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小学图书储备资源匮乏,来源少。学生能接触到,阅读的书量与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相差甚远。第二,学校的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系统指导,学生的阅读习惯较差,阅读无法有效开展。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差,词汇量小,语言呆板;有很多坏话,错别字,句子。第三,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被堆积如山的作业挤压,只剩下一点可怜的时间,大多用于休息和玩耍。
第二,家庭影响:农村小学不比城市小,尤其是我教书的那个村,孩子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首先从家庭条件来说,大部分父母都要养活两三个孩子,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还很吃力,怎么会有闲钱照顾孩子的精神需求呢?其次,70%的父母学历低。在他们的印象中,只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就认为孩子的学习是老师的事,也多次告诉他们只要记住老师说的话就行了。看课外书是浪费时间。
3.自身原因:根据对我们班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阅读优秀作文选文相当于课外书,占比高达一半。平时两个人看科普,六个人看童话、神话、故事,还有四个人。学生们承认,他们要么对经典、历史、传记、科幻故事不感兴趣,要么是因为不懂。
综上所述,乡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确实堪忧。对此,我想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阅读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兴趣和休闲活动,有助于他们形成阅读的习惯,更快地获取各种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的目的。所以培养阅读兴趣非常重要。在合适的时间教学生,在最好的时间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入课堂。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会提高。比如著名作家曹文轩推荐的儿童必读经典:《红鞋》、《皮皮长袜子》、《小王子》、《苏菲的世界》、《昆虫》、《四大名著》、《唐诗宋词》等等。
二,榜样的力量,让学生自觉阅读
毕竟都是孩子,身边有各种吸引人的东西,光有兴趣是无法让他们静下心来读书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树立榜样形象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带领每一个学生走进书的世界,培养对书的热情,使书成为知识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取决于书在教师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什么位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本身也热爱读书,一定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例如,薛瑞萍老师不止一次在她的班级日记中提到,由于老师的痴迷,学生阅读各种书籍的兴趣大大增加。孩子也需要鼓励。当他读的东西能让他在同学中炫耀,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家长的认可,他自然就有了积极读书的动力。而他也在无形中成为了其他同学的榜样,带动更多同学积极阅读。在我上的课上,每天我都会利用晨读后的空余时间,让一个学生上台展示他背诵的古诗词,让他介绍古诗词的作者、写作背景、古诗词的含义或者自己读后的理解和感受,既积累了知识,又给了他们一个锻炼语言应用能力的机会。
第三,利用身边的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基于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在讲授三顾茅庐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故事背景,找出《三国演义》中的原著片段,与学生一起欣赏。通过比较教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使一些孩子对阅读原文产生兴趣。谨记在习题3中处处,编者精心安排了一段“关云长温酒排骨华雄”。看完了,同学们都不满意。借此机会,老师拿出几本早就准备好的《三国演义》原版,趁热打铁,不“卖”,学生们一个个抢着借。再比如《创世纪》和《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教导。老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中国的童话和西方的童话。这个时候,两周一次的经典阅读课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看了,没有交流的机会,之前做的一切都会事倍功半。虽然他们仍然结巴,但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阅读热情得到了鼓励。
作为父母,可以每天陪孩子读书。基于学历的差异,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可以选择陪孩子看电视。有很多适合小学生的节目。学生们可以了解打死老虎的宋武、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和闹天宫的孙悟空...哪怕是一个简短的公益广告,也能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爱和孝道的洗礼。只要家长引导孩子看电视,相信孩子通过电视增加的阅读内容会更加丰富。
作为农村孩子,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的身边有着最原始的自然田园风光,但正是因为我们在这座大山里,孩子们很少关注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和事情。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可以带着孩子去做一些有意义的农活:比如,帮农民收割水稻、种植油菜、采摘毛豆...让孩子体验大人在劳动中的辛苦,培养孩子在劳动中的合作能力,锻炼孩子在劳动中的观察能力。用眼睛看万物的颜色,用鼻子闻万物的气息,用耳朵听万物的声音,用心体会万物带给它们的感受。这也是一堂全心全意的阅读课,远比老师在课堂上教的东西生动。
第四,教孩子自己读书
叶圣陶说,教任何作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不用教。读书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应该在让孩子阅读的同时,教给孩子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因为现在课外书读的太多,而且农村小学生除了课内课外作业还要做一些家务,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应该掌握适当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就是抓住关键词和短语,仔细揣摩,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略读是指先阅读序言、摘要、编辑要旨和目录,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章节标题和段落的首末句,最后浏览全文,总结要旨。小学生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名人名言可以精读,童话等书籍可以略读,也可以浏览一些报纸和信息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要遵循两者相结合的原则,也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好记性不如烂笔”、“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做记号”都是教我们读书的好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摘抄好的单词和句子,精彩的短文也可以摘抄,以便日后进一步理解。如果你看完之后有什么东西,你就更应该把它写下来。
总之,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教学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精神食粮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重视。农村孩子起点低,起步晚。我们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投身于课外阅读的广阔空间,自由自在地旅行,亲近母语,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