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篇文章用了很多篇幅来描述观复的户外环境和猫,但几乎没有提到藏品中的文物。因为这符合很多游客参观观看修复的实际体验。当游客进入博物馆时,他们首先休息一下,看看猫,然后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观看文物,这使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让更多的人爱上博物馆。
馆内展览由瓷器、家具、工艺美术、门窗、油画五部分组成。博物馆里只允许用手机拍照,所以照片远远不足以展现文物的精美。欣赏文物,还是要用眼睛欣赏实物。家具、门窗、油画都是裸展,参观者除了触摸,还可以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近距离欣赏文物。
在展厅里,第一个展品是一个可爱的铜鸭形状的水表演。周围散落着许多珠宝,似乎暗示着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文物。
门厅里的景泰蓝彩绘珐琅“袁超图”极为华丽。
让我们先去参观中国博物馆。走进瓷器馆,有两个展柜陈列着十余件古代瓷器,从唐代的绞胎纹到宋代的耀州窑、钧窑、龙泉窑,再到明清的青花、彩瓷。都是些小巧精致的东西,大致反映了瓷器博物馆的收藏。
总的来说,唐宋时期瓷器的发展以单色釉瓷器为主,呈“南青北白”的分布。即南方瓷窑多产蓝釉瓷,北方瓷多产白釉瓷。
瓷器博物馆大致按时间顺序陈列。从唐代到清末,精品众多,是一部赏心悦目的艺术史。
长沙窑瓷器是最早有彩绘图案的瓷器,虽然图案大多简单抽象。
磁州窑瓷器,白底黑纹,线条简洁。
钧窑。钧窑瓷器的魅力在于“窑变”,即在烧制过程中,部分色釉会变红,形成一种青红交织的状态,变红的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每件钧窑瓷器都是独一无二的。
南宋关瓷。南宋初年,朝廷刚入驻杭州,条件艰苦。但为了强调其合法性,祭祀仪式仍不可或缺,于是用瓷制礼器代替玉、铜器,费时费力。
这个梅瓶上的螺旋图案很有意思。
袁清华。元代景德镇窑成功烧制出成熟的青花瓷。青花用的钴蓝颜料色彩鲜艳,能像水墨画一样变化深浅,表现力很强。此后,瓷器上的图案越来越丰富。
袁清华
明清话
甜白釉僧帽壶
明清以来,瓷器的色彩越来越丰富,有甜白釉、黄釉、红釉、蓝釉;斗彩、粉彩、五彩、珐琅,光彩夺目,制瓷技术在清代达到顶峰。
我们称之为“鸡尾酒瓶”。
黄釉菊花盘
这个瓷盘上画着金鱼和藻类。当水注入其中时,金鱼似乎在波纹下的藻类中游动。
这个花瓶里有几十只蝴蝶,形状各异,非常可爱。
这个花瓶四周都有不同的花卉图案。一个花瓶浓缩了四季。
这个花瓶上的色斑很独特,叫“桃花洞”。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馆内有免费wifi,关注其官方微信号,然后输入展品编号就能看到文物的详细介绍。
然后是家具馆。这是北京古典家具最好的展示。仔细观察,可以对明清家具的材质、风格、样式、装饰手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删除
(可选)图片描述
这个挂屏有于敏的御用翰墨诗,好像是清朝的东西。
这是家具博物馆中最宏伟的空间。从后往前依次是紫檀屏风、宝座、景泰蓝宝塔、圆凳和一对檀木七层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