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老师说要快读。我来说说我的经历吧,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对于像青青这样不识字的孩子,我们对她的全部要求就是读一本书,即使她每天只读半小时一小页。一开始,不要强迫孩子读多少。如果孩子累了,想让家长说一会儿话,没关系。我们会把孩子抱在怀里,指出来。一两个月,我们家会替孩子说一段话,家长会在另一段话里度过。不要责怪孩子们拼错的单词。家长说话的时候纠正就行了。慢慢的,半年后,孩子就能自己读书了,不再跟我们谈条件。目前一本16的书不到200页,孩子一周就能看完。这样比开始快多了,对于阅读能力不好的孩子,我觉得还是慢一点比较好。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使用好的方法。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青青的阅读速度会达到更高的水平。还是那句话:家长要有耐心,孩子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就会很快起床。
创造环境,一起阅读。今年夏天,北京海淀区的学校放假三个月。我们买了三个小折叠凳,吃完饭,一家三口去新华书店看书。爸爸当时痴迷摄影,就去看摄影方面的书,我去看育儿方面的书。我们还是没有问青青她必须读什么样的书。小女孩意识清醒,也可能漫画和童书满足不了她的需求。一个暑假,她看了七八本影响她一生的名著。白天在家看传记。
还有几件有趣的事情:
1.去奶奶家吃饭,谈论青青读名人传记。奶奶问:林肯是谁?爷爷从厨房出来:你连林肯是谁都不知道?林肯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口误!)小青青低头吃饭,摇摇头,非常平静地抬起头:美国第一任总统是华府。林肯两次当选美国总统,他最大的功绩是解放了黑奴。
奶奶对艺术不感兴趣,所有的名家都数不过来。青青刚看完毕加索的传记,我就问:毕加索是谁?奶奶一时反应不过来:是谁?我不知道!小女孩平静地说:是画家,著名的画家!
3.说起名人传记,有点丢人。不仅奶奶爷爷很尴尬,爸爸的形象也大打折扣。青青把南丁格尔的书拿出来读。爸爸看到了:这是谁?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我从来没听说过。是名人吗?(我听着都不好意思)青青淡淡的说:我还没看完,但是我知道她是医生护士。(真丢人!给孩子买书,你很无知!)
额外补充一个故事:我们每天上班都能在院子里看到一只杂毛白狗。长得丑,有秃斑,没人管。我和爸爸一开始都不喜欢(真的很丑,不能以貌取人)。过了几天,我们总能看到它,要么静静地躺在单位门口,要么就在马路两边,总是在汽车和行人能无障碍行走的地方,每天都干干净净。我不知道它的主人是谁,直到有一天回来晚了,在医院外面看到一个阿姨抱着它。我突然想起了李跃儿老师写的《小狗》,我想我的阿姨是一个教育天才。只有被“爱与自由”教育出来的小狗才会这样。孩子的教育也应该如此,我们每天都在期待着看到。
给孩子生活的空间,有了生活,就会有好的作文。一直在课外班消磨时光的孩子,感受不到春天的芳草萋萋,感受不到夏天的炎热清爽的雨水,感受不到秋天金黄的果实和丰收的喜悦,感受不到冬天的寒冷和雪的诗意。所以今年在青青的同意下,停止了古筝课,只留了书法和游泳两个课外班。剩下的时间由孩子自己支配。我们相信我们的孩子。之前我们怕她自己安排不了时间,就帮她安排了。后来我们发现,给孩子自由,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也很开心,但是效率上去了。我学会了划船,去四川旅游,滑冰,成为游泳明星。我学过自由泳。我忍不住嘲笑她幸福的身材。
给孩子复读的机会。一些适合5岁孩子看的书,青青会不定期的看。爸爸以前不开心,现在不在乎了。他认为孩子们喜欢读书是出于她的原因。只要是健康的书,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我以前很好奇看历史故事的孩子怎么突然又回去看幼稚的书了。后来我和她聊天,她说那里的小英雄都很单纯。像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她喜欢没有人批评他们的那段时间。孩子能保留一份纯真就不错了,我们就不打扰她了。
及时发现,及时引导。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因为还没看到效果。还记得高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阿留申传》。有一天,无意中背了几段。青青听到了,非常高兴。我问了她一些问题,于是我又为她背诵了一遍《木兰诗》。小女孩非常兴奋,回到家就让我们在网上下载这两篇古文。她加了注音,开始自学。我们突然意识到这是她接触文言文的好机会,于是父亲开始和女儿一起读《阿留申传》。青青想知道为什么古人能用两句话解释如此复杂的事情。我非常兴奋。我秋游回来,她对我说:和我们一起出去玩的老师,又矮又胖,又瘦又有胡子,很漂亮...她在这里用了阿留申语。我和她爸爸都是学理工科的,文学功底很薄弱。我真的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引导我们的孩子。小学三年级,我们要把旧书拿出来。希望她自己也能在书中找到黄金屋。
前几天班主任主动给我打电话:你家孩子这学期变化很大。你给她报班了吗?进步很快。我暗自庆幸:借用尹老师的话,我家小姑娘被魔杖打了。青青现在学习成绩中等,听写还有很多错别字。我们也在寻找好的方法,还请殷老师多多指教。看了你的书,我改变了我的育儿方式。起初,我只是半信半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发现女儿的变化。我总结了一年来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