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宝核心流传在灵宝阳平乡。灵宝核分制棒和捏棒两个步骤。
(2)陕西地核叫扶壁,也叫背台。单县核心是豫西民间舞蹈中的一种古老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十五,“芯”以其摄人心魄的造型和优美的艺术姿态,在社火队的表演中各具特色。
(3)大营芯流行于陕县大营乡,故名。吊坠是民间社火中最热闹、最欢快、最搞笑的压轴。不仅能正面教育观众,还能以幽默讽刺的方式揭露社会的种种弊端,被誉为“活漫画”。
(4)陕西赛马舞因在陕西流行而得名。这种舞蹈不仅仅是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在广场和街道上表演舞狮、吊坠、旱船等节目。
(5)鹤蚌舞源于“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百余年来在湖滨等地广为流传。
(6)三门峡秧歌流行于三门峡市各县(市)、区,是豫西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一个是新兴的民间舞蹈,一个是传统的秧歌。1991 2000年至2002年,三门峡市各县(市)、区兴起新民舞,以民间舞风格为基础,融入交谊舞、健美操、时尚舞、迪斯科。1995年全市举办“保杯”老年秧歌比赛,各县12队参加决赛,近千人。
(7)卢氏社火卢氏社火在表演时,气势磅礴,整齐壮观。一般演出前都要有马探。在国旗队的后面,是旗帜和彩旗。在旗队的后面,是四个一米多长的青铜长号,接着是锣鼓,然后是:狮子、龙灯、旱船、背桌、花鼓、竹马、鹤、蚌同时表演,弦乐、打击乐为伴奏。卢氏社火可分为“文社火”和“武社火”。卢氏社火最常见的民间舞蹈有:狮子、龙灯、旱船、竹马、十二象、背台、鹤蚌、驮垛等。
(8)灵宝社火灵宝社火包括:高跷、堆芯、锣鼓、倒骑驴、旱船、海螺、狮子、龙灯、推车、大头娃、探马、背挂、秧歌等。高跷分为高脚(五尺)和低脚(三尺)两种。灵宝市每个乡(镇)都有社火队,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阳平乡东厂村、西厂村挑起、骂社火,通过打骂等多种形式达到娱乐、教育的目的。
(九)陕县社火陕县社火是三门峡地区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民间娱乐活动。其队伍安排大致如下:骑兵队开道,最大的骑兵队近百匹,称为“百马”;三眼大口径猎枪射击,震耳欲聋;旗为先导,锣鼓喧天,气氛热烈。接下来是社火节目:先是高跷队,中间是平叠队,屋后是吊坠队,然后是十余场表演,包括:旱船、棍舞、赛马舞、车舞、九莲灯等等。
(十)义马社火义马市社火的特点是工矿单位优先履行社火。每年元宵节,义马市都会组织6个煤矿、3个大队的大型社会消防队,表演人员超过1000人,舞狮是主要节目。
(11)湖滨区社火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附近的迪雅乡、交口乡、回兴乡都会进城玩社火。随着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乡镇玩社火的人数逐年增加,规模越来越大,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有了新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民间舞蹈如旱船、龙灯、狮子、骑驴、鹤蚌舞、秧歌等。、迪雅乡向阳村大型民间舞蹈《百佛顶灯》享誉海内外,在国际民间舞蹈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被誉为“中国数一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