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还在延续上一代的教育方式,显然已经捉襟见肘。教育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与孩子和谐相处。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对心理学一窍不通。我不仅对此一无所知,还觉得这是一门很玄妙的学问,大致类似于一个民间女巫。说得好听点,心理学就是读心术,基本上,非专业人士是不可能看懂的。偶然看到一本心理学的书,一大段理论基础,一个令人畏缩的名词。看完之后,人们在朝拜的时候忍不住远离它。这样的一本书,还是为它好,和我们人之间的距离太大了。
但是,你可以自由选择你的职业,但是你的父母对这个职业没有选择权,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室可以学习。很多父母都是大无畏的,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里都是真的不行,而中国老祖宗留下的那句话,“孝子生来有棍”,于是就有了风靡一时的“虎妈”“狼爸”。
我不想做虎妈,我儿子的爸爸也没资格做狼爸,但是家里有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每天有说不完的问题让你操心。俗话说:“七岁八岁烦”。此时,他刚上小学。假设他不懂事。他知道些什么。告诉我,他没那么能干。经过无数次的当面批评和无效唠叨,我只有祭出最后的法宝——吼!就像狮子吼叫后,孩子因为害怕就照我说的做了。但是时间久了,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个看起来很秀气的孩子,说话的时候总是大喊大叫,有时候还在外面瞪着我,让我很没面子,忍不住反思。这样做母亲是我的责任吗?我应该怎么和孩子相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这是及时雨。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收到了这本书《带着傻笑读亲子心理学》。第一眼看到书名,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傻瓜相机。没有摄影技术的人也可以拍照。看一本假笑就能看懂的书应该不难吧?我先松了一口气。翻开书,我看到心里那块不安的大石头真的彻底放下了。一页书的话不多,不再是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理论,而是那种看起来很搞笑的漫画。内容不再是远离普通读者的心理学的发展、起源、成就和未来,而是家长特别关心和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分为几个现实板块——人格心理改变孩子的性格,学习心理有效提升成绩,对话心理解读孩子的内心,人际心理让孩子更受欢迎。估计很少有家长不关心这些方面的。光看这个目录就够吸引人了。
当然,光有吸引人的版块是不够的。关键要看内容是否有说服力。文中每个观点都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有生动的案例作为解释,还有看起来很傻的可爱插图,里面的对话框更是画龙点睛。用例证来说明问题是一个聪明的方法。看起来活泼又容易接受,还能省下不少笔墨。当然有专业术语在里面,但是这些术语并不多。有时,它们被画在相应页面上的小方框中,以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因为没有这种紧张的因素,所以更容易以轻松的心态接受作者的内容。
我看书的时候,边看边有感觉。哦,天哪,我不知不觉中犯了这么多错误!作者明确指出,表扬时,不要边表扬边唠叨。如果我第一眼看到,我心里是不会认同的。怎么能吹牛唠叨呢?看漫画里粉色妈妈的对话框:谢谢。所以如果我们上次做了该多好啊!对吗?我的汗水像瀑布一样流淌。我一般会说很多这样的话,甚至会把孩子很久以前犯的错误全部拉出来,目的是让他总结教训。殊不知,这样的唠叨会让孩子很不满意。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总结方式。在读到“反复提醒一件事只会降低说服力”的观点之前,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孩子记忆力很差,除非反复提醒,否则不会记住。所以,在我的生活中,我一直在唠叨,反复说一个问题。看了书上的对比图标,我明白为什么孩子没有明显进步了!我看着还真不知道。多么令人震惊!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教育好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教好他们,必须有理有据,不能靠那唯一的父母优势。所以这本书真的是一本标本兼治的好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