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小品 - 你认为最后谁会赢?

你认为最后谁会赢?

我是外卖小哥,个人希望饿了么赢。但实际上美团的订单量比饿了么多很多。谁能赢是显而易见的。美团的订单比饿了么多。不过在服务态度上,饿了么的服务明显比美团人性化。

月入万元送外卖不是梦。就为了这句话,我辞掉了月入6000+和五险一金的安逸工作,为了多赚一点,选择做外卖送货员。期间做过美团众包,也做过蜂鸟众包和点我。我很了解国外销售。

就配送费而言,美团的配送费还不如饿了么。送过外卖的都知道,饿了么的配送费比美团高的不是一点点,但是饿了么的订单量并不多。这些领域很多都外包给了点大,点大的客服真的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能敷衍了事。(即使商家不能用餐,多久可以取消?据说是内部秘密!你这么生气人家只会说对不起。)

我估计是在我饿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或者是因为某些原因,我现在饿了,已经逐渐撤回了一些订单,改为自己送货。说真的,我期待着尽快收回订单。

不是我一点都不擅长,但是我是能够自动发单的,但是商家送餐慢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眼看发货就要超时了,我就继续给你发订单。所以我每次接单都会下线,这样就可以不再给我发单了。

美团超时发货会扣50%的配送费,也就是10元的配送费,他扣5元。我兼职,不用扣差评钱。据美团的配送人员说,一个差评就扣几百块钱。所以,我建议你们点外卖,尽量不要给车友差评。我想先说声谢谢。(有可能是你的一个差评,骑手白忙活了一周)

饿了么相对更人性化。比如打电话给客服,客服会把你当同事。这让我们这些骑手感到温暖。说真的,给饿了么客服打电话,基本就能圆满解决你的问题。而如果你饿了,它会帮你解决后顾之忧。比如电动车上不了牌照。找个区域经理给你解决。(在郑州,你要知道外地人领证比登天还难。不管是新车还是旧车,都需要郑州本地户口才能上牌照,外地人需要暂住证才能上牌照。暂住证是最难办的,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么大的城市办暂住证这么难。还是通过饿了么区域经理给的便利拿到了卡。)

外卖的价格和美团差不多,但是饿的时候感觉贵了一点。可能是不同地区价格不一样吧。外卖价格是商家定的,我也不能怪某个平台,就当路过。只希望你们这些外卖小哥外卖小姐姐们能够平安。

综上所述,饿了么和美团各有利弊。谁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给配送员稳定的收入,给用户高性价比的饭菜,保证食品安全,这才是最重要的!谁赢了都不好,受伤的只有用户和骑手。你怎么想呢?

从目前外卖市场的份额来看,美团已经是绝对的老大,顺便还可以通过控股外卖平台拓展很多其他业务。已经上市的美团慢慢扩大了自己的世界,美团从千团大战中活了下来。本来美团是属于阿里的产品,但是因为阿里的风格,决定了只要是阿里的产品,就必须无条件服务于阿里的总体规划。即使完全归阿里内部人所有,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便于统一管理。缺点是很多被接手的公司已经没有了初创期的光环,但对于阿里来说,拿下这个流量入口才是关键。创业团队也能拿到一大笔钱,从利益角度来说是双赢的结果。

当时阿里巴巴全资拥有的高德和uc浏览器花了巨资,但企业的发展要看今天的长远发展。美团的王兴,不甘心被阿里控制,最后转投腾讯。腾讯喜欢做公司的大股东,但不喜欢干涉初创团队的决议。腾讯是实实在在的投资,这也是腾讯一贯的投资风格。这与美团的王兴不谋而合。为了抢占外卖的流量入口,阿里拿下了饿了么,相当于腾讯和阿里的较量。这两家公司在很多地方竞争外卖的巨大入口。当然不会放过。

从目前的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来看,美团还是有很大优势的,王兴的野心绝对不只是外卖市场那么简单。现在美团的业务拓展也慢慢开始发力,从美团的市值就能看出端倪。从外卖扩张来说,酒店等业务是顺带的事情,但可以大大提升美团的市值,未来市值还会继续上升。美团也有涉足* * *享单车等业务,这些都是综合生活平台的标志。未来的美团。

饿了么的市场份额还是跟美团没法比的。饿了么阿里还在持续输血中。美团现在已经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开始下沉市场,同时也有意识地拓展重点业务,这也是市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饿了么超越美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有利于促进市场规范。很难决定谁将主导未来的市场。毕竟饿了么在很多地方还是有很大优势的。美团虽然市场份额高,但在饿了么有更大的月活,背后的阿里流量入口可以无缝切入,这一点比腾讯更明显,腾讯只是投资而已。

现在两家公司的竞争远没有结束,差距也不明显。这种互联网领域的竞争还是很少见的。很多行业竞争老大都远离老二。现在两家公司的竞争势均力敌,阿里也在全力支持。未来谁是老大尚无定论,互联网的竞争瞬息万变。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2015-2016的饿了么员工。我支持美团。我这一代是最饿的。呃,我们为了公司和美团拼了命。为了发展事业,我们充当了免费外卖小哥,风里来雨里去。我终于走上了正轨,我接手了400多家企业。还有消息说我们以后可以吃商家的流水了,就像美团团购一样(当时我们工资6000,美团团购业务员14000)。每个人都很高兴,奋斗得到了回报。但结果kpi考核翻倍,美其名曰“冬季战役”。结果努力的业绩不达标,KPI考核为0,工资只有2500。那些数据是造假的,kpi是1.2,工资8000元。连续三个月,许多人心灰意冷,忍饥挨饿。从那时起,我就饥肠辘辘,失去了获胜的希望。当时,张还是的老板。他没有任何能力,也不想去想。为什么kpi考核翻倍,那些人还超额完成?原来他们都是其他人。我不想去想它。本来开店目标是30家,突然提高到60家。那些老员工该怎么办,帮市长招商?

我是美团外卖骑手。我做这行已经两年了。走的时间越长,对美团越没信心,越难过。春天来了,我不打算做美团骑手了。就算我换个工作,重新成为骑手,我也很饿。因为美团现在这么残忍没人性,我每天小心翼翼的避免线上被罚款,还得小心翼翼的讨好站长不然线下就要被罚款。明天早上开会要排队喊口号,一天12个小时的工作量重复,还要早起去开会,罚款20到50不等。

我是重庆的一名外卖商户,从开始做外卖生意到现在已经1多年了。一开始从Xi安到重庆,我知道的是,饿肚子是不可能和美团比的。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选择做我们商家的独家美团?第一,美团给我们商家带来的利润比较大,美团的客人比饿了么多,显然不划算。不开svip基本没有单子,但是只要开了svip就没有利润。饿了么基本都是为了一个数据。我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他们饿了。顾客在吃最便宜的食物时喜欢给差评。如果美团和饿了么同样是100单,价格基本相差一半左右。饿吗?说白了就是直接压榨商家。虽然美团也压榨商家,但我们至少还有利润。当然也可能是我不会饿的原因。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不管最后谁赢,我个人都不欣赏创始团队的嘴脸和做法!

请大家看清楚。我不喜欢的不是饿了么APP,也不是饿了么骑手外卖小哥,而是饿了么创始人团队。

饿了么在寻求资本合作的时候收到了阿里的要约。具体金额记不清了,但是在饿了么的时候,团队觉得阿里的报价低,就主动找到美团,希望美团参赛。美团帮我举手,出了更高的价。

这也是阿里团队坐不住的原因,因为他们必须拿下外卖行业的数据和支付入口,从而再次抬高报价。此时美团已经达到了饿了么要求的效果,所以没有再竞价。

后来接受财经频道采访时,王兴很诚恳地说:第一个效果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真的怕阿里不跟了。

这件事就翻到了这里,没什么,只是一个手牵手。

看到这篇报道,我在下面评论。真的很丑!

很多人不王力可兴,也有很多人欣赏马云。可笑的是,公司和行业里很多人不是马云,而是被头部企业打压的王兴。

有一句话非常正确:人们宁愿为别人的胜利喝彩,也不愿为周围人的成功喝彩。

马云不需要你崇拜,他的成功就在那里!

需要你支持的是敢于挑战权威和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的人。他们是普通人的代表,他们的路就是普通人未来可能面临的路。

就像谈论摩拜单车和OFO谁会先消失一样!我当时的回答是:如果摩拜单车输了,那就是技术输给了资本,太可悲了!

现在问美团,饿了谁赢。如果他们饿了,赢了也是资本+丑脸的胜利,也是可悲的!

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互联网经典大战!战争双方都是“世界级的久经沙场的明星”,任何一方都有充足的弹药库。

王兴的美团手握600亿现金储备,这也是阿里巴巴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在阿里,阿里巴巴067工号副总裁甘被聘请创建了美团-铁军,这是另一个原因。

饿吗?王乐妍是阿里巴巴支持的36个合伙人之一,他在家里玩,可以动员大约5000亿元人民币。作为阿里收购的外卖行业第二个品牌,他迅速提前完成了团队整合,还漂亮地发起了一场“冬季战役”和一场“春季战役”,说明内部团队能打硬仗,也说明阿里的整合能力天下无双。

况且美团“无边界扩张”的战略布局越来越重,既定的敌人都是巨头。酒店里的携程,外卖里的阿里,支付里的微信,电影里的淘宝电影,都是强大的对手。想赢,先看竞争:有没有显著的成本优势?第二,有没有专注优势?第三,有没有差异化优势?

先说饿了么的“高端外卖广告”。第一枪是品牌战。第一,饿了么品牌的品牌形象提升。第二个镜头“明星特送产品”围绕高频星巴克咖啡展开,可圈可点。从目前来看,第一个能否夺回50%的市场份额?第二,能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第三,能和阿里完美配合吗?

外卖市场巨大,本地生活前景无限。我预测五年内很难看到结果。大家都在抢占“增量市场”,即500个较低线3-4城市的本地生活市场。最后,美团几乎不可能赢阿里,阿里也很难赢美团。大幅拉大差距是不现实的,最终可能会维持一定的均衡。

美团迫使商家在饿了么和美团之间做出选择。想选美团,不能用饿了么,不然就把配送范围定在水库,不然就把美团的店关了。

我们一直在想,马云华赢了670亿,饿了。王兴抛弃马云是对马云的一种“反击”吗?可以说,在2011的千团大战中,马云领投了5000万美元,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但是,王兴最终选择了腾讯,离开了马云。

大家都说可惜,但是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失去美团可能的代价就是670亿人挨饿。那么,饿了么能超越美团吗?

调查显示,2019第三季度,美团占比53%,饿了么占比43%,多出约10%。从这个优势来看,饿的时候确实有“危机”。

而且美团上市后,市值达到5000+亿港币。这个优势不是被阿里巴巴买了。

然而,我确实对美国的使命有些失望:

当然,背靠阿里巴巴和腾讯,腾讯和阿里巴巴的较量又何尝不是呢?!

个人认为,饿了就赢了。饿了么是阿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团只是本地生活的一个圈子。

1.从生态圈来看,阿里比美团大很多。很大的优势是资源和渠道有优势。

2.从资金来看,美团和阿里没有可比性。

3.从决策上看,饿了么和口碑合并阿里的重点支持,本地生活和3公里配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4.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美团是腾讯的养子,饿了么是阿里的亲生儿子,养子和亲子的区别也是成功的关键。

5.从历史上看,如果是以前的饿了么,是比不上美团的,因为张的饿了么和王兴的美团不是一个级别的(个人认为在千团大战的时候,美团没有阿里的钱和技术是赢不了的。前期不要跟我说管理有多重要,创始人有多重要。都是废话。其他的都是大资金大技术推动下的蚂蚁。)饿了么只有大城市和高校的市场,美团的渠道。

总的来说,本地生活搭好了结构,摆好了摊子。虽然是饿了么,但是份额低,会逐渐持平,慢慢反超。这只是时间问题。(美团的资金压力远大于饿了么。)

我是骑手,对美团的套路没有信心。饿赢了。美团的人性化太差了。不知道为什么商家还留在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