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种讽刺的“广告画”,类似于今天的漫画素描。如果你看懂了这幅画,你会感叹:宋人已经这么先进了!
在介绍这幅画之前,先介绍一下“杂剧”——一种集杂技、舞蹈、歌曲于一体的综合表演,在宋代非常流行。这个“眼药水酸图页”是为了推广一个叫“眼药水酸”的杂剧画的广告图片。
这个剧的内容是什么?古代在杂剧中,“酸”一般指书生、书生,即口若悬河而不谙世事的腐败儒家行为。由此推断“眼药水酸”指的是眼科儒医。
在画的左边,一个眼科医生打扮起来,戴着一顶奇怪的肥皂色的高帽子,穿着橙色袖子的宽袍。他身上挂着一串长着眼睛的药葫芦,斜背的药袋上画着一只浓眉细眼的大眼。他高高的皇冠前面那只毛绒球一样的大眼睛特别奇怪,帽子上至少有三只眼睛。
儒家眼科医生一边展示小药瓶,一边兴致勃勃地向买家介绍自己的眼药水,一副自命不凡的精明模样。
买药人头上戴着头巾,手臂上有纹身,腰间插着扇子。扇面上用草书写着“福”字,应该是最后的颜色。
这幅画从夸张的人物造型,眉毛羽毛的刻画,到买药人身上的“福”字,都比今天很多地铁、车站广告有意义。既介绍了剧中的主角和人物,又给观众留下了“悬念”。一个夸张的儒医会和一个「骗子」有什么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