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研究日本文学,才发现日本现代文学史上有很多爱自杀的作家。从上吊一个月被发现变成蛆虫瀑布的岛代郎,到吞服安眠药自杀的太宰治,还有,他的情妇跳河殉情,从剖腹产失败的三岛由纪夫,到嘴里叼着煤气管的川端康成,死的方式不同,痛苦程度不同,但他的文学成就在日本国内乃至国外都是有口皆碑的。纵观这些作家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童年或多或少缺少了普通家庭的温暖,身体也大多比较虚弱。悲观厌世从青春期就萦绕在他们身边,成年后感情生活也不如意,这让我觉得不是他们选择了死亡,而是死亡选择了他们,也就是死亡天生的气质促使他们成为优秀的文人,也就是掌握文学造诣的必要条件就是安然接受这种命运。
如果把自杀看成是命中注定的结局,当事人和读者可能更容易接受。很明显,一个自杀的人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写作的激情,有描绘心中宏伟愿景的欲望。他享受着被社会认可,被大家追捧的快乐,也享受着由此带来的放荡,金钱,名声,却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写作时,他需要读者、法官和世界认可他思想的价值,但当他追求极致审美,面临压抑时,他又有意识地与世界划清界限。
其实不只是日本人。相比其他行业,中国自杀的诗人作家不计其数。有人说作家是敏感的,敏感的人自然不容易快乐。有人说,作家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需要深入社会的阴暗面,看透世界本性所带来的极端消极性。
对于人类来说,死亡永远是最难探索的秘密。有人用它来寻找爱情中永恒的瞬间,比如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描写了一对男女为爱自杀的婚外情故事。这种爱的追求的最终原型是岛中泰郎和秋子·波多野。有些人用它来显示他们的野心,比如三岛由纪夫对皇帝的狂热崇拜。有些人,如73岁去世的川端康成,在他们的生命衰退之前首先倒下,保持了他们的自尊和完整性。
自杀的人不是不怕死的人,而是有对死亡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下定了决心。抛弃妻儿,把白发人送黑发人,不能说他们不痛苦,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亲人看到自己支离破碎、狼狈不堪的身体。但是,作家要么胆小脆弱,要么胆大妄为。他们既然意识到人是注定要死的,不趁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人生的顶点谢幕,甚至准备道具捉弄命运,也是无能为力的。
太宰治一生都在追随芥川龙之介。他三次试图吞服安眠药自杀,但都失败了。有一次,他在一棵树上上吊,折断了绳子。最后,他和他的情妇成功了。用在这里真是讽刺。作为一个读者,我极其痛恨他们不负责任地追求生活或者所谓的行为艺术,就像星云大师说的“人死一次,一劳永逸。”这种错误的人生观普遍存在于普通人心中。所以,当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挫折时,人们往往会被动地想要自杀,希望以死来摆脱一切。其实人投胎到世间,都是带着业障来的;这世上所遭受的好与坏,都是一个人前世今生的结果,要直接承受,才能随缘。如果遇到艰难困苦,就会自杀逃避。不仅不能辞掉事业,还会造恶业。如何摆脱旧工作,创造新工作?怎样才能全部得到?自杀不能解决问题。自杀只会增加问题,甚至增加痛苦。"
我一直以为,如果三岛由纪夫没有成为著名作家,他永远不会成为狂热的爱国激进分子,如果川端康成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成功之后,人会无所追求,抑郁随之而来。相反,登山者绝不会轻易放弃。如果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就会有活下去的理由。文人总是比普通人充满悲愤。如果没有人在乎说话,那么死亡就没有意义。如果有人在乎却依然无法改变世界,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知道一个人自杀,他关心的第一件事是他怎么死的,第二件事是他想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也许根本没有原因。既然他们不在乎我们的想法,坚持要逝去,也许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成为传说的寂静空间。也许一切就像那只爱自杀的兔子一样。比起奇怪的死法,爱自杀也有奇怪的理由。每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都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那么苗条,那么敏感,那么自私,做不了所谓的命中注定的作家,这也是好好活着的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