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该公司在德克萨斯州卡梅伦县直播了无人星际飞船的发射,该飞船携带了一枚超重型火箭进行高空飞行测试。在周三的发射之前,由马斯克创建和运营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经完成了两次星际飞船的低空飞行。在“星际飞船”原型爆炸后不久,马斯克在推特上祝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团队收集到了必要的数据。
而马斯克在推特上写道:“在飞船着陆过程中,头部燃料箱的压力较低,这导致了更快的着陆速度。但是我们得到了我们需要的所有数据!祝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团队!!"然后他写道:“火星,我们来了!”
站在发射场的星舰?图来自推特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Max真的很乐观。同时不得不承认,Max真的很懂得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但是,这种关注是有原因的。还记得2018年2月6日,世界上推力最强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重型火箭搭载特斯拉跑车发射升空吗?当时这件事真的引起了整个汽车行业甚至全世界的关注。近年来,很多车企已经不满足于把产品开在地面上,更多的是想靠在“空间”上。今天重点玩家就来盘点一下那些与太空结缘的车企和车!
特斯拉跑车
2018年2月7日凌晨,埃隆马斯克的公司空间?x将在佛罗里达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发射。特斯拉将在最新的猎鹰重型火箭上装载一辆定制的Roadster超级跑车,并将其送入太空。这种重型火箭是自阿波罗时代的土星五号火箭以来,人类所能设计的最强大的火箭。同时,它搭载的汽车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款在太空漫游的量产车型。
万能机器人?2
2010年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开发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并为其在汽车和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加速了相关技术的研发。双方都希望新一代机器人能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应用先进的控制、传感和成像技术,通用汽车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在太空行动协议(Space?演戏?协议)在休斯顿的约翰逊航天中心(约翰逊?空间?中心)***开发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Robonaut 2”(Robonaut?2),简称R2。它还将用于与人类并肩工作,帮助通用汽车生产更安全的汽车和建立更安全的生产工厂,或协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完成一些危险的太空工作。
奥迪?-?月球车
2016年,奥迪和一个名为“兼职科学家”的团队建造并发布了一辆小型月球车。计划在2019年使用火箭猎鹰9号搭载奥迪月球车前往月球。此外,奥迪月球车还将完成一项期待已久的任务——阿波罗17中使用的那辆,它仍然留在金牛利特罗峡谷。
通用汽车/阿波罗月球车
特斯拉Roadster?它可能是目前第一辆进入太空的汽车,现在正在不断打破“离地球最远的汽车”的记录。?但是你知道吗?月球车永远是第一辆真正用于太空的汽车。而这辆车就是阿波罗月球车,这也是阿波罗计划中宇航员使用的月球车。它由通用汽车公司和波音公司联合建造,可搭载两名宇航员,以及装载月球岩石和登月设备的“储存空间”。
丰田?-?机器人宇航员Kirobo
太空机器人KIROBO高约34cm,重约1kg。它由东京大学和丰田汽车公司联合开发,其外形设计灵感来自日本著名漫画家手冢治虫笔下的经典动画角色阿童木。Kirobo具有面部识别功能,可以和人类对话,还可以用来在太空中陪伴宇航员。
事实上,在2013年,它去了国际空间站,帮助其他机器人在零重力环境下与人类交流——而且它有语音识别功能。当然,它只会说日语…
长安欧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北京时间2065 438+07月25日13: 00,双曲线一号遥一(SQX-1?Y1)长安欧尚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功将多颗卫星送入预定300公里圆轨道。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至此,我国民营运载火箭实现了0的突破,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飞跃。作为一个年轻的中国汽车品牌,长安欧尚汽车从此在中国航天史上载入史册。
更重要的是,这款火箭不仅仅是以一个汽车品牌命名。它还带有一个和?长安欧尚X7车身模型,车模的材质、结构、喷漆与量产车完全一致。
CZ-11?WEY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6月5日,12: 06,中国航天与WEY品牌联合命名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CZ-11?我们在黄海从火箭发射平台成功地将七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首次海上火箭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以及“CZ-11?WEY是WEY品牌与中国航天合作后的“第一代表”。同时,WEY品牌与中国航天的深度合作不仅限于联合命名火箭发射,还* *创建了“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实现了包括质量体系与测试、自动驾驶技术、新材料应用、氢能领域在内的“四个一体化”,并* * *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应用,让航天科技触手可及。
写在最后: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由于篇幅所限,今天暂时就介绍这么多。然而,从阿波罗月球车到特斯拉的Roadster,汽车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地面上奔跑,而是更想遨游太空。当然,很多汽车技术都来源于航空航天,比如座舱、轻量化技术、平视显示器、空气动力学等。,而且航天技术和汽车技术在某些方面还是互通的。不过探索太空对大部分车企来说还是遥不可及,但热度可以适当来来去去。虽然星舰的原型机SN8在着陆时起火爆炸,但相信随着未来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未来私人进入航天领域可能不再只是梦想。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