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钱学森提出亩产一万斤,可以耳听八方,隔空戳人的说法?
听完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Z立刻笑了(他平时很爱笑),拍拍我说:“你知道那篇文章是谁写的吗?”我摇摇头,他说:“是某人Z!”我很惊讶:“你抓到刀了吗?”他说:“我是根据钱学森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整理的。让他看稿,征得他同意,签了名,贴在《中国青年报》上。”z还说,没想到毛主席看了他编的文章,影响这么大。从尹传宏和Z君的对话中,可以很明确的确认文章《粮食亩产量会是多少??不是钱学森本人写的,是Z君写的!仔细对比,发现Z君说的是“我根据钱学森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整理的”。说这不是Z君记忆中的错误,而是故意找的借口,这是不成立的。?我对比了一下“粮食亩产量会是多少?”书的核心部分惊讶地发现,和《十年展望》第七段几乎一模一样——钱学森在1958《科学普及》第6期写的《农业发展纲要实施之后》。1958第6期科学普及杂志发表《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在中国青年报6月1958。几天前发表的。显然,Z先生在1958看了钱学森在《科学普及》第六期的文章后,以高度敏感的政治嗅觉,注意到第七段“农业生产远未登顶”稍作改动,然后“戴帽穿靴”——前面加了“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末尾加了“今天条件不具备”的口号。再加上醒目的标题“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有人画了一幅漫画,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科学版上!经过Z君如此精心的“加工”,钱学森原本讲的一段农业展望,成了当时“热门问题”的一个答案——“粮食亩产量会是多少?”由于农业“高产卫星”的“大跃进”年代,成千上万的千千读者不约而同地问:“粮食亩产量将达到多少?”就这样,钱学森成了为农业“高产卫星”提供科学注解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