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这个事还是要从我国的三国故事变迁说起。现今所说的三国正史,即指二十四史“前四史”之一的《三国志》。陈寿撰写《三国志》时,在卷三十六,蜀志第六卷将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的事迹合记成《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又因蜀国无史官,可选史料少,《赵云传》仅寥寥两百四十五字。现在我们熟悉的七进七出、截江救阿斗、一身是胆等故事均未见述。
《三国志》中也从未提过“五虎上将”的说法,刘备称汉中王时,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分别被封为前、左、右、后将军,连魏延都受封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赵云却在平定成都被封翊军将军。后未有明确升迁记录。顺平侯也是去世多年后的追谥,且在关、张、马、黄皆受追谥后的次年,地位明显低于四人。
不过关于其在蜀军中之地位,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一方面赵云非正牌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独自统军镇守战略要地),甚至从未独自领兵指挥作战(战长江为随孔明出征、击斜谷则与邓芝同行),因此认为赵云其实并未受到足够的信任,甚至可能本人确实缺乏统领大军的才能。
而另一方面,赵云曾任中护军,对比东汉和当时的魏国军制,中护军统领禁军,负责镇守都城,且兼有选拔禁军军官、维护首都治安的职责,用现在的话来说,即为首都军区的总司令兼公安局长,魏、晋多位极受器重之人都曾任此职,如韩浩、贾充、司马望、羊祜,皆为当朝亲信重臣。
因此认为赵云虽不在外镇守一方,但也绝对不可谓不受重用。总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正史中的赵云,与后来人们熟悉的常胜将军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现今很多赵云故事的原型,来自于裴松之注《三国志》里加入的《云别传》。《云别传》记录的多为逸事,且与《赵云传》本身有矛盾之处,因此也曾在史学界遭受一定质疑。
虽说如此,裴注《三国志》作为其一生最受推崇之史学贡献,其中追加的大量史料,普遍认为是可信且被广泛采纳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原文作者不详的《云别传》。如今人们熟悉的成语偃旗息鼓,便出自别传中的汉水之战,数十骑救黄忠、危机之时一招空城计,充分体现了赵云的武勇和将才。
其他如辞樊氏显其正直;为夏侯兰求情、反对刘备分封田宅显其仁义;谏刘备伐吴、箕谷退军显其冷静;截江救主显其忠勇。赵云也就此更加的丰满为一位智勇双全、忠君仁义的将领形象。
唐宋时三国故事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特别是民间说书艺人讲述的各种三国故事十分受到欢迎,戏曲也开始大量表现三国故事。与西晋人陈寿编著的史书《三国志》不同,此时民间三国故事多有尊刘贬曹的倾向,认为魏晋反叛不义,蜀汉才是未酬的正统。
因此蜀汉的文官武将也多被有意识的抬高和赞颂,《三国志平话》中已经出现长坂坡单骑救主和受封五虎将军的描述。至罗贯中所著小说《三国演义》,就有了如今这个曹营中七进七出、拒汉水令名将张?徐晃胆寒、年过七旬仍为先锋、一人斩韩家五将的常山赵子龙。
一是以诸葛亮为中心,将其赞颂到近乎神仙的地步,小说的结尾也并非三分归一统而是五丈原孔明去世,吉川自己解释是孔明一死连写下去的兴致都没了。经常作为孔明计策执行者的赵云,自然也就多了不少笔墨。
第二个特点,就是重文轻武,虽然那些著名的武勇场面依然都有,但是对战场的描绘相对简略。客观上,演义中表现为有勇有谋的武将,在吉川笔下又进一步被抬高,这其中也包括赵云。
在这之后最重要的三国题材漫画,要数《龙狼传》和《苍天航路》了。前者是一部穿越题材的“杰克苏”,至今仍在连载中,不过剧情早已经和本来的三国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后者则是相对严肃的三国历史剧,特点是以曹操为主角,用更现代(更中二)的表现方式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演绎,气质上与光荣后来的三国题材游戏颇为相像,也因其“历史中二风”拥有不少粉丝。
这两部作品中的赵云,形象和视角虽然都有差别,但可以说都和《吞食天地》有一个***同点,就是突出一个“帅”字。可见不仅武艺超群,颜值也一定超群的赵子龙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三国无双》系列偏爱赵云的传统由来已久,从当年最早的那款试水格斗游戏开始,迄今为止的八款系列正统作品中,有七款的片头动画都有赵云出现,两次使用了单骑救主的场面。
且从《真三国无双4》开始,赵云更是成为了片头中的绝对主角:战吕布靠赵云,烧赤壁靠赵云,到了《真三国无双7》,不仅要救后主,捎带手连孙夫人也一起救了,主角光环也是到了没谁的程度了。
这个地位也并非只是官方钦定,在光荣搞过的系列角色人气投票中,前几名也基本都是“流水的新角色,铁打的赵子龙”,鉴于这种伟光正的主角脸早就已经不符合流行趋势的客观事实,更说明赵云这个人物本身的受欢迎程度。
也因《三国无双》系列和光荣在历史题材的影响力,各种日本、乃至国内的三国题材作品都受到影响,皆有捧云的倾向。进而产生似乎至少是年轻人都偏爱赵云的观感。
硬要说这其中的原因,恐怕一是随着人类审美的变化,比起美髯关二爷、老腮胡子猛张飞这种脸谱化的角色,赵云更有发挥余地,也更符合现代审美。
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很重要,那就是其实我们看作为现代三国故事基础的罗贯中版《三国演义》里,赵云虽然篇幅远不及几个主要人物,但对他的描写几乎找不到负面内容。
其他英雄人物,多少都有些错误或污点,唯独赵云,无论作战上还是品行上,在全书中都近乎完人。这也就为后世拔高他的形象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至于《三国无双》偏爱赵云的原因,恐怕还有一点就是比起擅长单挑的二爷,赵云的战斗事迹中,特别擅长在重围中杀进杀出,尤其符合“无双”这个主题。
虽然还有许褚、周泰、太史慈等也有类似战绩,但由于上文提到的蜀汉正统的先天优势,他们在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上都远不及赵云,因此,也就造成了现在子龙无双的局面。
动漫、游戏在世界范围内的猛烈输出,经过加工过的赵云形象也极大的反向影响了中国八十年代后生人。以至于在正史中只有简短记载的赵云,在国内能率先拥有众多的传记小说、传记游戏、甚至传记电影。也让赵云即使在英雄辈出的三国人物中,依然闪烁着最耀眼的主角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