杨家桥是堰头桥北面一里路的一个村)“听来伢看报――全胡嘲”这句歇后语也就流传至今。

芳庄有个元生伢,平时较懒,手脚不那么干净,总喜欢到人家地上偷棵把菜什么的。一天清晨,村上一连好几家人家发现自家的菜被偷了,大家都怀疑是他偷的。元生伢觉得很冤枉,委屈地说:“假如都是我偷的,一夜工夫要跑那么多地方,我怎么来得及呢?”“元生伢偷菜――来不及”也就成了一句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此外还有“大晃削棉花――一扫光”、“大晃买棺材――还有你勒开”、“老鼠钻进风箱里――两边受气”、“老鼠掉进油锅里――有命没毛”、“折(shé)脚伢游水――掸(谈)也不想掸”、“瘌痢头上个毛――它不长我也不想”、“瘫巴掉了井里头――么身翻”、“两个哑巴困一头――么话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