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今年刚满14的田强,以前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不错。从初二上学期开始,田强在家里买了一台电脑。从此,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他趁着父母出差,连续玩了三天电脑,三天只吃了四顿饭。过度疲劳,再加上高度紧张和兴奋,马上就晕倒了。
案例二:天津15岁男孩李,长期沉迷上网,有尿就要憋,导致前列腺炎。医生检查发现,李的膀胱肿得像个西瓜,前列腺异常肿大,是无菌性炎症的症状,所以膀胱口紧闭,这是他无法排尿的原因。医生介绍,长时间静坐(如上网)会使盆腔充血,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无菌性前列腺炎。
案例三近年来,“口袋书”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上初中的时候,简对各种漫画都很痴迷。她的大部分午餐费用都用来买漫画了。后来因营养不良住院输液。
在案例4中,丁只有16岁,却独自一人用刀杀死了一对500多岁的夫妻。在他温顺内向的外表下,涌动着对平淡生活的反叛。电影中的暴力镜头给了他挑战传统的勇气。当两个生命在他眼前结束时,他并不慌张,说:“他们就像电影里那样死了,所以他们不怕在现实中看到。”在公安局交代犯罪事实的时候,丁一直以为自己交代了罪行就可以回家了。“我在一部电影里看到,砍人没什么,不会被抓,还会出名。”这双眼睛,被不良媒体迷惑,看不清真实的生活。
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对在押未成年犯进行了犯罪调查。结果显示,67.1%的未成年犯曾经经常去网吧,其中29.3%的未成年犯因为涉足网吧而直接犯罪。这些人中,41%曾经是“三好学生”和班干部;37.7%从小学开始涉足网吧,最小的只有8岁。这些孩子在诱惑下,成绩轻的逃学,撒谎,抽烟,喝酒,威胁父母,重的退学,被学校开除,偷窃,抢劫,打架,自杀,甚至学杀人!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暴力游戏的玩家更容易产生攻击性的想法,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中国的一些专家认为,玩暴力游戏会使青少年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
暴力犯罪等不良内容经常出现在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广播、电视、书刊等媒体传播的内容中,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电脑游戏和网络书刊更像是洪水猛兽,魔鬼撒旦,侵蚀着我们孩子的灵魂。很多青少年犯罪都和这些不良媒体有直接关系。这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不知道以后会有多少无辜的孩子掉进它的魔网中!
孩子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在这期间,他们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好的知识会滋养灵魂,坏的知识会危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甚至诱导他们走向毁灭之路。
一百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论》中说:“少年之智即国家之智,少年之富即国家之富,少年之强即国家之独立,少年之自由即国家之自由,少年之进步即国家之进步。”如何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全社会都应该高度关注的大问题。尤其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很重要,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教育及时,孩子是很有教养的。
可以借鉴康熙皇帝教育后代的方法。他在《给后人的法庭指示》中规定:20岁以前不要给后人读小说。很多小说都是捏造和污染的,应该从小禁止。康熙说:“小说很容易习惯于战术和巧思,尤其是在没有经验,不懂得明辨是非的时候。让他在这么小的年纪就看到这些人心态中邪恶的一面,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康熙皇帝也鼓励自己,因为很多人不敢告诉他真相。他怎么能警醒自己,他是否犯了什么错误?他说:“我是天子,听不到很多。我每天唯一必须做的事就是读古书。”康熙皇帝每天用圣贤的经典来检验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正做到了中庸之道所说的:“君子动而天下为天下之道,天下为天下之法。”也就是说,君子一言一行,一代代成为世界的先行者,君子之作,一代代成为世界的楷模,君子之言,一代代成为人民的法则。同时,他请来了儒家的专家,每天在宫里讲四书。
他在位61年,奠定了“盛世繁华”的基础,这与他对圣贤经典的大力倡导和崇拜是分不开的。我们今天读了《弟子规》,也看到了这么好的向古人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效仿。作为父母,你必须时刻关心你的孩子。他读什么书?多读好书,俗话说“书读一千遍,方知其意”。
英国哲学家汤比博士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拯救世界未来的最好方法”。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学好祖国的传统文化,因为我们是世界和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