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写的第三篇关于写作方法的读书笔记。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一窥斯蒂芬·金的成长经历和对写作的看法,受益匪浅。
说起来,这本书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奇迹。
斯蒂芬·金写这本书写到一半的时候,他出去散步,被一辆卡车撞了,生命垂危。他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最后死里逃生。斯蒂芬·金饱受病痛的折磨,但他仍然坚持读完了这本书。等他稍微好一点的时候,他就担心自己时间不多了。尽管生病,他仍继续写作,所以他得到了这本书。这本书对作者来说意义重大。可以说是一部呕心沥血的代代相传的秘籍,是一生的心血之作。
第一部分自传
这部分是作者以写作为主线的成长经历自传。作者小时候酷爱看漫画和小说。看了六吨书,他忍不住开始自己写故事,然后到处投稿。当时他还不到14岁。当然,作为一个年轻人,他不断投稿,被杂志和出版社拒绝。但是他没有放弃。他在墙上钉了一颗钉子,把所有的拒绝信都钉在了墙上。后来因为退稿越来越多,指甲舍不得掉,就又换了个大指甲,继续写,继续投。
写作:到了十四岁,我家墙上的钉子承受不了太多拒绝信的重量,就换了另一个大钉子继续写。到我十六岁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收到手写的拒绝信,这些信比“不要装订,用回形针”之类的建议更令人鼓舞。
作者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让我激动不已。我在读书笔记《我们一直学不好一门外语,原来是顺序错了》里说过,我们不能坚持做一件事,因为我们还没有爱上它。作者对写作和阅读的热爱是他成为作家最重要的原因。
写作: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作家,首先你必须做两件事:多读书,多写作。
我读书不是为了学会写字;我学习因为我喜欢它。
我写作的时候,就像在游乐园里一样。即使呆在最差的三个小时,我还是觉得真他妈的爽。
第二部分是关于写作。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是斯蒂芬·金作为畅销恐怖小说作家多年创作经验的总结。内容很深刻,我一点都不聪明。目前我只能从书中吸取以下四点智慧,供大家一起学习。
1,故事第一
一切——背景故事、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等——在作者看来都可以简化,而小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写好故事,并为之服务。读者来读故事。一切都为故事和读者服务。
小说创作者和编剧不一样。编剧不仅要考虑故事情节,还要考虑场景布置,甚至要考虑角色出场时的具体着装。但是小说不需要。小说要做的就是讲好故事。作者用了很多篇幅,举了很多例子来强调这个问题。
有人说人物形象不一定要通过外貌的描写给读者留下印象?在作者看来,刻意而细致地刻画衣服和面孔根本不能体现人物性格,反而会让读者感到无聊和老套作者最讨厌的是表现一个人物的毅力,然后写一大段描写他的面部轮廓。好假好烦。
文笔:我不是很喜欢那种把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穿着打扮描写的非常细致的文笔(特别受不了衣服描写;如果我真的想看服装描述,我总能找到J. Crew的目录。在我看来,与其描写人物的外在形象,不如突出临场感和特色,更容易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样,我也不认为外形描写应该是人物塑造的捷径。
在作者看来,在故事的过程中,读者会产生自己的人物,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
对于繁琐的描写,作者总是力求简洁,删掉太多的被动语态,删掉太多的副词和形容词。
写作:类似于被动语态,副词可能是为胆怯的作者的需要而创造的。
比如对白的描写。
写作这件事:
“把枪放下,厄特森!”金克尔咬牙切齿。
“不要停,吻我!”沙娜喘息着。
“你这个卑鄙的混蛋!”比尔吼了出来。
作者说,拜托,不要这么写,就用XXX说吧。你笑着说什么呢?说真的,没有,一个都没有。人物的感情,人物的性格不能靠这些又臭又长像补丁一样的文字,而要靠对话本身的力量。
但小说创作没有铁的戒律。笔者认为,规则肯定是有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偶尔可以打破。但是注意只在非常必要的时候使用,在特别需要突出这个词的时候使用,因为如果偶尔使用,效果很可能会特别好。
2.每天制定小的写作目标,快速完成初稿。
斯蒂芬·金将他的作品分成三稿。第一稿是闭门造车一气呵成的草稿;二稿是将一份草稿冷却,然后修改成完整的初稿;第三稿是开门找读者,听反馈,再进一步修改成完整的成品。
根据作者的描述,初稿的创作,我觉得很符合娜塔莉“为心灵而写”的理念,就是要快,直接表达自己的心灵,不加批判地把此刻想到的故事都写下来。我不想写的很完美,但是我想写自己的真实经历,写的很好!
写作:练习是无价的(写作练习要感觉爽,一点都不像训练练习),坦诚是必不可少的。叙事技巧、对话、人物刻画要落实到最后,就是你要看得清楚、听得真切,然后同样清晰、真实地记录下你所听到的、看到的(不用多余的副词)
为了写出更好的草稿,作者建议初学者给自己制定一个写作计划。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目标定得低一些,避免受挫。目标定下后,一定要下定决心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去除一切让我们分心的东西,不达目的绝不开门。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回头看刚刚写完的东西的冲动,要马上分享给朋友和家人。在写草稿之前,无论我们认为它有多精彩,我们都不能回头看,也不能给别人看。原因在书中有很好的解释。有兴趣的话,不妨找找看。
写作:第一稿——也就是纯故事稿——要在没有他人帮助(或干预)的情况下独立完成。
3.一个草稿冷却后,用局外人的思维去修改。
第二稿是删除文章,使之简短。作者认为第二稿至少比第一稿少了10%。
在做第二稿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刚刚得到故事的读者。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作者建议第二稿和第一稿之间一定要有一个时间间隔,这样我们就可以忘记第一稿的内容。
当这种陌生化效应出现时,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更容易发现故事的漏洞和断层,可以对作品进行大刀阔斧的减法。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到故事中的漏洞,很可能是非常大的漏洞,包括动力不足或者逻辑上的大错误大疏漏。
写作:经过六周的恢复,你仍然可以发现故事或者人物发展的巨大漏洞。我说的是一个足以撞上卡车的漏洞。当作家忙于写作时,这样一个问题怎么能逃过他/她的眼睛,真是令人惊讶。
在谈到故事的情节时,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不要刻意设计情节。他的意思当然不是故事不重要,而是故事的发展不是设计好的。
写作:我经常对结局有个大概的概念,但我从来没有命令过任何一组人物按照我的意志行事。你为什么这么控制欲强?每个故事迟早都会有结束的一天,无论在哪里结束。
作者说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大概的方向,写完之后就靠人物本身来推动剧情发展。我们把自己代入作品中的角色,模仿他们的个性,想象他们在那种情况下会有什么反应。不要欺骗读者,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不真实的故事。
4.开门修改第三稿。
我们把第二稿发给了六八个朋友,收集了第一批读者的反馈。这很像一个程序,做出来之后小范围测试,内测完成之后再进行公测。
如果所有的读者都觉得你写的不错,那么你的第二稿真的不错。
如果大部分读者说我们的故事里有看不懂的地方或者有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写第三稿。
如果有人觉得故事不好,有人觉得好,比例是五五开,那么即使作者赢了,我们也忍不住要动这个故事。
第三稿阶段,要多思考主题。我们需要思考这个故事意味着什么。作者说主题是自然写出来的,不是实现出来的,包括如果有象征意义,也是自然的,不是刻意设计的。
当我们找到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时,就像找到了宝藏和化石。我们应该挖掘和打磨它,让它闪闪发光。我们挖掘出的这些宝藏可以让故事变得独一无二。
写作:一部好的小说总是从一个故事开始,发展一个主题;先定一个主题,再发展一个故事,很少见。
对自己提出要求
试着用书中的思路和三稿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由读书会逆水行舟,一个分享好书的微信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