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到清华附中的坐标。
只有“继承过去”,才能“打开未来”。清华附小是一所有着百年文化积淀的老名校。“山河远,维护难。”无数先辈的言传身教告诉我们,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
谈到清华附小的历史,我陷入了沉思。一个世纪以来,清华附小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1915、附小的前身成智学校成立。当时学校开设了算术和英语课。承志学校受当时梁启超为清华大学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校训的影响,将“以人为本,有志于学”作为校训。民国时期,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提出培养人要从小抓起。在他的倡议下,学校成立了由朱自清、冯友兰、叶等著名学者组成的校董会。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1936中大师们签署的一系列关于课程要求的珍贵历史记录。抗战时期,学校随清华大学迁至西南。在西南联大的八年艰辛,赋予了它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品质。学校先后开设科学课和体育课,自制飞机模型、运动设施和肥皂。成智学校从西南联大回到清华后,将附近的一所贫困学校(成福小学)并入学校,成立了清华附中,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清华的教育资源。学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勤政办学,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五四改革”。在改革开放时期,学校坚持“基础与创新”的理念,现在提出了“为智慧和高尚的生活奠定基础”的使命...可见,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清华附小始终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价值观、课程和公共服务。
保持传承的中心,在传承中创新。清华附小“现在在哪里”“将走向何方”?顺着这个问题,我把清华附小的“教育谁”和“如何育人”这两个问题作为自己的课题,开始了脑腿并用的行动研究。在北京十一学校学习一个多月了。带领老师走访北京六所知名幼儿园,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带老师到北师大十一附中、清华附中进行讲座、参观,邀请李希贵、王殿军、张思明等著名校长、专家授课。小学和中学的衔接很重要。由于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升入清华附中的,所以我特意邀请了清华附中的一些领导,以集体或者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谈话。经过一系列的采访,我发现孩子的成长被我们的教育人为割裂了: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毕业一个月就进了小学,面对陌生的知识体系,仿佛要穿越喜马拉雅山;同样,小学和中学之间也有明显的分水岭...
带着这些问题,我一方面带领老师们全面实施“抗震加固”后的校园文化改造,另一方面反复研究国内外关于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与一些知名中小学的校长、老师探讨了相关问题。这种研究和探讨,使我能够站在更高的位置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思考“教育谁”的问题。我深感,我们在为学校寻找新的发展坐标时,不仅要“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更要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从这样一个大的视角来看,我们应该让学校的发展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顺应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核心,顺应这些年磨砺出来的附小精神。
就这样,纵观历史和现在,对于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等等,我逐渐形成了一些清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在李希校长的指导下,我开始着手制定《清华附小办学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那几天,脑子里全是“怎么办”——几个声音在打架,多少画面在眼前闪过;我一会儿流泪,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大笑...经过三个多月的“折腾”,终于完成了初稿。之后我把初稿交给中层补充修改,再发给所有老师深入讨论补充。教师的智慧贡献大大提高了《方案》的针对性;老师也因为自己的意见被采纳,甚至自己的一句话被采纳,把“节目”当成自己的孩子。后来我们就相关内容征求了全校家长和学生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一年后,这个纲领性文件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经过逐年修订,《方案》由原来的100简化为现在的30条。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用这个“文化代码”初步实现了教职员工和重要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
比如,《方案》勾勒了学校的发展愿景:“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教育智慧和欢快的笑声;我们努力让学生每时每刻都享受到学习的收获和成长的快乐;我们努力让老师们每天都能感受到职场中的快乐和职业尊严。”从自我发展(身心健康、立志学习、自强不息、学会改变)、文化素养(工具应用、实践创造、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社会参与(道德、责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三个维度,提出了清华附小学生的六大核心素质,并将其通俗易懂的外显成长模式总结如下:
“* * *共同理想,独立成长”奠定了学生和老师智慧高尚,人生完整,人格健全的基础,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正是这种真诚的愿望和强烈的使命感,驱使我们不断明确和审视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方向。由此,清华小学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快车道。
第二,牢牢抓住课程改革的牛鼻子
在“教育谁”的问题确定之后,如何解决“教育载体”的问题,即如何基于清华附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来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成为我思考的核心问题。
结构决定功能,系统才能科学。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在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努力打破学科教学壁垒,精简整合国家课程,补充完善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基础、高于国家标准的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
“1”是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课程。“1”是重要的底线,也是实现“健康、阳光、幸福”的根本途径。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综合减负增效。“X”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专项课程,包括清华文化课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修或选修课。“+”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促进“1”和“X”相辅相成,两者处于黄金分割状态:“1”约占70%,“X”约占30%;两者之间有余量。当“1”优化到一定程度时,“X”趋近于“0”。届时,“1+X”成为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一”,从而实现从“校本课程”到“本校课程”的转变。
目标保证质量。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包括显性形式),我们构建了清华附小的“十个一”课程目标,其中前五个为基本目标,后五个为特色目标(允许师生自行设定个性化目标)。基本目标包括:一流的良好品格、良好的身体、终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兴趣和良好的思维。特色目标包括:一个好的汉字,一个好的口才,一篇好文章,一个好的才艺,一门好的外语...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注重“优化整合”,包括学科间整合、学科内整合和学科间整合。
跨学科整合。围绕学校的主干课程,根据各学科自身属性和相同的价值培养功能,我们将9门国家级课程整合为“体育与健康、品格与社会、语言与阅读、数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五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包含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这不是简单的分类,背后是课程理念和终极目标的变化。其实这五个领域的分类只是整合的一种形式,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行跨五个领域的整合,比如语言和艺术审美的整合。
学科内的整合。这是更好地优化学科本身专业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我带领各学科团队,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对不同版本教材的研究,每学年制定了各学科的质量目标指南。比如语文学科,我们把“好汉字”、“好口才”、“好文章”三个课程目标逐项细化量化为12学期的语文教学。这样,老师每天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就有了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课程目标和内容“教育化”,并开发了“音乐研究手册”,供学生在课内外使用。快乐学习手册具有内容整合、方法优化、规律总结等特点。,替代了各类教具和练习册,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以体育运动为例。体育是我们学校的核心课程之一。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月涵曾任我校校长。他的体育教育理念在清华附小一直传承下来。现在,他的雕像竖立在学校操场上。体育组命名为“马月涵研究室”,大操场命名为“马月涵体育场”。在“1+X课程”建设中,学校提出了“体育锻炼三个一”,即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次健身大课间,每个学生有一门独立的体育选修课。我们将体育课程细分为十多种运动,如轮滑、板球、棒球和足球,供学生选择。体育必修课,学生打破班级界限,根据兴趣爱好组成新的班级学习;在体育自主选修课中,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因此,体育自主选修课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学校将校园足球作为品牌课程,充分发挥足球的教育功能。目前已经形成了“班班有队,人人会踢球,男女皆可踢”的浓厚校园足球氛围,足球俱乐部也在“鲁能杯”、“百队杯”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足球俱乐部的16名成员正在阿根廷一流俱乐部博卡青年进行为期20天的集训。同时,清华附小与阿根廷足协签订了十年合作协议,希望我们的校园“小球”能够促进国家乃至世界“大球”的跨文化了解。
跨学科整合。在实践中,我们找到了一些跨学科的融合路径,比如戏剧课程。每学期每个班级选择一个主题,安排校园剧。从选题、剧本创作、节目排练、道具制作、舞台设计等。,全部由学生完成;语文、音乐、体育、舞蹈、美术、书法、数学、科学等学科老师为学生提供相关指导。再比如《狄头脑风暴》《易发明》《清华少儿科学家》。以“易发明”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总结、增加科目、减少科目、组合发明、缺陷发明、否定突破、结构变化等方式,打破现有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目前,已有14名学生申请了发明专利。此外,学校利用在清华校区的独特地位开设的“种植与养殖课程”也实现了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的融合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体现在评价上。比如我们学校一年级的学生通过“打游戏”的方式参加各科考试。老师们设计了九个游戏,包括拼音触摸、之字形魔法、快乐阅读世界、挑战金话筒、盛开的丁香花、谁是最好的珠子、结对跳跃,整合了主要科目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以快乐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家长看到这么独特的考试,都赞不绝口。
就这样,在渗透、整合、淘汰整合中,初步建立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具有清华附小特色的“1+X课程”体系,并得到了教育部、市、区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获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第三,让孩子站在学校的中心。
有了教育的载体,如何实现?让孩子们站在学校的中央。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了按照这个理念构建“1+X课程”,如何让它在学校的每一天、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让孩子感受到学校是为了他们,是促进他们生命成长的地方?这是我一直问自己的问题。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我和我的团队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践行这一理念——
让孩子们站在教室中间。
我们把学生的学习作为改革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建立了“提前学习——* * *学习——延迟学习”的基本教学流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前,老师参照质量目标指南设计预习清单,学生带着预习收获和问题进入课堂。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收获和问题,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深入思考,思辨,交流,分享。课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拓展学习,以更高的欲望追求新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参观学校的同事普遍认为,清华附小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思维活跃,乐于表达,课堂上经常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二)让孩子站在主题活动的中心。
以声施教,以静育人,在声与静之间完成我们的使命,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智慧追求。我主张在组织主题活动时,要改变老师代替学生做一切的传统,让学生站在活动的中心,成为活动的主角。
比如清华附小,每年都会举办以“尊重与感恩”为主题的盛大毕业典礼。学校为毕业典礼成立了学生筹备委员会。孩子们主动参加招募,放弃休息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准备仪式。从主持词的撰写到会场的布置,从节目安排到人员调配,从会前的准备到彩排后诸多细节的反馈,孩子们都全身心地投入。毕业典礼圆满结束,学生们非常激动。看着他们因为收获和成长而充满喜悦的笑脸,真的觉得孩子们又长大了!
为了搭建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平台,学校经常举办自己的书画展、数学节、运动会、音乐会等。,同时常年举办“水木秀”活动。“水木秀”不限任何形式、团体或个人,展示内容不限。从舞蹈、声乐、器乐、戏剧、绘画、书法、摄影、旅游、篆刻,到象棋、朗诵、曲艺等。,孩子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
3 (4)班的小贾是一个“奇怪”的学生,他正在全世界寻找昆虫。她从小就对昆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对昆虫的研究不仅遍布全国,还扩展到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等。他喂养了数百种昆虫,研究了它们的习性,并制作了许多标本。二年级时,在班主任的鼓励下,他把自己的昆虫日记和自己画的关于昆虫的画编辑成书,和昆虫标本一起在“水木展”展出。他以“我和昆虫”为主题,用流利自信的演讲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和发现。他在旅途中展示了珍稀昆虫世界,描述了昆虫标本的制作过程,推荐了自己喜欢的昆虫书籍,分享了自己对昆虫的小知识。同时,我们还邀请校友、教育企业家余为他题词勉励...
如今,“水木秀”已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活动课程之一,各种“小才子”如李达尔文、徐中医、张魔术师、小书法家、小考古学家等不断涌现。孩子们在这里展示了他们的个性、自信和成长。
(三)让“特殊”学生站在教育教学的中心。
每天早上,我都会站在学校门口,微笑着和学生打招呼,竖起大拇指或者鞠躬。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因为同学们带来的“爱的回归”而消散。这个大拇指是给清华附小所有的孩子的,包括那些有点“不一样”、有点“特别”的孩子。在我的带领下,老师们对那些“特殊”的学生给予了很多特殊的关爱,无论是在活动中还是在平时,让他们也能站在教育教学的中心。
我经常跟年轻老师说,当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审视自己,而不是责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长得不漂亮,甚至在某些方面“特别”的学生。
有一个叫肖伟的学生,她非常喜欢绘画,但是她很难学习数学。她反复问老师:“你觉得我永远学不好数学吗?”有一次,她在创作画作的时候,突发奇想:我可以用绘画来表达数学吗?老师得知她的想法后非常高兴,引导她用数学语言和数学关系来表达画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场景。就这样,在老师的鼓励下,肖伟坚持每天“画数学”。后来,她不仅出版了数学漫画图集《小毁与成长》,还进入了清华附中,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
还有一个孩子总喜欢在教室里转圈跑,把老师同学都搞晕了。他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跑圈了,有时候跑大圈,有时候跑小圈。通过和他的交谈,老师觉得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丰富的背景,这些背景可能成为他成长的障碍,也可能成为他成长的资源;对于这些学生,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断臂重生,更不用说鼓励他们。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个学生恢复正常呢?最后老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陪他检查每个班的卫生。检查卫生沿走廊多转几圈,能有效释放他的“爱好”。渐渐地,他不再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他的父母和他自己都很开心。
在清华附小,什么是“优秀”学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们看来,孩子只要能“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优秀的学生。
第四,用整合思维撬动学校组织变革
如果解决了“教育谁,如何育人”的问题,那么“育人的保障机制”也是我必须面对的课题。我当普通老师的时候有一种感觉,老师上面的领导太多了,老师很难抵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比如学科带头人、年级组长、大队辅导员、教学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副校长、校长。有时候同样的工作,几个领导意见不一,老师无所适从。主持学校工作后,感觉学校管理部门和层级太多,信息失真时有发生,工作落实慢,太行政化。似乎管理的任务就是监督、检查和评估。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试图用课程整合的思想来“倒逼”管理思维方式的改变,撬动学校的组织变革。
首先,我们把原来的八个办公室整合成三个研究中心,分别是“1+X课程”研究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服务研究中心。部门少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就会容易很多。而且这三个部门都叫“研究中心”而不是办公室,旨在减少行政色彩,强调“研究”的重要性;研究中心负责人要深入一线,收集研究信息,科学决策,实施价值引导、文化引导和专业引导。
为了进一步减少层级和转移管理重点,我们将六个等级整合为低、中、高三个区段。每个学段就像一个小学,有一个长段和一个常务副段,长段由中心负责人兼任。学校委托科长有一定权限,全权负责本科室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保证质量;科长对在研究部门雇用哪些教员有最终决定权;科长对教师的考核、教职工的级别和工资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另外,科的长短也可以决定本科预算的资金用途,即拥有一定的财权。因为科长参加校务会议,参与学校工作的研究和决策,掌握学校工作的意图、标准和方法,工作落实很快,信息很少失真。这样学校实现了组织管理的扁平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近两年来,我校还通过实施“影子校长”制度,培养了一支梯队。学校每个月都有一个中层干部和一个最年轻的老师当“影子校长”。在这一个月里,他们行使相当于校长或副校长的管理职责,主持校务会议和学校日常工作。这一举措让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真正体验到了,尤其增强了他们的大局意识和管理能力。
李春洪,三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2013被选为“影子校长”。当时她刚从美国回到北京,恰逢几个大型会议和一个国际论坛要在我们学校举行。她白天上课上课,也抽时间走访学校所有的年级和班级;下班后,她不仅要批改作业,还要参与会场布置、灯光调试、资料分类、课件准备等复杂的会议准备工作。她深有感触地说:“从旁观者到组织者,不同的站会有不同的视角;做‘影子校长’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推动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中,我也借鉴了一些企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比如项目责任制)。我建议全校老师都读一读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的《注入心脏》一书和黄海英的《海底捞学不到》。甚至建议老师去星巴克喝咖啡,去海底捞吃饭,体验并深刻理解“教育就是服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