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题。
2.抓住重点,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学习欣赏,探究意象,感受诗歌中强烈的象征意义。
4.通过诗歌的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蔑视世俗,勇于抗争,尤其是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反复阅读,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经验理解诗歌视觉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两个课时
教学设计:
先看老虎的图片激发兴趣,阅读。
1,图片展示:老师展示老虎图片,学生感受老虎风采。
看到图片后有什么感受?(百兽之王)
②谁能给你简单介绍一下华南虎?
胡氏家族有八个亚种:西伯利亚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南亚虎、苏曼虎、爪哇虎、里海虎和巴厘虎。20世纪30年代,八里湖率先灭绝;20世纪60年代,李海虎也灭绝了。上世纪70年代,最后一只爪哇虎从地球上消失了。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三个虎种告别了这个世界。
1949年,华南虎有4000只,80年代初,还剩下150到200只。现在专家预测大约有20只老虎。1973年5月,国务院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中将华南虎列为三级保护动物;1977农林部又发文,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79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华南虎被列为世界上最濒危和第一个受保护的物种。上世纪50年代末,东北虎与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一起被纳入保护范围,而华南虎当时被列为“害虫”。上世纪50年代,仅福建省就有530多只华南虎被解放军和民兵捕杀。并产生了无数打虎的“英雄”。
目前还剩下另外四只老虎:孟加拉虎:大部分生活在印度,也有一部分经过了尼泊尔、孟加拉和不丹。估计野生孟加拉虎数量约为3159至4715只。苏门答腊虎:它只生活在苏门答腊,活动范围从平原森林到山区。现存的大约有400到500个。苏门答腊虎是各种老虎中最小的一种;据估计,野生东北虎有360到406只。西伯利亚虎是八个亚种中最大的。东北虎的橙色比其他老虎的浅。它的条纹是棕色而不是黑色,条纹间距很大。它的胸部和腹部是白色的,它的颈圈有一圈非常浓密的白毛;东南亚(印支虎)分布在泰国中部,华南、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半岛也有印支虎。估计有1227到1785只野生印支虎。大约有60只生活在亚洲和美洲的动物园里。它比孟加拉虎更小更黑,条纹又短又窄。印支虎以野猪、野鹿和野牛为食。在理想的栖息地,每100平方公里一般有4到5只成年老虎。
(北京晚报)
华南虎是现代虎的八个亚种之一,为中国特有,故又称华南虎。最初分布于华南、华中、华东、西南等广大地区。体型小,尾巴细而短;头发短;深色被毛;体上有黑色条纹,宽而密,体侧常有菱形线条连接上下线条;皮毛大而华丽;性格凶猛,行动敏捷。华南虎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然而今天,华南虎的分布范围正在缩小,存活下来的老虎数量非常少,野生的数量只有20只左右。目前,华南虎已被列为世界上最濒危和第一个受保护的物种。
2、精彩阅读:
师:老虎历来被称为“百兽之王”,它的形象也成了国内外学者描写的对象。老虎,以它的力量和高贵,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一起感受一只被囚禁的老虎的震撼。
第二,检查预习。(难词)
三,诗歌阅读,整体感知
1,诗歌阅读:
(1)教师带着情感阅读课文的模式。
②学生比阅读(有背景音乐)和评论诗歌更注重情感和感知。
老师的阅读指导:诗歌一定要朗读,朗读不仅要正确流畅,还要有感情,才能与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 * *音,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迪。
2.总体感觉:
读完诗,你对华南虎有什么感想?
②能否用简洁的一句话评价华南虎?
可以用下面的句子:华南虎是老虎。
威严,高傲,向往自由,蔑视世俗,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维护自己的尊严。
第四,学习欣赏,在合作中探索
1,图像探索:
这是什么虎?诗中有对老虎外貌的描写吗?)
华丽的面孔;燃烧的眼睛;又长又粗的尾巴;腿壮;断趾断爪,带浓血;断牙;燃烧的标记;
(2)诗人描写的华南虎是什么情况?这只老虎有什么样的性格?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诗句来解释。
讨论的很清楚:这是一只华南虎,外表美丽,身体强壮,却被囚禁在人笼里,远离大山。它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人格。
诗如:
背对着胆怯绝望的观众,/安详地躺在角落里——傲慢不羁。
梦见了茫茫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色的水泥墙上/有血淋淋的沟壑——不要屈服于压迫,要敢于抗争。
③你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是什么态度?你怎么看待“我”和人的行为?
讨论清楚地表明了“观众”对华南虎的冷漠和无礼。我的良心还活着。从老虎的悲愤中,我感觉到自己内心沉默的精神力量被触动和唤醒了。学生可以发表意见,只要合理。
2、对诗歌的初步了解:
通过刚才的简要分析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学生最有可能谈论环保问题,让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感受。
3、理解符号:
这首诗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所谓象征,就是通过一个具体具体的形象,间接地表达相似或相近的观念、思想和感情。因此
华南虎和“笼子”分别象征什么?
讨论很明确:华南虎是不屈的生命和执着的灵魂的象征。
“铁笼子”囚禁自由,代表邪恶。
②诗中的“观众”代表了什么样的群体?
讨论很明确:诗中的“观众”是冷漠、粗鲁、庸俗、无趣的,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
诗人以华南虎为象征,表现了他不屈的个性和在困境中对自由的渴望。
4、合作探究:(难懂的句子)
让学生找出值得分析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质疑。
①为什么华南虎的心灵会有“受辱”的感觉?
讨论很明确:感觉“被羞辱”有两层含义:浅义是因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觉“被羞辱”;深层次的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②你还想用尾巴抽打那些可怜可笑的观众吗?为什么观众“可悲又可笑”?
观众对待华南虎的方式是“砸”、“吼”、“劝”,他们不知道践踏华南虎的尊严是多么无耻,在高贵的华南虎面前显得多么卑微可笑。卑微的观众害怕华南虎,隔着两道铁栅栏还觉得“胆小”,不可怜吗?
③为什么我在华南虎面前会感到羞愧?
讨论很明确:“我”作为庸俗大众的一员,是来“看”老虎的。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我感受到了人格的卑微,灵魂的堕落。
(4)为什么“我看到火焰般的条纹和火焰般的眼睛……”?
讨论很明确:这是为了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热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的野性和火热生命力。
第二节课
首先,复习旧课,引新课。
第二,提供背景并讨论主要观点
这首诗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吗?
-提供背景并讨论主要观点。
1,提供背景:这首诗写于1973年6月,正值“十年动乱”时期。诗人韩牛正在湖北咸宁的文化部干部学校接受劳动改造(文革期间被关进“牛棚”,从事强制劳动)。有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看到一只被囚禁的老虎,脚趾骨折,爪子血淋淋的。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感情。回到干校后,他写了这首《华南虎》(表达他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作者简介: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诗国,诗人辈出。但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能取得杰出的成就。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时代和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自己独特的个性深刻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和人民的呼声的天才诗人,才能在诗歌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在跨越20世纪至26世纪的中国诗人中,韩牛同志是一位命运坎坷、经历丰富的少数民族诗人。他有蒙古血统,早年渴望革命。1946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出狱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当时,他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七月”诗派的一员,他那充满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吁民主的歌声,激起了广大读者的* * *之情。新中国成立后,他立即投身抗美援朝前线,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为保家卫国而战。但在1955之后,又不幸被牵连到所谓“胡风集团”的冤案中,因处理不当而被迫停笔。复出后立即放声歌唱,参与主持大型刊物《中国》,长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做编辑,编辑新文学史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不仅与绿原一起编辑了七月派20人的诗集《白花》,而且为解放前曾有过同性恋趣味的这组诗留下了珍贵的纪念。他的个人更新很频繁。诗集《温泉》获全国优秀新诗奖1983-1984;他还出版了多种诗歌,如《海上蝴蝶》、《沉默的悬崖》、《蚯蚓与羽毛》和《韩牛歌词选》。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他老了,身体也壮了,一直努力到现在。除诗歌外,他还出版了散文集,如《滹沱河与我》、《萤火虫集与评论集》、《学诗札记》。
从这些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到一些提示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呢?
70年代独特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独特的政治处理——与华南虎的经历何其相似。)
2.主要观点讨论:
在诗的最后,作者说“我终于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学生补充,口头回答)作者在这里有怎样的人生思考?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讨论是明确的:
“我”明白,被人类囚禁的不仅仅是老虎,还有不屈服不活的高贵生命;
“我”在这个“桀骜不驯的灵魂”面前,明白了人类的粗鄙、淫荡和无知;
“我”明白,在悲伤和苦恼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勇往直前。
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桀骜不驯的性格激起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我们应该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在各种诱惑面前绝不屈服,绝不迷失。
这首诗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向黑暗屈服,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今天,想要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都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
第三,诗歌比较,阅读推广
1.朗读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诗歌《老虎》,总结诗人塑造的老虎形象。
强大而充满力量,
2.相比诗歌,文和虎也是写虎的。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不同?
布莱克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赞美老虎的力量和威力;《华南虎》主要用老虎来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不羁灵魂的赞美。
2.你从对比中得到了哪些生活灵感和写作经验?
自由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做人,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做一个正直的人,永远不要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屈服或迷失。
用事物来描述人,用象征的手段来书写和表达情感。
4.一起读两首诗,在朗读中体会。
第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经验反思:
如果你是“铁笼”里的华南虎,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观众,看到笼子里的华南虎,你会怎么想?
(3)重读诗,体会最能震撼人心、最能表达主题的诗。
2.互动释疑:你在美文预习和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吗?四人一组提问解惑,全班交流解决。
动词 (verb的缩写)总结存储,扩展存储。
1,汇总存储:
这首诗写于一个特殊的时代——十年动乱时期,表现了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在独特的政治环境下,不屈服于压迫,追求光明和自由的思想感情。诗人把这种感情放到具体的形象——华南虎身上,使华南虎的形象具有了象征性。但是,笼子里华南虎的独立人格和追求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们。其实这样的独立精神和人格追求也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
2.扩展和延伸:
课后读一些关于动物的现代诗。
②以《一只华南虎的自白》为题,尝试根据诗意想象写一首小诗。
③多收集一些关于老虎的成语、诗词、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