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热门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与人相处。

 2.发展幼儿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初步简单的分析问题,教育幼儿能选择一种处理问题的较好的方式方法。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图片-争抢球的孩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图片

 争抢球的孩子两个小朋友在玩球,玩着玩着,他们开始争抢,为此吵了起来,来又动手相互打对方。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分析解决问题。

 (1)教师请幼儿举手发言,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2)帮助幼儿分析问题。

 教师:结果他们谁玩到新球了?(谁都没有玩到)谁都玩不到球,大家还都不高兴,那么谁能帮他们想个好办法?

 请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2.故事,引出新问题。

 教师:户外游戏时,一个幼儿往前跑时潮后面看,不小心撞了前面的小朋友,他赶紧说:"对不起。"被撞的小朋友不原谅他,动手又打了他一下。

 (1)教师: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并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

 (2)教师教幼儿学习分析:

 如果别人打了你一下,你要看他是不是有意的,如果他是无意碰到你,又向你道歉,应该原谅他,说声"没关系"。

 3.教师提出一个新问题,请幼儿思考:

 你站在那儿玩,别人跑过来故意打你一下,你怎么办?

 教师帮助幼儿分析:

 (1)他为什么打你?是不是妨碍了别人?是不是别人和你逗着玩?

 (2)他打疼你了吗?疼说明了什么?不疼说明了什么?

 (3)他打疼了你,你怎么做?

 (4)他总是那么做,你怎么办?

 教师启发幼儿回答:

 --告诉老师,请老师解决。

 --学会躲闪。

 --给他以有力的回击,保护自己。

 三、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不允许欺负别的小朋友。

 当别人打了你,你要了解清楚是"为什么",然后再选择好的解决办法。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使幼儿知道不同类型手势的不同用途。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是怎样与人打招呼的?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萌猫小分队是怎么和鸭子、孔雀打招呼的?

 故事总结:萌猫小分队的三只小猫在向鸭子、孔雀和儒灵童打招呼时,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手势,闹出了一些笑话。我们平时一般是以挥手、点头向对方问好。小朋友可要记得用合适的手势向其他人问好,这样才不会向小猫们一样闹出笑话。

 3、"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会使用不同的手势表礼仪吗?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有哪些手势是表示礼仪的?

 (2)儒灵童教会宝宝哪些手势礼仪?

 (3)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会使用哪些手势礼仪?请你做一做。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动画片中孔子老师的手势表示尊重他人的礼仪行为,小朋友们要学会正确使用手势:比如:问好可以用握手、拥抱等方式。向别人道别可以用挥手的方式。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也是一种礼仪的表现,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好孩子的做法。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上课的时候用举手示意老师你知道正确的答案,在请其他人做某件事的时候用请的手势,这样会增加别人对你的喜爱。正确的使用手势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小朋友们也要学会正确的运用手势。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手势语目的:使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手势。

 规则:

 1、教师出示常见的几种手势图片,表示夸奖、胜利、OK、停止的手势图片。

 2、请幼儿说一说这些手势的不同含义,并进行模仿。

 3、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幼儿分别做出不同的手势。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在生活中引导幼儿使用基本手势。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小百科:手的姿势通常称作手势。它指的是人在运用手臂时,所出现的具体动作与体位。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交际工具。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讲述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2、使幼儿明白水能解渴,应多喝开水。

 3、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如果没有水

 2、ppt课件:水的作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活动

 1、教师拿着水杯喝水。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喝水吗

 2、请幼儿拿水杯喝水。

 提问:喝完水有什么感觉我们喝的是什么水

 二、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1、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自来水净水过程图片,向幼儿介绍自来水的净水过程

 2、江河里的水我们能直接取出来饮用吗

 江河里的水不清洁,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厂把江河里的水抽上来进行加工、净化、消毒,变成自来水,透过自来水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我们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会哗哗地流出来。

 三、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1、ppt课件:水的作用,了解水对人们的作用。

 2、ppt课件:我们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饭,没有了水,我们就没有水喝,就会口渴,没有了水我么就不能生活。

 3、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1)教育幼儿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不要随便把水浪费掉。

 (2)水的用处那么多,我们就应怎样节约用水

 (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提示幼儿讲出:

 我们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看到水龙头滴水应立刻关起来

 四、活动结束

 1、教育幼儿多喝开水。

 2、水对人体有好处,对人们也有很多用处,所以,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节约用水,好好保护水资源。

 3、记住国家节水标志,以及世界爱水日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纲要》在科学目标里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将生日派对这一真实的生活情景引入幼儿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超市购物、开火车、送礼物、统计等环节,涉及了数的分解组合、排序、量词的正确运用、分类、统计等方面的数学知识。让幼儿感受数、量的关系,提高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彰显幼儿的数学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高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幼儿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小猫写给小朋友的信?小超市及超市商品(根据幼儿人数确定商品数量的多少)?商品标签?购物劵?1-24的数字胸卡分类柜?统计卡?生日派对的用品?乐曲《开火车》《生日快乐》?售货员

 2、知识的准备:学习正确运用数量词?如:一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出话题,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我收到一封写给我们中四班小朋友的信,你们猜猜这封信是谁寄来的?信里说什么了?(教师出示信)

 2、教师给幼儿念信,提问:小猫请我们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我们该为小猫带些什么呢?(礼物)

 二、超市购物,为小猫送礼物

 1、超市购物。交代注意事项:购买礼物的时候,小朋友要看清楚商品的价钱,该用多少钱去买。

 2、小朋友排队结账,"售货员"要注意看幼儿付的款对不对。

 三、参加生日派对1、放音乐《开火车》,幼儿排成一队模仿开火车去参加生日派对。要求数字

 1当火车头,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2、给小猫送礼物。每个幼儿说一句"小猫,祝你生日快乐,我送你一?"

 3、统计统计参加生日的人数,男孩子()人,女孩子()人;统计各类礼物的多少。幼儿按照玩的、吃的'和文具统计各类礼物的多少

 4、庆祝生日,***享美味,分享快乐全体幼儿为小猫***唱《生日快乐》歌,庆祝生日,吃生日蛋糕,分享小猫节日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鞋子是日常中不可缺少的。孩子从学走之日,鞋子就和孩子***生活同"成长";随季节的更换和方便起见,运动鞋,拖鞋,凉鞋,皮鞋,布鞋,雨鞋等不同质地,不同款式和不同作用的鞋子也随之出现在每个孩子的生活中。平日里,不少孩子偶尔因好奇或好模仿,尝试着穿上大人的鞋子满屋子走,开心极了。雨天时节,不少孩子偶尔发现鞋底的花纹在地上清晰地留下印迹时兴奋不已,并成了他们快乐的游戏……于是老师以"鞋子"为题,把教育性,趣味性整合在一起,巧妙地设计成活动并引进幼儿的学习和游戏之中,倍受孩子喜爱。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鞋的特点和用途,体验穿大鞋的乐趣。

 2、尝试用鞋子印画,感受美丽的花纹并用印,画等方式大胆表现艺术作品。

  三、活动准备:

 1、请家长让孩子各自从家中带来鞋子。

 2、若干个鞋架上配有不同类别的鞋样标志及相应的文字卡。

 3、大小不等的塑料拖鞋,颜料盘内各盛有不同颜色的颜料若干种,四开图画纸人均两张以上,水彩笔,衣兜和袖套等四.活动过程:

 (一)看大鞋:了解鞋的不同类型。请大家打开袋子互相看看,你带来了谁的鞋,是什么鞋?

 (二)穿大鞋,体验其乐趣,感受鞋的作用

 1.穿大鞋,体验其乐趣:

 (1)我们来穿一穿大鞋子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看看有什么感觉?相互说一说

 (2)大家相互换一换大鞋子再走一走,跳一跳,看看有什么感觉?(配乐,大鞋小鞋>)

 2谈话交流穿鞋的作用

 (1)比较交流穿自己的鞋和穿大鞋的不同感受穿了大鞋再穿自己的鞋子有什么感觉小结:穿鞋子一定要穿合脚的,这样才舒服,活动起来才方便

 (2)相互交流大人们何时穿这双鞋

 (3)交流穿鞋的作用

 (三)办鞋展:分类

 1我们用这些鞋子办个鞋展?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鞋架,鞋架上有标志,大家仔细看你的鞋应该放哪里?

 2数一数,每个鞋架上有几双鞋?哪种鞋多(少),多(少)几双?指导能力强的记录

 (四)印鞋印:大胆创作

 1启发谈话,引出印画活动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拖鞋.大家想想这些拖鞋可以做什么/启发观察拖鞋背面的花纹

 2示范作画,感受鞋底的花纹美,激发印画的欲望

 (1)示范印画,了解印画的要领

 (2)欣赏画面,引发联想

 3幼儿创作,师指导师关注幼儿的印画情况,指导个别幼儿

 4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并介绍自己的画,结束活动附,印画改为鞋子找朋友>:为不同季节或大小,男女服饰搭配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