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大全 - 如何发挥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

如何发挥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

第一,以扎根观念为切入点,夯实思想基础。

企业安全文化的理念是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积累和验证形成的,最终提炼升华为企业员工认可的文化理念。但是,这种宣传、灌输乃至根植于员工的头脑和灵魂,并逐渐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需要长期不懈的安全思想教育来完成。这个过程既需要正面的熏陶,也需要负面的警示。

(一)读“四书五经”的正面熏陶。

理论学习过程包括“听、观、记”。闻,即面向全体员工,通过电视讲座、报告、培训班、班前会、班组汇报等机会,以及安全月、知识竞赛等。、安全思想、安全态度、安全责任、安全法制、安全价值观等方面的长期宣传教育。,以及从安全哲学、安全文学、安全美学、安全艺术等多种角度进行安全文化的渗透,让员工听到,融入脑海,从根本上。观,即全面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空间,利用安全公告栏、灯箱、短信网络群、安全团队文化墙等平台,让员工无时无刻不在看到,让员工受其影响,增强对安全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记住,在各种学习中,让员工做学习笔记,通过培训、考试、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让员工记住安全文化的理念。

反面警示要选择典型的“事”。

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开展教育,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安全教育培训的一大特色。坚持“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和分层次教学的原则,选取身边的违法行为和系统内的典型案例,通过制作“安全评价”曝光照、召开安全讨论、组织安全事件分析、开展安全征文等方式,引导员工讲安全经验、事故教训和体会,自觉纠正不安全的习惯和行为,让员工清晰地认识到“安全源于长期的警惕,事故源于瞬间的麻痹,百步走不如一步险”。真正认识到事故对个人、家庭、企业、国家的危害,从主观能动性上解决“我要安全”的问题,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增加了“防护链”,为员工的人身安全增加了“防护锁”。

观念引导思想,思想决定行动。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阐释安全文化,大力传播安全文化,系统灌输安全文化,认真践行安全文化,唤醒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渴望,形成生命至上的潜意识观念,树立“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安全是员工生命健康的保障”的理念,科学准确地将安全定位于各项工作中。当安全观念文化建设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影响到安全行为文化。有了良好的行为文化,很多事故是可以通过消除不良行为来避免的。

第二,注重家庭渗透,培养良好心态。

分析很多安全事故,不是因为人们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而是因为人们过于情绪化。异常的心态和不稳定的情绪有时会突破安全意识和知识的防线,表现为安全行为的失控和失误,导致无意或有意违章。对于因情绪引发的事故,惩罚是必要的,但仅靠惩罚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引入“家族文化”,以家族渗透化解思想隐患,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1)“家庭文化”需要耐心。

管理者要以企业为“家”,以全体员工为亲人,广泛开展“交朋友谈心、现场办公”等活动,坚持做好“一人一件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深入员工中间,深入员工生产生活,收集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如果发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不是批评,而是谈话了解员工为什么这么做,分析领导的责任。让员工说说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安全行为,知道真正的原因在哪里,是这个员工不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意识不强,还是上级管理和重视不够。通过缩短距离,员工可以将他们的安全想法反映给高层。只有当他们知道基层的不安全行为和因素时,他们才能对整个安全管理提出计划和整改。

(2)“家庭文化”要与爱融为一体。

让家庭文化唤起员工对安全的渴望,摒弃生硬的训斥和简单的说教,时刻以人性关怀员工,向员工倾注温暖的亲情。例如,家庭信息、家庭照片、家书、与员工家庭的沟通会议、安全大使等。都是为了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情绪,消除盲点,不断将家庭因素注入到员工的日常安全生产中,让员工从珍爱亲人的角度增强自我保护的责任感和压力,以身心愉悦的心情从事生产活动,在行动上杜绝。

“家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情感渗透,提高人们的安全价值观,规范人们的行为。建设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对人们的观念、意识、态度和行为产生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控制不安全行为,减少事故。

第三,以活动载体为结合点,提升安全素养。

安全文化载体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安全文化载体的类型可以百花齐放。

安全文化的载体有多种形式,包括艺术载体、宣传教育载体、环境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其中,艺术载体形式新颖,通常以安全文学、安全漫画、安全文学、小说、成语、散文、诗歌等形式向每一位员工灌输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态度、知识和见识。宣传教育载体的具体运用,如全员安全教育、管理人员资格认证、应急培训、技能演练等。;环境状态载体不可或缺,包括安全识别系统、事故警示系统、文化环境系统、现场安全公告栏、事故图片展板、现场安全格言等。,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活动载体很重要,就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寓教于乐的氛围,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更多地了解各种安全科普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安全素质,比如“隐患拍照”、“安全对抗”、“人人当一天安全员”。

采用安全文化载体,实现三个达标。

应该符合企业的实际特点。结合企业的规模、性质、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应贯穿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职工群众,有利于企业安全高效发展,不应盲目实施,更不用说照搬;

满足员工的利益。载体是从企业员工群体中提炼出来的,员工的普遍认同和接受是前提。所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增强安全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混淆视听,不花言巧语。本单位的员工,不管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都有必要了解和理解,并能自觉理解和执行。

满足创新的需求。文化载体是“形”。让载体落地生根,让员工带着“形”参与这些活动,安全文化建设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创新活动载体,必须做到三点:一是要与氛围营造相结合;二要坚持教育和互动交流;三要坚持教育与活动开展相结合,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成人人关注、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总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像一个圆圈,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要深刻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深化,在深化中求实效。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确保企业的长治久安。

以上讨论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