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素质,重塑导游新形象
规范统一,打造民间大使彝名牌
——对我州导游队伍民族特色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州旅游局 李永燕
当今世界,几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旅游市场强手如林,竞争激烈,而且愈演愈烈,而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这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兴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能征善战的旅游工作者队伍,特别是一支优秀的导游队伍。
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把一个地区的建设发展风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把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把每个景区最美、最有特色的地方扎根于游客心中带领游客完成安全愉快而有震撼心灵的旅游过程,导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游客心中,导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是人们的友好使者,高素质导游以广博的知识、精湛的导游技巧、热情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感受,为了强调导游员的作用之重要国际旅游界将导游员称之为“旅游业的灵魂”、“民间外交大使”。可以说导游员就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旅游行业向旅游者发出的一张名片。
“名片”质量的高低,特色的鲜明,能否快速长久为人所识,这实在是让每个旅游工作值得思索的一件事。
近几年,我州导游队伍建设可以说取得了重大进展,旅游系统每年开展的规模较大的导游员业务培训工作,以及各旅游企业淡季的集中培训与旅游工作中不间断进行的针对性培训,使我导游员的道德修养、业务素质、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观。而且,从近两年我州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报考人数和高学历报考者明显增多,这一方面说明,随着我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趋于旺盛,带动了就业需求的增大;另一方面,人数的增长为导游员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较大可能。因为只有有了量的增长,才有可能发生质的提高。
然而,我州导游队伍素质的提高距日益增长的市场消费需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导游员的文化素质和讲解能力相对偏低,高素质的导游人才及外语导游人才的缺乏已经影响了游客的旅行质量,甚至影响了一个地区的形象,突出的表现在对文物古迹的讲解中弄不清其历史地位及审美价值,讲不出景区独特的地域之美,欠缺自然景观中对人文的挖掘,缺乏线路安排能力等等,从知识水平、导游技巧、服务能力上“导”不游客的心里,一部份导游对所讲的景点一知半解,讲解时常常三言两语,或一问三不知,只起到向导的作用,“游而不导”现象严重,优秀的导游凤毛麟角。这种现状已严重影响和我州旅游业的形象与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州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我州旅游景点经过多年的促销宣传,有了一定知名度,然而,广告宣传并不是招徕游客的唯一手段,还有一种宣传,往往是更为有效的宣传就是旅游者作的“免费宣传”,这种宣传能取到好的作用还是负面影响,与旅游服务质量,尤其是导游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俗话说“彝州景色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但如果说游客到了这里,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享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昆大丽”中甸旅游迅速崛起,楚雄与之相比,差距加大了但也迎来了机遇,随着安楚高速公路的修建,交通状况的极大改善,加之云南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量游客涌入,势必会给楚雄带来一个绝好的机会,导游员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其本身就是旅游者审美对象,特色是一个地区旅游业的生命如何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导游队伍迫在眉睫。
一、 导游称呼的特色化
“阿诗玛”“金花”一提起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的脑海里就立刻浮现出那鬼斧神工的石林和风景如画的苍山洱海,这些美丽可爱的名字凝聚着这个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赋予导游这些美好的名字,实际上是把导游员作为一个“形象大使”在宣传这个地及其民族的文化和它们的理想。
而在我州老虎的威猛机警形象已深深溶入到彝家男子的血液里,以虎为名是彝家汉子的骄傲,而咪依噜、太阳女的传说,这些彝族人民美丽、勇敢、善良的民族精神、力量、美的化身,留给我们那么多的自豪和遐想,但我州导游员在接待时却鲜有用这些美丽的名字来称呼自己,而常用的“阿表妹”“阿佬婊”的称呼既显示不出独特的民族文化,也不易为游客所牢记。如果把我州女性导游员以“咪依噜”或“太阳女”作为称呼,男性导游以“老虎”或“阿虎”作为的称呼整体向外推出,既是是对彝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是导游队伍民族特色化的一亮点。
二、 导游服装的特色化
导游员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其本身就是旅游者审美对象,身着奇特美丽民族服装的导游员本身就是一道绚丽的的风景。导游员的自身美在宣传彝州,传播彝族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颖奇特的服装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注意力,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了民族服装的显著特征。从全世界来看,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常常比瞬息万变的流行服装更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我们一到大理、丽江、石林,立刻会被它们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所吸引,石林阿诗玛的“彩虹帽”大理金花的“风花雪月”包头,丽江的“披星戴月”女装,这些精美的民族服装不但劳劳吸引住游客们的眼球,而且也传递出了本民族勤劳勇敢、心灵手巧的优良传统、和对美的追求渴望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
我州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彝族支系众多,彝族服装精美,若能从众多服装中挑选出一套既美观奇特,又实用简单的民族服装作为我州导游人员的接待工作服,将成为我州旅游接待的又一亮丽风景线。
三、 大力加强乡土文化知识的培训
作为一名导游员,必须凭借你的乡土优势来开展自己的导游工作,导游离开了自己的乡土优势,也就失去了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因此,无论是从事一般的文化景点的讲解工作,还是从事全和陪同导游、地方陪同导游等工作,总是要依托自己的本乡本土向从外面走进来的游客展现这里的灵山妙水、异地殊情,展现那些天地之间,古往今来只有此地独有的风物,然而,史地知识贫乏、州情民俗不了解是我州导游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很难想象一个不精通家乡历史民俗的导游员的讲解能给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真正起到宣传彝州、做好民间大使的作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州导游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严重制约了我州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了我州旅游业的对外宣传的形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首先需要加强培训,要在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严格、高水平的培训,增加专题培训,如州情民俗培训、彝族知识的培训。导游人员的培训学习是决定其素质提高的关键因素,这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贯穿于导游队伍建设的始终;二是遵循旅游发展规律,按照旅游的民族差别培养我州特色导游员,每位持证导游要求会唱一首彝族歌、会讲几句彝族语,会教游客跳三跺脚,能够把我州州情地貌、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生动、完整地介绍给游客,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欲望。三是政府部门及旅游部门应会同我州彝族史研究和民俗研究方面的专家,***同搞出一部供导游员使用的有权威的、真实的、生动的、实用的导游脚本,细致、完整、深刻而又激情地、又象拉家常似地把我州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内涵、人文内涵、社会背景讲明白。四是建立分层次导游激励机制,形成不同的市场价值导向,使能钻研业务成为导游员的自觉性,打造一支精通州情,具有浓郁彝族风情的导游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