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知道自己可以利用的信息。考试复习,有什么教材、参考书、辅材;那些完成了工作,什么资源,什么渠道,什么都清楚的人,就是磨刀工人。以上是材料的准备,接下来就是做计划了。完成计划的关键在于实施。为了让执行更有动力,更容易完成,制定计划时有以下几个秘诀可以借鉴:计划先紧后松,先易后难。制定计划的时候,是最有动力的时候,俗称三分钟热情,意思是人没有长远。其实这不是简单的指责。如果利用好,可以事半功倍。既然一开始就最关心,那我还不如利用这段最兴奋的时间,先把自己不喜欢的、难做的事情都做了。一方面以后会懈怠,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也不会太难。另一方面,我可能在心情好的时候能够克服前面所有的困难,完全坚持计划。这是最好的结果。计划分阶段进行。一个月的计划分为四周,每周明确任务和目标,非常方便检查进度。级数应为三到五级。如果每个阶段的时间很长,可以在大阶段设置小阶段,在每个阶段总结计划的完成情况。可以提前庆祝一下,尽快补上。“周”和“月”确实有用,但要见机行事。这个计划应该有修改和补偿的余地。而且这个房间不能影响计划的整体进度。如果时间紧迫,那就要更加努力,把计划做得更紧,至少在最后一两天留些时间。复习完了可以看看有没有遗漏。在工作中更是如此,这就需要了解全局的能力。什么都有,除了练习。在实践中,奖惩分明,也要鼓励自己,利用积极的力量。比如我今天应该错过了读书,看球。看完球,还是要看计划里的书,多读书——不要把这个当成惩罚,就当是提前奖励吧。尤其是当你仅仅依靠意志坚持并完成了计划的一部分时,哪怕这只是一个偶然现象,你也要大大表扬自己,激励自己再坚持下去——意志就是这样形成的。我看书的时候会分心。我不着急,不急躁,也不挑剔,但也不放纵。一旦找到了,我会温柔地把思绪拉回书上,对自己有耐心,自己享受。另一个是方法的问题。从心理学上讲,单一的刺激是无法达到高效率的。看书的时候,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口头读,更重要的是用手写,这样效率可以提高很多。方法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多讨论多交流,向高效的人学习好的方法。当你善于利用计划来完成自己的事情时,你永远不会厌倦,因为这真的是一件既充实又有趣的事情。培养意志力对于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我们做出的每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的力量。事实上,意志力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或不可改变的特性,而是一种可以培养和发展的技能。在字典里,“意志力”被解释为“控制人的冲动和行动的力量”,其中最关键的词是“控制”和“力量”。“权力”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控制”它。以下有助于增强你的意志力。试试看。第一,积极主动。不要混淆意志力和自我否定。当它应用到积极的目标上,就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美国东海岸的一个商人知道自己喝多了,但他从事的是一份非常令人讨厌的工作,吃饭前喝几杯酒似乎可以放松人紧张的心情。但是酒和累人的工作让他昏昏欲睡,所以经常一喝完就睡着了。有一天,经理意识到他喝酒是为了借酒消愁,浪费时间。所以他决定戒酒,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刚开始的时候很不容易,经常会想起那香醇的酒,但他告诫自己,现在做的事,得而不偿失。后来证明,他越关心家人和孩子,越有工作的动力。积极的意志力可以帮助你克服惰性,专注于未来。遇到阻力时,想象自己克服后的快乐;积极投入到实现目标的具体实践中,就能坚持下去。二、下定决心美国罗德岛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普罗斯(James Pross)将某种改变的实现分为四步:抗拒——不愿意改变;考虑——权衡转型的得失;行动——培养意志力实现改变;坚持——用意志力不断改变。有些人是“慢性决策者”。他们知道应该减少饮酒,但做决定时优柔寡断,结果就是不能付诸行动。为了下定决心,你可以为你的目标设定一个期限。美国加州教师玛吉·柯林斯(Maggie Collins)非常关心如何瘦下臃肿的身材。后来,她被选为一个公民组织的主席,并决定减肥6公斤。为此,她买了比自己小两号的衣服,三个月后年会穿。由于坚持不懈,柯林斯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第三,目标明确。普罗斯教授研究了一群打算从元旦开始改变行为的实验对象,发现最成功的人是那些目标最具体明确的人。其中一个男人决心每天都要友好平等地对待他的妻子。后来,他做到了。对方只是泛泛地说了一句想对家人好一点,没几天就一样了,吵架了。不要说这样的空话:“我打算多做体育锻炼”或者“我打算多读书”。相反,它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我计划每天早上散步45分钟”或“我计划在每周一、三、五阅读一小时”。
第四,权衡利弊。如果你因为看不到实际的好处而对体育锻炼三心二意,仅凭愿望是无法让你心甘情愿穿上跑鞋的。普罗斯教授建议那些去找他咨询的人,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四个正方形,分别填上短期和长期的得失。如果你准备戒烟,可以把短期损失填在最上面的两个方框里:“一开始觉得很难过”,短期收益:“我可以省一笔钱”;在最下面的两个方框中填入长期收获:“我的身体会变得更健康”和长期损失:“我将推广一种缓解无聊的方法”。通过这样细致的对比,更容易聚集戒烟的意志力。
第五,改变自己。然而,仅仅知道收获是不够的。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想要改变自己的形象,掌控自己的人生。道理有时候可以让人信服,但只有情感因素被唤起,才能真正有所回应。汤姆每天抽三盒烟。虽然他咳嗽得很厉害,但还是不听医生的劝告。而是我行我素,正确吸烟。“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好傻。”他回忆道,“这不是自杀吗?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戒烟。”因为戒烟可以让他感觉更好,汤姆有毅力改掉坏习惯。
第六,讲究精神。图朗瓦,17世纪法国著名将领,以身先士卒著称,每次战争他总是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当被问及此事时,他直言“我表现得像个勇敢的人,但我从头到尾都很害怕。”我没有屈服于自己的胆怯,而是对自己的身体说:‘老伙计,虽然你在发抖,但你必须勇往直前!’”结果毅然冲锋在前。大量事实证明,表现得好像自己有坚强的意志,有助于让自己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七、锤炼意志。早在1915年,心理学家博伊德·巴雷特就曾经提出过一套锻炼意志的方法。这包括从椅子上站起来坐下30次,清空一盒火柴,然后一根一根放回盒子里。他认为这些练习可以增强意志力,以便将来面对更严峻和困难的挑战。巴雷特的具体建议似乎有点过时,但他的想法很有启发性。比如你可以提前安排好周日早上要做的事情,下定决心除非做好否则不吃午饭。来自新泽西的比尔·布拉德利是纽约职业篮球队的明星。除了正常训练,他每天一大早就来到球场,独自练习投篮和瞄准界外球。“好事多磨”,他终于成为队里投篮得分最多的人。
八、坚持到底。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与困难作斗争,战胜困难。普罗斯对戒烟后又开始吸烟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很多人并没有认真考虑如何应对香烟的诱惑。所以尽管鼓起勇气戒烟,你还是坚持不了。有人递烟,他们就接过来抽。如果你决心戒酒,在任何场合都不要碰杯子。如果坚持慢跑,即使早上醒来下大雨,也照常在室内运动。
九、实事求是。如果要求你三个月瘦25公斤,或者每天必须进行三小时的体育锻炼,那么再强的意志也无助于这样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而且,失败的后果最终会让你想再试一次。在很多情况下,分解单个大目标或多个小目标是个好主意。准备戒烟的鲍勃在他的房间里贴了一块牌子——“不要每天喝酒”。因为禁欲的总体目标是一天一天分解成具体行动的,所以第二天我就能再次明确自己的决心。到了周末,鲍勃回顾自己过去七天的一系列“胜利”时,信心满满,终于告别了酒。
十、逐步培养。坚强的意志不是一夜之间突然产生的,它是在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间难免会有挫折和失败,一定要找出让我们失去斗志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当玛丽第一次戒烟时,她下了很大的决心,但以失败告终。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我意识到我需要做点什么,而不是拿烟。后来她想抽烟的时候就买针毛线织毛衣。几个月后,玛丽彻底戒烟了,还为丈夫织了一件毛衣背心,真是一举两得。
十一、以胜为进。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会进一步增强意志力。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个坏习惯,你就能获得与另一个挑战决斗并取得胜利的信心。每一次成功都可以增加你的自信心,为你在艰难的攀崖之旅中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也许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更加艰巨,但既然我们过去取得了成功,我们这次和将来一定会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