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听书的书友们,你们好。今天开始读* * *终结拖延症第1-18页。在阅读* * *的过程中,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拖延症?
2.情绪反应如何导致你的拖延症?
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是一种问题习惯,会把重要的、有时间限制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对即将到来的事情产生一些负面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总会包含一种转移你注意力的冲动,会让你想用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来代替它们。这个过程总是伴随着拖延思维,比如“等会儿,我准备好了再做”。拖延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种子会长成一棵有问题的习惯之树。那些延迟的决定让你推迟事情,给你带来即时的放松和希望。这些放松和希望的感觉会让你更容易再次做出延迟的决定。结果就是你会找理由为自己的拖延辩解,一次又一次的要求延期。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例:
简对公司季度财务结算的书面分析陷入了拖延的挣扎。拖延了几周之后,简决定在周末完成报告。周日吃过午饭,她准备出发了。她无精打采地走到电脑前,想写点什么,但她害怕了。然后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了:(1)当简坐下来写报告的时候,她听到高高的草在草坪上呼唤:她要割草了。简走到割草机前,拉了拉绳子。她想在割草后完成报告。这个想法让她松了一大口气,于是她专注地割草,把内心的提醒抛在脑后。割草后,简看见她的邻居在游泳池边喝柠檬水,于是她走过去和他聊天。和邻居聊了一会儿后,简回家做饭了。饱餐一顿后,她去睡午觉。睡觉前,她对自己说:“等我有精神了就开始写报告。”(6)午睡醒来后,简意识到该看晚间新闻了。她告诉自己,看完新闻,就算熬夜也要把报道写完。(7)新闻结束后,简回到电脑前。但是她的手指好像不太好使。她点了“蜘蛛卡”,沉迷游戏。当她再次意识到时间时,她发现已经是深夜了。她想,现在开始太晚了。我最好明天早起做这件事。新的决定让她又感觉好了一些。早上7点,简的闹钟响了,简匆匆忙忙地准备上班,没时间写报告。(10)到了办公室,面前是一大堆忙碌的事情。简处理完之后,就该交报告了。(11)筋疲力尽的简借口“情况比预想的复杂”,要求老板推迟截止日期。老板同意再给她一天时间。(12)简屏蔽一切,专心完成报告。但是事情越积越多。生气的简开始责怪自己。她暗暗发誓,下次一定要早点开始。(14)但是下一次举报再来的时候,她的拖延模式还是和以前一样。
拖延是一种坏习惯,影响着不同经济水平、专业领域、年龄和人口统计指标的人。2007年,Salary.com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专业人士平均浪费了20%的工作时间。而全球不同国家的白领和蓝领中,有25%的人会因为工作延误而受到拖累。
摘掉“我是一个拖延者”的标签
给自己贴上拖延症的标签是一种选择,等于给自己的问题找理由。拖延是相对的,没有人会每次都拖延,也没有人会百分百有效率,从不拖延。如果想描述的更准确一点,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一方面拖拖拉拉,另一方面又很及时高效的人。相对于“工程师”或“中年人”的描述性称谓,“拖延者”可能更笼统。你要知道,你是一个有多重身份的人,有成千上万的特征,在生活中扮演几十个不同的角色。但问题是大多数人的思考方式不同,而不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因此,当你主动要求一个标签时,你就冒着风险,你将别无选择,只能向你的标签靠拢。所以无论如何,不要让拖延成为你唯一的定义。
拖延症有多种诱因,比如避免压力。如果你不喜欢一个紧急的任务,你可能会暂时忘记它;另外,焦虑也会导致拖延症。当你焦虑的时候,你一脸担忧的看着未来,仿佛看到了一步步走来的威胁。你不相信自己能控制局面,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你想换一个让你觉得更安全的动作。这种拖延的过程通常被描述为“害怕失败”。你可能会执着于成败论,认为成败的标准在于你是否能表现出优秀的自我期待。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迎接高标准的挑战,这种信念就会启动你的拖延反应。但是只要你摆脱了这种失败的观点,你就可以帮助自己摆脱这种自我毁灭的模式。
认知、情感和行为疗法
认知、情感和行为疗法是一个由400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支持的实证系统。这一体系也得到了16元分析结果的支持。元分析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的综合性再研究。认知、情绪和行为治疗是一个主流系统,因为它可能是促进和维持重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改变的最有效的方法。
认知法:教你拖延症是怎么起作用的,如何改变拖延思维。认知方法基于以下几点:你应该重新思考你的思维和行为,改变那些自动的负面思维(ANT)。正是这些自动产生的负面想法给你带来了不愉快的感觉和弄巧成拙的行为。我们面临的很大一部分挑战是弄清楚何时以及如何认识到这种思维,如何防止拖延以及如何停止拖延时钟。
情绪法:建立自己的忍耐力和坚持力,让自己即使面对不舒服的环境也能坚定地走原来的路。拖延症可能源于你对几种任务的情绪反应,这些任务要么很复杂,迟迟不给你回报,要么让你感到沮丧,不开心,甚至处于敌人的边缘。这些任务可能会引起你的焦虑,当这些负面情绪在你心中低语时,拖延就成了一种自然的反应。面对自己不喜欢却又不得不做的任务,想要从头到尾完成,最好用理智引导自己,强行跨越情感障碍,从而走上一条硕果累累的道路。
行为方法:确定你的方向,付诸行动,运用你的知识,通过你的工作和成绩取得成功。当你拖延的时候,十有八九,你是在用压力较小或不太重要的事情代替被拖延的事情。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无足轻重的“鸡肋”东西。例如,你宁愿阅读报纸上的连环画,也不愿仔细研究复杂的新政府法规,尽管那些法规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你的商业战略。
通过发展积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方法,可以拓展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相信自己有能力组织、规范和引导自己的行为,快速走上自我效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