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发要反映头部的主要物理特征。不管对象是什么发型,都要注意它的球形特征。它与面部的结构是一个整体,它也有明暗界限、反光和亮部。因为人的头发表面是光滑的,所以会有高光,这些高光都是由弯曲的头发构成的。需要注意的是,它不同于一般的高光形式,画不好会像“白点”或者灰头。
(2)注意头发轮廓的变化。不同的发型对外轮廓有一定的影响。简单的发型,外轮廓的变化也简单,反之亦然。因为头发的色调很重要,所以外轮廓的变化主要通过素描的虚实手段来处理。
(3)注意头发和脸的联系。鬓角是过渡形式,发际线部分有一定厚度,会在额头投下投影。
(4)发型不仅能体现人物的性别,也是表现人的性格和爱好的重要方面。发型有很多变化。无论哪种发型,都要注意头发结构的组织、穿插、透视收缩。
在头部素描中,头发的表现非常重要。希望学习者以研究五官的态度去研究它的表达,同时注意它在整个头部中的主次关系。
几何形体素描和素描静物素描初学者如何把握和建立空间感?是个难题。那么如何理解画面中的空间感呢?无论什么物体放在平(台)面上,它与平(台)面的接触点都在平面上,也就是说,物体与平台的接触点(面)不会超过立面与平面的边界线。在绘画(构图)之初,我们首先确定上下表面的边界线,这也就确定了一个空间。然后把物体放在平面上,根据焦点透视原理,确定每个物体与平面(平台)的接触点(面),分清前后左右的关系。于是空间感就出来了。然后,注意用线的虚实、面的转虚实和“近虚远虚”的透视原理加强空间感,物体投影前后左右的虚实变化对体现空间感很重要。
立体感——三大面五大调
物体的立体效果对初学者来说也是一个难题。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产生体感。然后,在作画的时候,要找出明暗的分界线,先建立明暗两个面(块)。画一个投影,物体的立体感已经很强了。接下来找出“三大面”和“五大调”,物体的立体感就塑造好了。那么,什么是“三大方面”和“五大调”呢?这都是关于物体的明暗关系。所谓“三大脸”就是黑、白、灰。“黑”是指物体的背光部分;“白”是指物体的受光部分;“灰色”是指物体的侧光部分。“五大色调”是指高光(最亮点)、亮部(高光以外的受光部分)、明暗分界线、暗部(包括反射)和投影。还有一种理论是去掉“投射”,加上“反射”,这是“五大调”。
理解了“三大面”和“五大调”对象的立体感,表达起来就容易了。在结构绘画中,物体的立体感可以通过虚或实的线条来表现。
质感和数量感
纹理就是一个物体感觉起来的纹理。数量感是对一个物体的数量和重量的感觉。质感和量感一般是混在一起的。质感表现出来,量感就容易出来了。
如何表现质感,一般来说,细腻、柔软、光滑的物体都用较细的线条来表现,比如瓷器、丝绸;表面粗糙的物体应该用粗线条来表现,比如陶器和粗布。B数较大或较小的铅笔也可以根据物体固有颜色的深浅来表现质感。比如浅色瓷器可以用B-3B来代表,深色陶器可以先铺4B、5B,再结合2B、3B来描绘细节。
结构是物体的基本框架,存在于各种事物中。所谓结构素描,强调的是对物体和意象的结构规律的分析和理解。最大限度地省略繁琐的细节和明暗,通过改变线条和表现空间来减少透视关系,从而获得重构物体结构和空间的素描风格。结构素描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进行创作或素描,但这里涉及的主要是本科、专科、职业教育中绘画、设计专业的辅助研究课程。通过训练,学生获得全新的空间感,科学、简洁、实用、直接。对于初学者来说,结构素描是极其有益的。如果他不了解形态的结构,利用这个方法,你可以避开那些先入为主的概念,把你看到的形态还原到本质状态。其在制作过程中的归纳和体会极具启发性。其职能是:
1.加强对物体的空间及其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分析、研究、立体观察(视点运动)和理解。2.培养运用简单、多样、富有表现力的线性语言概括、提炼物体形态特征的表达能力。3.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理性归纳和主观生产,克服常规训练中经常出现的对物体和形象的模糊认识错误,以及对表象被动描述的僵化状态。从而调动思维主动性的潜能。4.结构素描训练,空间意识,透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正确运用透视原理是画好结构素描的前提,而结构素描反过来会更直接、更清晰地理解透视。通过结构素描训练,你应该达到以下能力:
1.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被画物体的结构和形态特征,以及它与空间的关系。2.我们可以从物体复杂的造型因素中舍弃那些非本质因素,提取出能够显示物体在空间中基本结构关系的线条,包括对那些看不见的部分的分析。3.根据你对图像的大致感受,利用结构线条不同属性的变化,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效果,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和可读性。4.需要对描绘对象的材质、加工工艺、功能用途、生态规律等进行分析和了解。
结构草图的工具不是严格要求的。一般素描训练用的工具都可以。根据训练的内容、难度、时间来选择器材。就钢笔而言,初学者应该使用容易控制和修改擦拭的铅笔和炭笔,铅笔适合软的。另外,钢笔、银笔、彩铅、刷子都可以。只要熟悉它的性能,掌控它的效果,就可以随意选择。结构素描用纸,比较随意。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适应所用的刷子;第二,论文可以根据目的要求和兴趣选择。如一般的素描纸、新闻纸、包装纸、彩色纸都可以。
不同的工具材质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结构素描用不同工具材料进行技术训练的目的是了解和熟悉各种工具材料的性能和形成画面效果的规律;同时,更重要的是探索新的素描造型语言和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思考。
技术的应用取决于操作的内容和要求,任何工具材料的性能都应服务于结构分析的主题。结构素描的表达语言可以是单线,比如“线描”;可以是多变的线性语言;可以是线和面的结合;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曲调来改变。总之,我们必须优先考虑“线性”语言。其他因素太多,会让科目训练变得复杂,模棱两可。
结构素描的画法规则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利用线条的方向、长短、轻重、粗细、虚实等的变化,构造一个像框架编织一样的空间网络,使物体可以透视,可见和不可见的部分都要同时画出来。通过横线、竖线、轴线、斜线、切线、重叠部分和否定部分来控制结构关系。开始作画时,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上下左右、前后左右的顺序,多角度观察,全方位认识对象,然后用明亮有力的线条画出来。对于过程中使用的结构线和辅助线,它们可以被保存作为进一步的标记。这些保留下来的线条会让画面产生意味深长的效果。尽量避免明暗的运用,通过线条和透视的变化获得一种立体的空间效果。
结构素描所谓的“深入阶段”是一个精进分析的过程。暧昧的“玩空”肯定是不可取的。要直视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冷静的逻辑分析和表现。相对来说,画的越“真实”,理解的越清晰,解决的越透彻。当然,需要感受和表达个性,加上适当的色调也是可行的。最终的画面效果应该是生动的作品,而不是机械的绘图。
结构素描项目的设置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原则。
1,几种体型训练。首先进行各种连体几何形状训练,打开局面,进入状态。然后,进行多种不同形式的组合训练。这种组合可以产生复杂多变的空间构成关系。这时候要特别注意物体空间的透视变形。对物体的描述要透明,即使是被遮挡部分的形状也要描述出来,要根据结构规律和透视原理进行分析和想象。
2.人造物体训练。内容包括:各种器皿、工具、衣服、工艺品、雕塑、机械零件、废旧物品。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整体展现身体,复杂的细节要简化,尽量避免模棱两可的东西或极端的姿势。(2)线条的构成和表现风格要反映物体的肌理,并对其形态功能和制作技法有所了解。(3)为了强调画面效果和立体感,允许适当的色调描绘。
3.自然形象训练。完成几何形状和人造物体的训练后,就要进入自然物体的训练了。自然生态的自由形态不像几何形状或人工形状那样规则,因此在描述过程中面临创造性提炼和加工的问题。自然意象具有丰富多彩的形状、色彩、纹理和结构,非常适合自由直观的表达,强化个体语言。但在演奏中很难直接把握形式,所以形式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组合不同的物体可以促进比例感和空间感的发展。通过对大小、高度、宽度、直度、重量、动作、数量的比较,发掘线状语言的形式因素,突出重点,培养敏锐的感知力,拓宽结构素描的表现语言。
传统素描强调客观物象的一切因素的表现,注重主观情感意识的内在活动和画面语言的个性化。结构素描则通过理性严谨的数据分析,了解形态与结构、比例与尺度的组合过渡与变化规律,注重科学性与实用性。结构素描注重的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过程的体验,强调的不仅仅是结果,而是线性语言的建构过程,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想象,建立理解,达到表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