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书》的开篇展现了一种令人震惊的力量:这是一幅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可能再也见不到的画像,完全按照它的本来面目和所有事实。不管你是谁,只要我的命运或我的信任使你成为这本书的审判者,那么我将以全人类的名义恳求你原谅我的苦难,依靠你的同情心,不要抹去这本有用的、独特的书,它可以作为对人的研究——这种知识无疑还有待建立。不要为了照顾我身后的名声,而埋没这唯一一份关于我的人品没有被敌人歪曲的可靠记录。最后,即使你曾经是我的死敌,也请你不要对我的遗体抱有任何敌意,不要坚持你的残酷无情的不公,直到你我不在人世的那一天。这样,你至少可以有一个高尚的表现,就是在你本来可以激烈报复的时候,你大度了;如果伤害了一个从来没有伤害过或者不愿意伤害别人的人,也可以称之为报复。-让-让-雅克·卢梭
卢梭面对各种指责、诽谤和曲解,自信自己比那些迫害和攻击他的成年人和绅士更高尚、纯洁、诚实和自然,从一开始就向自己的社会提出了勇敢的挑战:“无论末日审判的号角何时吹响。我敢拿着这本书走到最高法官面前,大胆地说,你看!我就是这么做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就是这样的人。请召唤无数众生到我身边!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你的宝座前以同样的真诚表露他们的内心,看谁敢对你说:‘我’比这个人更好。”
18世纪,贵族社会充斥着放荡,卢梭与那种肆无忌惮,肉欲享乐的生活划清了界限。他把女人作为一种美来欣赏,作为一个爱慕的对象,而不是一个玩弄和占有的对象。他也表达了对爱情全新的理解。他提倡男女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特别注重感情的高尚和纯洁。他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和外貌,而是基于使人成为人的一切,这些东西除非死了,否则是永远不会失去的”,也就是说,它应该包含人类所有美好的、高贵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功利和肉欲的深沉、持久的温柔,有时甚至近乎天真、纯粹、透明。恋爱时,他的感情丰富而温暖,同时保持着对对方的爱、尊重和体贴。他和沃伦夫人长期过着纯洁的爱情生活,那种真挚的天性在18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当他遇见格里芬小姐和加雷小姐时,他是多么天真烂漫,多么迷人啊!他和巴兹尔夫人的关系是如此的温暖和干净!他和一个年轻的姑娘麦尔·赛莱一起长途旅行,总是“坐不住”。他有时成为情欲的奴隶,参加偶然的娱乐,但出于道德感,他很快就放弃了游戏。
卢梭撒谎,欺骗,猥亵妇女,偷东西,甚至有偷窃的习惯。怀着沉重的心情,他忏悔自己在一次盗窃后将责任转嫁给了女仆玛丽恩,导致了她的不幸,他卑鄙地抛弃了在关键时刻最需要他的朋友勒迈特,他背叛了自己的新教信仰,为了谋生而皈依天主教。
卢梭高尚而美好,卑鄙而丑陋,强大而有力,软弱而胆怯,单纯而真诚,诡诈,精神而道德,还有一定的市井无赖的习气。总之。这不是一幅享受历史荣耀的彩绘肖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个体。
卢梭追求绝对真理,彻底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过失。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显然是为了阐释他的著名哲学:人性本善,但邪恶的社会环境使人变得更坏。他自我呈现,讲述自己“性本善”,家庭环境充满柔情,古代历史人物赋予他崇高的思想。“我本可以在我的宗教、我的家乡、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最喜欢的工作和我满意的交流中倾听我自己的个性。我将成为一个善良的基督徒,一个善良的公民,一个善良的父母,一个善良的朋友和一个善良的工人。”但是,污浊的社会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也污染了他,以至于在他晚年写自传的时候还有那么多令人揪心的遗憾。
卢梭特别指出了社会不平等的危害,并试图通过自己的经历揭示不平等对人性的破坏和扭曲。正是他遭遇的不平等、不公平的待遇,才是“强人”的“专横霸道”,“破坏了我温柔、深情、天真活泼的性格”,“让我染上了一些我所厌恶的坏习惯,比如撒谎、懒惰、偷窃等等”。就偷窃而言,是社会不平等在卢梭身上的恶果。
卢梭在自己的小偷小摸被发现后经常挨打,“渐渐地他不在乎挨打了”,甚至“认为这是抵消偷窃罪行的一种方式,所以‘我’有权继续偷窃”。我心想,既然把我当贼,就等于承认我是贼。卢梭在通过自己的经历分析不平等的弊端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来揭示货币的腐蚀作用。”我‘不仅从来没有把钱看得像世界一样重要,甚至从来没有把钱看成是方便的东西’,认定钱是‘烦恼的根源’。但货币的功能迫使他将货币视为“保持自由的工具”,使他“害怕口袋空空如也”,这就造成了卢梭矛盾的习惯:“极端吝啬与对金钱无比的蔑视,两者皆是”。
所以卢梭曾经“偷了七个家当,十个苏”,时不时对金钱产生一些卑劣的想法。比如,看到沃伦夫人的铺张浪费和破产的危险,他想偷偷设立自己的“小金库”,但无济于事时,他改变了做法。“就像一只从屠宰场出来的狗。既然它留不住肉,不如把‘我’自己带走。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典型的卢梭的苛刻无情的自我剖析,还可以看到对社会环境与人性恶之间关系的优秀的辩证思考。在这里,自我批判和忏悔招致社会的谴责和指责,对人性恶的挖掘变成了严肃的社会批判。正是因为这种批判结合了卢梭自身的痛苦经历和认识,才显得更加深刻和有力。
卢梭以坦率的风格写自传,并不回避他身上的人性恶。更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的思想体系。很明显,他并没有把暴露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和过失,当成一种折磨,而是吹嘘这是一个创举。在他看来,人都有自己的天性,这种天性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要求,比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喜爱等等。就像他把原始人原始单纯的状态看作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一样,他也肯定了人类所有的原始本能要求都是正常自然的事情。甚至在他眼里,这些自然的要求比那些自命不凡的文明习惯更正常,更合理。在卢梭的哲学中,既然人不可能对精致的物体无动于衷,他在《忏悔录》中几乎是以与“忏悔”绝缘的冷静沉着的口吻告诉读者:“直到现在,‘我’有时也会偷我所爱的东西”,完全无视“不偷”的原则,这一原则自私有制出现以来就成为了一条道德准则,这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一条线索。
让-让-雅克卢梭从小天真善良,到被粗暴对待,心智扭曲,养成了说谎、懒惰、偷窃等恶习。从对人的信任和重视,到对包括朋友在内的各种诋毁、嫉妒、背叛的神经质和多疑;从对自然充满怜悯,到身心被各种不幸的创伤弄得疲惫不堪,无暇顾及自然之美;从通过努力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到被保守势力迫害,爱米丽和新艾罗伊斯的作品被焚烧、被禁,甚至人身安全受到死亡威胁;卢梭的一生,是一部人性被扼杀的震撼史,从对祖国的深情,到因为他的民主进步思想,被包括祖国在内的欧洲许多国家驱逐、排斥甚至通缉。
另一个线索是他与天主教神学相悖。人不是被视为上帝奴役的对象,而是作为独立的个体,人独立行动的动力是情感。他把情感放在重要位置,认为“先有感觉,后有思考”是“人类的同命”。所以在他看来,真诚的表达感情,情绪化,放任自流,才是人性简单自然的表现。卢梭主张绝对的人格自由,反对宗教信仰和封建道德法规的束缚。他骄傲地宣称,那个时代的习俗、伦理、偏见都不值得关注,并把自己描述成这样一个典型,宣扬他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的感情、利益、意志为出发点的人生态度。这些是他在《忏悔录》中的思想核心,也是他在自传中尽量忠于自己,而不是假装和披露一切的根本原因。也正因为这一切,他的自传自然成了最生动的个性解放宣言。
让-让-雅克卢梭的宗教信仰经历了新教和天主教的过程,但基督教的本质教义是普世的,原罪的观念是基督徒所接受的。因为原罪的存在,他的罪更难被原谅,“罪人”心中自然产生悔恨;基督徒认为,上帝作为一个全知的形象,会审判自我罪。当然,忏悔是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省审判也是不可或缺的。卢梭的作品中烙有原罪意识和审判意识。他在《忏悔录》中的“忏悔”观念,根源于他对原罪意识和审判意识的认同。他对自己过去的表白抱着一种谦卑宽容的态度,有着自觉的意识。虽然有强烈的道德完善感和自我标榜,但毫无疑问,宗教在他的作品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卢梭作品中的原罪观念深藏在自卫的意义之下,他的上帝审判观念弱于自我审判观念,这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自由平等观念有关。
《忏悔录》充满了作者对自己罪行的无情揭露,涉及方方面面,同时对这些罪恶有着强烈的忏悔意识,并对造成这些罪恶的社会、文化和个人原因进行了反思,达到了无情揭露、真诚忏悔、精辟分析、深谋远虑的和谐境界。
让-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体现了“一种基于道德品格的自律意识”,“上帝”的仁义观弱于“自律”规约下的自我个性和自我判断,因而是一部道德与宗教并重的忏悔文本,更接近世俗观念的道德完善。社会写作
《忏悔录》揭示了社会现实、社会风气、民风民俗和社会发展趋势,正如其本身一样,卢梭回归自然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民粹主义立场。
《忏悔录》中的社会书写有两条明显而潜在的线索。明显的线索是卢梭关于社会习俗、封建特权、教会制度、巴黎沙龙、法庭斗争等的著作。在由盛转衰的封建社会中,潜在的线索则是卢梭《忏悔》中所隐含的自我善德被个人成长轨迹玷污的社会原因。
因为卢梭是用第一人称写的,特别主观武断,客观的社会描写只是作为个人感情的陪衬而出现,所以明显的描写点缀着主人公忙碌而不幸的生活,而潜在的描写却令人印象深刻。
他形容自己没有受过正规教育,除了童年时接受过短暂的家庭教育,知识几乎全靠自学,所以在社会流浪中养成了各种坏习惯,暗指当时普通人缺乏教育。他回忆说,他收养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威尼斯女孩安佐莱塔(Anzoletta),她的动机是把美人藏在金房子里。虽然他的良心最后还是发现了,但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当时的百姓苦不堪言,人权被严重践踏。他在法国乡村游历时遇到的农民,害怕“税吏”、“酒鼠”等苛捐杂税的执行者,甚至不敢享用他们用汗水换来的粮食和美酒。他们对封建制度潜在的“难以平息的仇恨”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忏悔录》中社会书写的目的也很明确,即社会阴暗面的存在和人际关系的不平等是导致卢梭半个世纪颠沛流离、扭曲其人性的诱因,社会要为个人的罪恶负责。社会写作使自白避免了表达个人怨恨和过于自我的弊端,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性,使作品更具启发性。
作品叙述
(一)小说叙事
这种叙述所涉及的回忆往往是愉快的。也最能体现《新爱洛伊斯》和《爱弥儿》作者的艺术习惯。它们被作者置于放大镜下,用大量的细节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和分析,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里所说的人和事,与作者实际相处的时间完全不符。这些人是他的邻居,短暂的恋人,早期的保护者。在外人看来,他们并不是作者生活中经常陪伴的关键人物。但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去描述那些小小的往事,试图表现出永恒的意义,甚至连人物的音色、相交的眼神、衣服最小的褶皱都一一记录下来。
在这类叙述中,沃伦夫人、巴塞尔夫人、格拉芬小姐和加莱小姐、威尼斯交际花、乌德托夫等人都有涉及。作者突出了与上述人物的感情和友情,几乎每一个场景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部微小说和一个完整的梦。这些叙事会涉及到生动的人物,戏剧性的场景,诗意的氛围。
1,生动的人物
比如沃伦夫人和本世纪同时出生,28岁。她的风韵犹存,表情亲切温柔,眼神深情,有着天使般的笑容,嘴巴和我差不多大,花白的头发有一种难得的美,让她随便一拢就显得光彩照人。她不高,有点矮。”说起乌德托夫人,“年近三十,不算太美;脸上有雀斑;皮肤不细腻,眼睛因为近视有点圆。一头浓密的黑发,自然卷曲,垂至大腿。她小巧玲珑,手势笨拙优雅。她的想法极其简单,极具魅力。快乐,轻率,天真,在她身上恰到好处。"
2.戏剧性的场景
小卢梭和他表哥种树的英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两个孩子模仿龙·贝西埃先生种树,但是选错了地方,小树马上面临死亡。于是他们发明了一条引水沟,偷偷把他浇灌核桃树的水引出来。故事在朗·贝西埃先生的叫喊和他妹妹的笑声中结束。作者饶有兴致地讲述了这个儿时的恶作剧。剧的开场一般都是喊出来给大家看的,回忆写的是罗马一个激昂的英雄壮举:“啊,你们这些好奇站台上核桃树来龙去脉的读者,听我讲讲这可怕的悲剧吧。我希望你尽量不要发抖。”
再比如卢梭和沃伦夫人的爱情故事。作者以一种传奇的方式描述历史来开始这个故事:“有人告诉我,她只是出去了,去了教堂。”那是1728年的圣枝星期天。我立刻追上了她:我看见了她,等着她,和她说话,我大概还记得这个地方;之后我在那里流了很多眼泪,亲了那个地方。为什么我不能用金色的栏杆把这个快乐的地方围起来?为什么不让全世界的人来膜拜呢!“这段话流传已久,已经深入法国读者的内心。后来甚至在1928年,为了纪念卢梭与华伦夫人相遇200周年,在卢梭描述的地方修建了金色栏杆。
3.诗意的氛围
卢梭的童年被“温柔淳朴”的风景所包围。作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风景:伴随着燕子的呢喃和苏珊阿姨的小曲,小卢梭和父亲一起静静地读书。至于和乌德托夫人的相遇,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树荫下,在夜莺的歌唱中,在潺潺的溪水中。几乎在第一类事件叙述中,作者刻意营造诗意的氛围,往往通过美丽的大自然作为衬托,开始讲述即将发生的动人故事。这种在作品中穿插大量自然景物的写作特征始于卢梭的小说《新爱洛伊斯》,但在当时18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这也是后世尊称卢梭为浪漫主义文学先驱的原因之一。
(二)议论文叙事
这种记忆往往出现在碎片化的叙述中。作者不再为我们呈现色彩斑斓的人物,而是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漫画般的剪影。然而恰恰相反,这里提到的这些人与作者相处密切,在作者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他的老朋友。后来对于卢梭来说,他们成了他的敌人,压迫他的阴谋集团和社会势力:狄德罗、格林、伊皮奈夫人、奥尔巴赫等等。
狄德罗是卢梭从青年时代起就长期支持的朋友。伊皮奈夫人是公认的卢梭一生中最重要的保护者,从相识到友谊破裂用了十五年。但他们的形象在告白中很少被提及,一提就支离破碎。这些叙述模糊不清,与第一类中提到的丰富多彩、有趣的描述相去甚远。这部分记忆完全从色彩和诗意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解释、借口、誓言和证据。叙事的内容空洞干瘪,贫乏无趣。虽然从篇幅和重要性上来说,并不亚于第一种记忆,但作者诡秘的艺术处理,使得这一部分所表达的“情感链”似乎处于一个灰暗的地带,“自我”也被刻意隐藏在阴影中。这部分叙述表现出以下特点:
1.模糊字符
他们的痕迹往往被低沉的声调带出来,看似微弱,难以分辨,始终在阴影里:“我来的时候,谈话就结束了。他们聚在一起,互相交头接耳,只有我不知道和谁说话。”让-让-雅克·卢梭从来没有正面描述过他们的声音和笑容。他们总是以“单独会谈”和“在小路的角落”的身份出现,他们的秘密“从来不为人知,缺德至极”。狄德罗被描绘成无情无义的人;伊皮奈太太总是搜特丽莎的篮子(卢梭的妻子)。至于格林,她完全忘记了卢梭在他生病时对他的关怀,对他投以轻蔑和反对的目光。
2.没有情节内容的场景
这类人物的出现和事件的叙述都没有具体的情节。当我的朋友狄德罗第一次出现在书中时,他平淡无奇,刻意回避“我从哈尔科夫州的朋友罗汉先生那里认识了我的朋友,包括狄德罗,然后我会在很多地方谈到他”。然而,在那一章结束后,让-让-雅克·卢梭并没有像上面提到的那样详细地谈到他和狄德罗,只是简单地说:“虽然我从威尼斯回来,但我没有谈到狄德罗或我的朋友哈尔科夫州的罗汉,我也没有忽视他们。在接下来的叙述中,狄德罗与卢梭的友谊未能道出全貌。似乎作者无意提及。一直都是零星的,没有完整的小时候表哥种树的故事。
3.防御的气氛
第二类回忆也剥夺了宁静的自然之美。相反,快速重复的借口层出不穷。“我的朋友和熟人都把我这只孤独的熊当成了羊”,“我讨厌看到一个比我小的人像控制孩子一样控制我”。这样漫无边际的抱怨充斥着整篇文章,不时打断叙述的进程,给这种记忆裹上一层灰色的迷雾。
这些信件切断了流畅的叙述,使自传可读性和趣味性降低。
(3)隐藏的记忆
这种本该出现在作者叙述中的记忆,被作者掩盖甚至隐藏了。对卢梭本人一无所知的粗心读者,几乎会被作者蒙在鼓里。这些正是卢梭当代读者期待作者给出明确解释的问题。从这里可以充分印证作者对事实材料的处理方式。这种选材上的破解,有时是能充分体现作者自身思想和个性的重要事件。
伏尔泰在《公民的情感》这本小册子中揭露了这一丑闻。作为当事人,卢梭在若干年后的《公开书信集》中公开忏悔。《自白书》里只透露了一点点水分,特蕾莎怀孕了,他有点后悔。《粉碎的玻璃》在为这一罪行辩护时的疏忽,与作者在自传开篇就发誓要彻底揭露他的态度不符。作者曾经花了很多场景和一种过于严肃的态度来写自己犯下的很多小错误,比如偷丝带,抛弃同龄人,贪别人的衣服,都是振振有词,悔恨不已。而这些对小错误的反思,可能就像是一种掩饰,掩盖了他犯下的更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