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是秦朝著名的炼丹家、航海家和杰出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今考证为龙口市)。秦始皇时期,徐福率领三千少男少女从山东沿海东渡,足迹遍布韩国、日本,成为历史上中日韩文化交流中的一段佳话。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已成为先秦史、秦汉史、中外关系史、航海史、民俗学、宗教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研究徐福及其集团的东渡,对于扩大对外开放,发展中日韩人民的友谊,加快山东的经济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史料不详,以往对《垂赋》的研究不够深入。然而,随着中日韩三国与吹拂有关的文献、考古、文物和传说资料的不断发现和增多,对吹拂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为了推动对徐福的深入研究,扩大对外交流,有必要全面了解、总结和宣传徐福的生平和成就。2004年初,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决定编纂一部《徐福志》,并委托协会秘书处和山东师范大学地方志研究所筹备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徐福志》的编纂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省长韩玉群、副省长蔡给予了大力支持。龙口市委、市政府和龙口市徐福学研究会也对《徐福志》的编纂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积极的保障。
徐福之* * *共分六章,21,38万字。它详细记述了徐福及其东渡的全过程,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很强的权威性。全国著名历史学家安、朱少厚和担任该书的学术顾问。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马毅先生任编委会主任。主编是中国徐福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师范大学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朱亚飞先生。中国徐福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曲,副秘书长,郝惠民先生任副主编。它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徐复之》的出版是国内外徐福研究生涯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以来的一项重要成果。《徐复之》的出版将为徐复之文化研究、交流和旅游开发创造更广阔的渠道,成为中日韩三国人民世代友好交往的新纽带和桥梁。《徐复之》的出版,必将推动国内外徐复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其实,徐福的传说,孰真孰假,一直是漂浮在中日两国史学界的一个棘手的“谜”,但也是历史与文化之间的一个热门话题,徐福也成为了中国和东北亚地区特有的文化。在中国,自汉代以来,以此为题材写诗的文人不在少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喜欢探索幽僻之地,在他的《古风》(三)中赋有“许载勤之女,船几时归”;宋代欧阳修的一首《日本刀》,更是中日两国人民心中耳熟能详。元朝的吴莱热衷于徐福传说。他去东海划船,寻找历史遗迹。他写下了著名的《永东山水古迹志》,将舟山群岛的徐福遗迹一一记录下来,还写下了《蓬莱山夏紫洞听客》、《雄业徐福寺听客》等诗篇。明代的宋濂、李东阳;清代黄遵宪等人也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流传千古的诗歌。
综上所述,如果说徐福作为一个历史命题还有很多谜团,那么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化话题,它早已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并为中日韩乃至东北亚人民所接受。没有人是徐福文化的始作俑者。但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徐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日韩三国的交流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历史方面
论日本历史
在日本古代史中,延续了6000多年的绳纹文化,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突然停止,日本列岛的文明进程从石器时代跃升到石器时代。这一角色来自群岛之外的移民,并通过来自外部的大规模集体移民带来了新的文化。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徐福海上求仙就发生在这个时期,这不得不引起史家的重视。而《史记》中关于徐福行踪的记载,只包括“徐福平原阔,大王不来”这几个字。这平原宽哪去了?没有人知道,后来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考古资料来证明。在日本,文字史料直到七世纪才出现。对于古代文史,大多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可信度有限。因此,很难确定哪些群体从中国大陆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当时,中国正与其他国家竞争,打了几年仗。为了逃避战争,老百姓漂洋过海来到了东方。徐福并不是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唯一移民群体。关于日本人的祖先,史学界历来有吴后裔、太伯后裔、岳后裔、徐福后裔、骑马后裔等多种说法。影响日本历史发展的外来文化有吴越文化、齐鲁文化、通古斯文化。因此,考察徐福文化的真正意义在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而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是建立在广泛的血缘交融基础上的。“徐福”只是这一时期内地移民群体的代名词,是文化源头的象征。
另外,从战国到秦汉,大多数诸侯都热衷于神仙之道。因此,在数百年的出海求仙活动中,出现了安其生、仙门高适、韩忠、陆胜、邵军等一大批方士。徐福独自出海求仙时,有儿童男女三千人,工人不计其数,出海的船只有几十艘甚至上百艘。就这个群体而言,不可能同时去同一个目的地。所以,中国近30个地方,1000多里的海岸线,都有垂福的传说,也就不足为奇了。徐福已经成为这些炼丹团体和神仙团队的代名词。我叫它* * *徐福。
漫画《风云》中的徐福(帝释天)
徐福与日本历史的结合,从纯历史的范畴到形成一种文化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东汉班固的《汉书》、金的《三国志》、南宋的《后汉书》都记载了徐福出海求仙的故事,而且《史记》的内容也没有定型,说徐福到过祖州、颍州、益州、艾州、蓬莱、蓬莱。
徐福与日本结缘的传说始于隋唐。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日本把小野的妹妹送到中国。次年,杨迪皇帝派裴访日。裴在日本九州看到一个风俗与中国相似的“秦国”,于是猜测这里很可能就是徐福据传不再返回的“益州”,但他不能确定。后来有人直接把这个“秦国”比作日本。如薛俊义《日本沿革考证》(写于公元1530年)中说:“先秦时,方士徐福派数千童男下海求仙,却怕杀洋人,杀两大洲,自己为奴。因此,中国一直称之为‘徐沃’”。用肯定的语气说,徐福道的两大洲,一洲,一洲,都是“日奴”。
到了唐代,中日两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发现日本的文物体系与中国相似,有古代遗留,于是徐福东的穿越地点逐渐锁定在日本。
在徐福与日本古史的结合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易初六记》中的记载。五代以后的唐朝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驻日真玄宗和尚洪顺大使来华,结识了中国的一处僧人。宽夫把徐福去日本求仙的传说告诉了易初。后来易初在他的《易初六帖》中记载了宽夫的这段口述内容。秦朝时,徐福以五百童男童女止国。今天的数字就像长安。.....东北一千多里有山,名浮山、蓬莱。它的山很陡,三面是海,顶上是玫瑰,顶上是烟。在日本和中国有宝石流下来,但在晚上,我经常听到音乐。徐福止于此,谓之蓬莱。今子孙皆称秦。"
是的,中国历史
在中国,徐福求仙最终登上富士山的记录始于这本书,但这个记录只是一对外国友人与僧人的对话,也只是传说。然而,就是这样一份不经意的谈话记录,成为日后徐福东抵达日本的依据,并一直流传至今。
电视剧《风云》中的徐福
徐福文化历史演变的另一个突出现象是徐福逐渐由人变神,徐福史记逐渐发展为文人创作,不断神话化。徐福逐渐成为一个不屈不挠、无所不能的精神象征。在这一点上,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宋代李放的《太平广记》中关于徐福的一段记载:
徐福,字方骏。我不知道是谁。秦始皇的时候,大湾过马路死的人很多。有几个人满脸都是黑草,都死了。有一个演始皇帝的公司。始皇帝派使者种下此草问北国鬼谷先生,云是东海祖大陆上的仙草,生于琼田,养灵。其叶如叶,不丛生。一株植物可以养活成千上万的人。始皇帝于是称之为可得。三千名男子、三千名妇女和三千名儿童被用船送往大海。不回祖籍不知道怎么办。当被捕后,黄老派傅为使者,乘白虎车到与司马胜相会。侍郎伯·阎志乘一辆白鹿车,都来迎接Xi。所以后人知福,得道。唐朝开元年间,一些学者患了半身不遂,但医生荣却不知道。他的人聚在一起说:“形状是这样的。你想待久一点吗?听说海中有神仙,只要求仙方就能治此病。”氏族不能停留。因为服务员的原因,我去了邓州的海边吃东西。如遇空船,由纪背。顺风挂帆可行十多天,在一个岛附近。岛上有成千上万的人。瞬间到达岸边。岸边有个洗药的女人,因为问她是谁。女子指云:“坐在中床上,须白鬓者,许。”又问:“徐军是谁?”女人说:“你知道秦始皇时的许野夫吗?”说:“知道。”“这也是。”不一会儿,人群就散开了。某上岸祭奠,带着故事求医。许筠道:“你的病,遇见我就起。”刚开始喂的是美饭,器皿出奇的小,有些太薄。君云:“再来一顿饭我可以这样,但我怕没完没了。”就算吐了也是一肚子东西。而且喝酒还用一个小装置盛酒,让你醉了。第二天,吃几粒黑药做食物。吃下去黑汁几升,病就好了。有人要求生活和服务。徐俊云:“我有职位,不合适我就留下。东风一送,归途无愁。”把一袋黄色的药还回去,说:“这药百病好,还遇到病的可以在fesr喝。”过几天就要回邓州了。玩药。玄宗命病号服下,都痊愈了。
至于徐福东与中日关系的意象组合,也是历代文学创作中常见的。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三月,唐僧取道越州回国,朱绍成、朱绍瑞、鸿渐等人送诗给他。唐僧鸿渐写了一首《朝天上拜后送一个人去日本》:
禅一海之隔,乡道祖州以东。
去乡下宣礼,会得一股和尚风。
山鬼鱼远,日辱楼。
人非徐福,何以寄信?
这大概是文献中见到的最早的“祖州”、“胥府”、“日本”意象组合的史料。
在此之前和之后,徐福寻求不朽的诗歌经常由名人撰写,包括李白,皮日休和朱少睿。日本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宋代苏轼的《长海》和欧阳修的《日本刀之歌》。随着明清时期与日本交往的日益频繁,以此为题材的诗歌也越来越常见。前日本大使馆参赞黄遵宪所著《日本国志》记载了徐福求仙的经过。曾在宁绍当兵的薛福成,在《使臣日记》中记录了他在新宫拜谒徐复墓的情况。
名人留下的是故事,优秀的作品却是双倍的好。虽然很多作品对徐福的描写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却是徐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过去,我们被忽视是因为它是文学和传说,而不是历史事实,即我们只做了一些佐证材料来引用它,而未能集中、深入、多角度地研究它,以找到它更深层次的内涵。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历史上各民族通过各种形式相互交流交融,形成了复杂的政治文化联盟。
隋唐时期,是日本与中国交往的第一个高峰。日本为隋唐时期向中国派出了20多批使节,中国也派出了大量迎宾使节。两国的朋友、僧侣和学者之间的交往,常常以徐福文化作为友谊的象征,相互赞美、相互欣赏。日本的洪顺大师和中国的易初和尚通过讲述徐福的传说来庆祝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日本天台宗高僧元载在中国留学约40年后回国。他的好友、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给他发来了告别短信。曾有一首名为《永别日本》的诗,其中有:“无限城为裸国,多少界为岩洲”。也道出了两国人民与徐福求仙的传统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