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之间的交流要分年龄组。我有两个孩子,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才六岁。先不说小的,说大的。老大是个男孩。他出生在“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时代。说我们应该很宠他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没有。我们一直以身作则,一直陪伴着他。但正是这种严格和不断的陪伴,让我越来越难以和孩子沟通。
有人说:“长久的陪伴才是长久的!”其实不是这样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从孩子的需求出发,给他们一些自由和空间,让他们适当地释放自己,塑造自己的个性。你的父母太严厉,跟得太紧,不仅控制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束缚了我们成年人。久而久之,孩子厌倦了父母,然后排斥他们,然后逃避。成年人认为是对的,但在孩子的认知中不一定是对的。孩子还小,没有自主意识。父母可以为所欲为,沟通自然无障碍(其实这一次不是沟通)。但是,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孩子的自主意识已经产生并发展到足以对抗成年人,父母会像孩子小时候一样和孩子交流,这是一个挑战。
我们要努力去揣摩、理解、掌握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与时俱进,张驰与孩子有一定程度的互动。我们跟进了,和孩子交流自然无障碍。
父母如何和孩子沟通:不要和亲戚朋友比。“你看,隔壁小陶100以内都会做加减法。你还是什么都做不了。怎么能追到别人呢?”“楼下的妮妮真是不可理喻。自从我去年上一年级以来,我一直没有通过数学考试。以后不要这样了。”正在大班学习的肖飞最怕听到妈妈提起小陶和妮妮。原来大家经常在一起玩,但是自从听了妈妈的唠叨,就不知道要不要和他们一起玩了。
孩子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时候,不应该给孩子一个“好孩子”和“坏孩子”的笼统概念,而应该具体明确,更多的时候需要一个样本。不过这个样本还是从故事书,漫画,文学名著里找比较好,会比较安全。如果父母以亲友为例,恐怕会给孩子日后建立人际关系造成困难;另一方面,父母片面的评价会无形中伤害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