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后世的人说起李鸿章,都认为他是一味妥协,崇洋媚外,称他为“汉奸”、“卖国贼”,留下了一幅狡猾、小家子气、胆小怕事的漫画。其实李鸿章身材高大,一米八左右,儒雅俊朗,有几分帅气的味道,外号“云中鹤”;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胆小局促。早年写了十首《入京》诗,其中一首写道:“夫只捧吴钩,精神高于百尺。谁写历史一万年,欲封侯三千里。”短短的一首诗,我们就能读到他的远大理想和远大志向,看到他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看到他在汪洋身上奔放的文采,以及他轻松从容的风度。
李鸿章人生的大转折,要归功于太平天国。1853年3月4日,工部侍郎陆赞助李鸿章等人陪其到咸丰帝面前。于是,李鸿章离开北京,回到家乡苏州,游历安徽各地,以尽力剿灭捻军和太平军为己任,帮助清廷。李鸿章在安徽五年练兵期间,或加入幕府参与军事筹划,或率军独立作战。虽然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他也打了许多大仗、硬仗和胜仗。“国难未除,家虽去,犹在囧。”李鸿章收到恩师曾国藩的一封信,希望他能进入湘军幕府。李鸿章离开安徽前往江西,赶到曾国藩的建昌大营。
就个人才华而言,李鸿章在曾国藩之上。曾国藩熟知李鸿章,视其为助手和顾问,视其为左膀右臂。所有重大计划和决定都和他商量。李鸿章真的很有用。他批阅公文、起草信函、提出建议,都非常得体、彻底。李鸿章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在待人接物上难免自负不羁。曾国藩也认为李鸿章各方面已经成熟,可以让他接班,孤注一掷。于是,他在推荐李鸿章为江苏巡抚的同时,命令他招募兵马,组建一个师来援助上海。李鸿章初到上海,就像一条出水的巨龙,一时间刮起了云起风,在这片“风水宝地”的沙滩上写下了中国人最早的创业神话。
李鸿章自称接过了一个老师的衣钵,但实际上他并未能真正理解、吸收和继承曾国藩作为一个真正的理学家的精髓,缺乏一种内在的精神定力和严格的要求,这种精神定力在自己和他人看来都是相当实用和实惠的。他“以利驱人”,非常重视人才,把文章的道德放在第二位。他曾经厚颜无耻的陈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我对人不好。谁来帮我?”他用实实在在的利益诱惑下属,只要事情做成了,就按功劳和头衔来奖励,绝不含糊。他紧紧抓住军事权力,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他公然向对手宣称:“小错误都不要问,大错误都由我李鸿章来承担!”此言一出,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力,结果却是鱼目混珠,沙里灌满了沙子。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士气,败坏风气,造成“一代不如一代”的混乱局面。
李鸿章一生痴迷官场,不离不弃。他认为只有做官才能有所成就——才能精忠报国,造福人民。“安能不热衷吗?”当然,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责任和精神——勇于做事情,不畏艰险,面对困难绝不退缩。
李鸿章自视甚高,倨傲不恭,不拐弯抹角,不知适可而止,不收敛,得罪了太多人。他不喜欢光绪皇帝,除了想方设法讨好慈禧太后。他与翁同龢不和;他与左和张之洞闹翻,互相攻讦,不肯买帐,尤其是与左。他们几乎在所有事情上都有冲突,而且他们随时准备战斗。他触怒清廷,等于捅了马蜂窝,招来无穷无尽的无端攻击;就连重用他的慈禧太后也处处设防...各种势力反对他,暗中阻挠他,所有的责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过错和失败都加在他身上。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屈辱近代史中,李鸿章孤独寂寞的身影映在宽阔的华盖前,几乎遭受了来自世界各方面的最多唾沫和谩骂,从政府高官到普通百姓。李鸿章似乎太不懂传统的为人处事之道,这大概也是他生前被骂,死后被诽谤的原因之一。
李鸿章接替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坐上了政府大臣的头把交椅。从那时起,他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坐了25年了。李鸿章深得慈禧太后的特别宠爱,认为他真的是清廷第一大臣,很快就任命他为北洋大臣。1825 65438+10月9日,李鸿章在文华堂被授予学士学位,在所有内阁大学士中排名第一。这个实际的宰相职位一直是满人的“专利”,李鸿章是汉人中第一个获得这个称号的。
如果说李鸿章的个人功绩,主要在于“洋务”二字——洋务和外交,这让他备受争议。
自从独自领兵从安庆到上海,李鸿章似乎注定要和洋人打一辈子交道。
以军事自强为切入点,李鸿章对西方洋务运动的全面考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天津设立电报局,经营自己的电报业务,在开平煤矿修建与英国同轨距、同质量的11公里铁路,并成立开平铁路公司,修建唐璐铁路、金汤铁路和关东铁路;其次是矿业,创办开平煤矿、开平矿务局和漠河金矿;第三,私营工业,招商局的设立,这是李鸿章创办最早的官商企业,也是中国近代工矿企业中最大的民间企业,最早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第四,对于商业,组织公司寻找机会积极与西方人进行贸易。
在李鸿章的积极领导下,洋务这一新生事物不仅在中国遍地开花,而且结出了无数丰硕而可观的果实,创造了许多第一:中国第一支陆军、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海军、中国第一批留洋官学生、中国第一条铁路...他还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座煤矿、第一座机器棉纺织厂、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第一艘轮船、第一个电报局、第一所图书翻译机构和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在李鸿章开风气之先,他组织这些洋务时,都遭到保守人士的猛烈抨击和严重干扰。以修建铁路为例。这在今天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在当时却遭到了顽固派的阻挠。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背面,阴影掩盖了五千年的积弊和惯性。如果要改变,哪怕稍微触碰一下传统,也会引来顽固保守势力的拼命防守。对此,李鸿章不禁感叹:“当今各国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中国却因循守旧,这是天意!深思熟虑!”
当已经在走下坡路的李鸿章回顾自己一生所走过的艰辛时,痛心疾首地说:“我一辈子做事,练兵和海军都是纸老虎。怎么才能真正放下?”但是,几乎没有画过,很肤浅。可以敷衍一会儿,不露声色。比如一个破旧的房子,被一个裱糊匠修补一下,就变成了一个干净的房间。虽然明明是用纸片糊的,却始终无法确定里面是什么材料。哪怕有一点风吹雨打,打几个洞,随时可以补,也可以搪塞。用手撕是必然的,也没有准备任何修补材料和改造方法。自然真相不可收拾,但裱糊工又如何承担责任?"
李鸿章的话透露了很多事实。他真像个“裱糊匠”。只要有漏洞,他都要补上。一旦风暴来袭,表面装修暴露无遗,老房子更加千疮百孔,“裱糊匠”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甲午战争的失败,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李鸿章,因为是他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舰队的战斗中失利,是他的北洋军弃平壤而去,连连失利,导致日军深入东北三省和山东。但其实只要稍作分析,就能看出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的全面溃败——不仅是清政府的失败,也是传统文化和顽固国民性的失败。就在李鸿章与北洋水师、淮军、日军决一死战的时候,清廷的另外两支海军,南洋舰队和岳阳舰队,以及全国各地的其他陆军部队都在旁观。他们不仅没有参与,他们的一些同僚还暗中牵制和攻击李鸿章。李鸿章曾从南北两路催促援军,但因故意拖延或堵车未能按时到达。对此,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一书中愤慨地写道:“我不见省官,却知我自律。如果我把这件事当成直隶满洲的私事,谁能养一个旅来帮我?”既有,也有空话。“难怪西方人说“日本不是在打中国,实际上是在单挑李鸿章”。作为政敌的梁启超忍不住赞叹:“以一人之力战一国,合肥,虽败犹荣!"
李鸿章自然知道,战争一开打,不仅仅是军事斗争,更是中日两国综合国力的大比拼。明治维新后,日本锐意改革,各方面都领先于中国。因此,他极不愿意与日本开战。先是通过英俄谈判失败,然后想通过谈判做一些让步,避免这场战争。但光绪皇帝和主战派拒绝,只好从“避战议和”改为“以战议和”。
战争中,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吕兵退守千里。不仅没能保住朝鲜这个附庸国,连大陆都被日军侵占,大连、旅顺相继失守。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只会是失去更多的土地,甚至连首都都无法自保。如果是不可战胜的,就不可能“以战促和”。李鸿章不得不再次求助于国际调停。他对清廷的官场和国民性了解得越深,就越觉得应该尽早求和,迟早会少吃亏。在美国的斡旋下,日本同意谈判。谈判中,李鸿章据理力争,尽可能减少损失,尽快达成和平协议。日方一方面在北塘、大沽发动军事行动施压,另一方面为了利益最大化而刁难。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刺客帮了日本一把,让李鸿章在谈判中有点主动权。第三次会议结束后李鸿章带着随行人员返回馆内时,日本青年趁机朝他的左脸开枪。李鸿章当即晕倒在地,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染红了衣襟。李鸿章被紧急送往医院。醒来后,他异常平静,但内心却百感交集。他70岁了,如果壮烈牺牲,可以赢得为国捐躯的名声。然而命运安排他活着,继续面对无尽的屈辱和灾难。一颗子弹永远留在了他身上。比枪林弹雨更让人心寒的是误解,“汉奸”的骂名永远刻在他的心里。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日本政治家和外交家,李鸿章面对的是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日本帝国。他以生命为代价继续谈判,坚守阵地,为每一寸土地而战。虽然赔款减少了三分之一,割让了近二分之一的土地,但也不辱使命,而且刚刚签订了被国人视为汉奸的《中日马关条约》。
“四千万人流下了眼泪。世界尽头的中国在哪里?”弱国无外交,战败国无平等外交!痛苦和屈辱深深地伤害了李鸿章,他发誓以后再也不踏上日本的土地。
迫于形势的压力,光绪皇帝不得不违心谈判,忍痛签订《马关和约》,将怨气发泄在李鸿章身上。曾国藩在世的时候,所有的责任和责难都由他来承担给继任者李鸿章。一旦去世,李鸿章就像一个断奶的婴儿。虽然他的政治和事业不断上升,但他的个人声望开始下降,而且越陷越深。最终,他差点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正所谓“一时万人皆谤。”
1895年4月,当满脸绷带、枪伤未愈的李鸿章回国时,他发现自己成了民族公愤的历史罪人:光绪皇帝愤懑不满,大臣说他失势辱国,百姓说他收受了日本人的大量贿赂,连他的儿子李也成了日本收买的间谍,有人伺机杀他报仇...基于此,为了一些功利的需求。好像近代中国所有的黑暗和混乱,比如外族入侵,落后挨打,民生凋敝,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等等。,大都是由“汉奸”和“卖国贼”李鸿章造成的。因此,李鸿章一直是邪恶的象征。
当然也会有人站出来为他说几句公道话。比如主张洋务的恭亲王,当时就为李鸿章辩护,说“中国之败,皆因非洋务,非李鸿章之错”。但这种声音太微弱了,很快就被刺耳的噪音淹没了。
但是,每当国家的局势被普通人搞得乱七八糟、危机四伏的时候,出来收拾残局的就是李鸿章。环顾政府,只有他配得上如此重任。关键时刻,李鸿章总是用个人荣誉换取短暂的和平与安宁,让弱小的大清帝国松了一口气,避免了分崩离析。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远在北京,他被释放到广州任两广署理总督。慈禧和一帮守旧的人利用义和团盲目排外。慈禧打着“助清灭洋”的旗号,在山东、直隶烧教堂,杀洋人,然后进京冲击外国使馆。最终,慈禧太后歇斯底里地同时向英、法、德、俄、日等十一国宣战,并让身为政府官员的李鸿章等人“北上忠君”。李鸿章很清楚,没有一个国家能因弱而胜,更何况是十一国。所以“不量力而为,恐文物千百年之态,如此而已。”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控制局面,把大清帝国的东南半壁江山从列强的战火和残暴蹂躏中拯救出来。
八国联军很快占领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此时,“汉奸”李鸿章再次被中外人士所期待,认为只有他才能北上平定战事。“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庞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时,他们唯一要用的人就是李鸿章。”于是,清廷开始一次次颁布诏令,要求他“速来北京,不得延误。”如果说李鸿章对甲午战败负有责任,那他去日本谈判就是自找的,与这场战争无关。他本可以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得一干二净,但国家危难之时,他能坐视不管吗?
清廷发给他的电报一天一天越来越近:“本大臣亏欠甚深,尤其是与其他大臣相比。他怎么能坐视不管,不顾大局呢?”接到这个命令,我就立刻出发,不管水陆,赶紧打出发日期。“他不得不不顾个人安危和个人名誉,以77岁高龄赶到北京谈判。
李鸿章又一次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谈判需要信心,需要筹码,需要实力,需要后援,但李鸿章能依靠的只有一张大嘴和对朝廷的忠诚。
经过大量的口头和口头斡旋,李鸿章忍辱负重,据理力争,最终与列强达成和约。
条约签署后,盟军开始撤退。李鸿章病情越来越重,吃不下饭,忽冷忽热,咳嗽不止,坐不住。尽管如此,李鸿章仍然关心时局和未来。他在签署和约的奏章中写道:“近几十年来,每一次我遇到麻烦,我都会多受些苦。去年的事件来得特别仓促,令人深感痛苦和震惊。今天,和平已经达成,大局已略定。还是希望朝廷坚持自己的固定意见,对外讲和,对内富强,不然可能会逐渐扭转乾坤。”
在战争的时候,中国人民期待着和平,等待着李鸿章。“自从洪章受命,朝中出现转机,大家纷纷买酒互贺。”对他有好感的人都说,他是一个临危不惧的爱国英雄。“晚黄花,又见香”;就连他以前的敌人也称赞他精忠报国,为国谋福。他是国家的栋梁,是“当代第一伟人”。但一旦和约签订,危机解除,形势急转直下,李鸿章成了众矢之的。“汉奸秦桧,汉奸李鸿章。”这种说法传遍了大街小巷和农村。
由于时代、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个人学识的局限,李鸿章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失误。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错误的国家”,但他从未“背叛国家”。李鸿章不仅没有背叛自己的国家,而且始终捍卫着民族权益。西方世界公认李鸿章“无疑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他一直尽力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可惜他手里的筹码太少”!在外交场合,他从来没有做过奴颜婢膝的事,总是维护自己的尊严,连外国人都说他太嚣张了。平心而论,无论是中日谈判还是与盟军签约,整个满清朝廷没有人会比李鸿章更成功,但也只能更差。在外国人眼里,他们不知道有阿清王朝,但他们知道中国有个李鸿章。“外国使节认为在中国可能成为理性谈判对象的人也是李鸿章”。所以,洋人可以不买清廷的账,却不得不买李鸿章的账。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俄国以防止日本侵略为由,诱使李鸿章签订了中外第一个军事同盟条约——《中俄密约》。俄国签约的目的并不是真的与中国联手抗日,而是单方面在中国获得各种权益,尤其是在中东修建铁路的权利,从而将俄国势力渗透到东北三省。
李鸿章签了合同后非常高兴,认为自己为中国做了一件大事,可以保证中国二十年无事可做,清廷可以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致力于推进西化,富国强民。没想到,正是这个条约,引来了西方列强的进一步觊觎。被俄国忽悠的李鸿章满腹怨气,无处发泄,于是明确告诉俄国公使雷萨尔,可以签署退出条款,但拒绝订立所谓的道生银行协定。
留下来的俄罗斯人不断给他施加压力。为了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本来就气病交加,俄国的威胁使他的病情进一步加重。1901 10 10月30日,李鸿章从俄国大使馆回到家中,开始吐血。那是“紫黑色,有一大坨”,先是一碗许,然后是半碗。从咯血开始,李鸿章已经七天没有进食了。在他死前一个小时,俄罗斯部长站在床上,强迫他在条约上签字。临终前,李鸿章被问及对家事有何看法时,无言以对。被问到国事,我突然泪流满面,眼睛慢慢闭上。李鸿章的助手、直隶公使周复站在一旁大声嚷道:“我还有话要说。我怎么会死呢?”别人怪他话太多,不料李鸿章突然睁大了眼睛,真等他开口。周复只好编了一套话:“俄国公使说,郭襄死后,俄国肯定不会对中国做什么为难的事,两宫很快就要从Xi安回京了。”李鸿章听后,以无尽的悲伤和惋惜结束了他78岁的人生旅程。
在历史面前,一个基本的常识就是尊重事实,不能随意隐瞒或否认,不能人云亦云,人云亦云,不能为了某种宣传目的而刻意掩盖、夸大或篡改事实。如果认同这个道理,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李鸿章也不为过。
李鸿章外交最大的失误在于“以洋制洋”的策略。在与太平军、捻军作战时,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他想故技重施,利用列强之间的勾心斗角,引入矛盾,减轻中国的压力,寻求平衡。不能说这种策略完全没用,但在关键时刻,列强绝不会为了中国对自身利益的损害而向他国亮出底牌,甚至爆发战争。要想在国际关系中获得尊严和主动权,只有“实力”二字。清朝腐朽,中国积贫积弱。它怎么会有力量?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外交始终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惨境地。
李鸿章一生致力于事业成名,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工作。就连与他政见相左的革命领袖孙中山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自乔治以来,纳夫无利,无良,艰苦卓绝。”
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李鸿章个人的努力都是不成功的:推行洋务,受制于封建官僚体制,虎头蛇尾,难以大获成功;改革军队,因为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20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做外交在全世界屡遭欺凌和诋毁;李鸿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历史悲剧人物,但他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国家悲剧、民族悲剧和时代悲剧的缩影。对此,梁启超评价得颇为中肯:“我尊重李鸿章的材料,我珍惜李鸿章的学识,我痛心李鸿章的遭遇。”毛泽东还说他是“浅水大船”。
不能说他这辈子彻底失败了。纵观李鸿章的一生,应该说是成功与失败交织,喜剧与悲剧交织。在他的倡导,或者说引导下,满清帝国终于挣脱了几千年的传统枷锁,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慢慢地走着。事实上,李鸿章的工业化、军事西化、教育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完全成功,近代中国乃至今天的中国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甲午战争清廷赢了,赢的不是日本,而是中国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之后再也不会出现海权丧失,列强频频入侵的局面。就影响而言,当代中国的海防,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不会寒酸到连航母都没有。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假设。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单方面成功。要实现全面创新,就要有长远的规划和君主立宪等配套的政治改革。作为异族进入中原的满族统治者绝不会白白放弃手中的权力,李鸿章也没有长远的改革计划和建设蓝图。基本上他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学一步,只停留在表面的实用技术改革,深层次的制度、法律、政权、文化基本不动。不仅是李鸿章,也是近代整个洋务运动的一个盲点。如清廷派出严复等12名学生作为第一批欧洲留学生学习海军技术,日本同期派出100多名学生赴英学习。学的科目大多是法律和政治,很少有专门研究军事的。
李鸿章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性格优势,有着难得的韧性和忍耐力。别人骂他的时候,他从来不辩解,很超脱。他把女儿嫁给了张培伦,张培伦是清派领袖之一,曾经骂他最多。面对各种政敌和反对势力,李鸿章从不退缩。尽管被人唾骂,四面树敌,我们还是要做事,与列强无休止地周旋,力挽狂澜,冒着生命危险,把清廷从绝境中拯救出来。
李鸿章最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他积累了大量的财产,说他“富甲天下”。李鸿章聚敛财富是事实,但他能分清公私。他的大部分资产是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尚同银行的股份和上海典当行、银行的利润。但朝廷的公款并没有被挪用和侵占。李鸿章卸任直隶总督时,将长期“截留”的800万两白银全部交给了继任者王文韶。据说这笔资金后来落到袁世凯手里,成了他结交诸侯、内外往来的专项资金。
尽管拥有大量资产,李鸿章却过着简朴的生活,饮食简单,习惯严格。他的个人爱好是抽水烟,午餐时喝两杯。以至于在外国人眼里,他是典型的守财奴。李鸿章痛恨鸦片毒害中国,严复在自己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工作时,经常因吸食鸦片而受到严厉训斥。李鸿章病逝时,严复以理解和同情之心送了一副挽联:“先善用自己的想法,方知成功不止于此;晚节看不到自己,那儒者之论呢?”严复认为,如果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和军事改革没有受到多方阻挠,就不会有甲午战争的惨败和义和团灾难。在国家只能靠敌人的战败和平来拯救的时候,如果李鸿章不承担起主持谈判收拾残局的责任,文人就会攻击他谋取个人荣誉,轻忽国家和人民。
在众多对李鸿章的评价中,外国人是最公正的。他们都一致认为李鸿章是19世纪中国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并称他为东方的俾斯麦。其中,美国人格罗弗·克利夫兰(Grover Cleveland)的评价最具代表性:“李鸿章不仅是当代中国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上个世纪世界上最独特的人物。作为学者,他是出类拔萃的;作为一名士兵,他在重要的战斗中为国家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作为一个从政30年的政治家,他为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作为一名外交官,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最优秀的人之一。”
这位斯里兰卡人已经去世,但他的影响仍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历史格局,通过他组织的洋务自强运动,他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和荣誉维护的中国主权完整,以及他特别欣赏和推崇的袁世凯等人。特别是在艰难的对外开放过程中,李鸿章做出了人们无法比拟、后人无法想象的贡献。在那一年的世界运动会上,各国国旗随着国歌依次升起。轮到中国的时候,只有黄龙旗在沉默中缓缓升起。所谓的大清国连国歌都没有,场上传来西方人的阵阵嘲笑。这时,年过七旬的李鸿章老人站了起来,毅然走向黄龙的大旗,尽可能地挺直了身子,打开了他那不清脆也不高的嗓子,唱起了一首他从小就唱得很好的歌——家乡安徽的民谣《茉莉花》。喧闹声沉寂,只有李鸿章的声音在操场上回旋。唱完一首歌,雷鸣般的掌声顿时涌入这位不遗余力捍卫祖国和民族尊严的老人。
就李鸿章的缺点和弱点,我们可以一次性举出很多。比如他在用人上有亏,任人唯亲,只关注家乡安徽人,偏袒亲戚学生;他在甲午战争中一味采取守势,缺乏主动进攻的勇气和精神;他江湖太强,政治太客气,缺乏曾国藩那样的理学家的虔诚和忠诚,无视“修身为本”;他强调做实事而不注重学习和修养,直到晚年才恍然大悟,“后悔自己壮年时不学无术,靠一股虚浮的狂妄和独断独行的莽撞,实际上是没有基础的”;他聪明有余,智慧不足,缺乏一个伟大政治家的风范,一个伟大改革家的魄力和一个伟大战略家的胆识,不足以担当起济世强国的大任,勇于进取;他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目中无人,所以他对同事不屑一顾,对下属训斥有加,对外国人无一例外地“嗤之以鼻”;他喜欢读《庄子》、《管子》,不看西洋书。他对西学的认识和理解一直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他知道中国很多腐朽的道理,但他拒绝为改革做出巨大牺牲。比如,他在美国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清朝有报纸,可惜清朝的编辑不愿意告诉读者真相。他们不像你们报纸说实话,只说实话。清朝的编辑在讲真话的时候很小气,他们只讲一部分真话……”他明明知道中国的假惺惺,但作为举足轻重的领导人,为什么不尽力根除这种至今依然存在的弊端?……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以上很多都是我们个人对李鸿章的要求。历史和国情决定了古老的中华帝国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和代价。洋枪队队长戈登曾一针见血地说:“中国人是个奇怪的民族,对一切改革都漠不关心。”他还说,在他认识的中国人中,只有李鸿章有一点改革的愿望。
无论我们持什么观点,从什么角度看待和评价李鸿章,都没有必要给他加上“汉奸”、“卖国贼”之类的字眼。他一生都是清廷的替罪羊,这与秦桧、汪精卫等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就算《愤世嫉俗的青年》把近代的许多过错和灾难都归咎于他,至少在我们眼里,他也是一个可敬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