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么受欢迎的漫画改编成电影并不容易。尤其是面对这种已经流行了50年的通俗读物,改编的难度会更大。漫画的原作者布拉德·安德森(Brad anderson)说,“这些年,有些漫画渐渐失去了光泽,但我的漫画却活了下来。这主要是因为我是以一只狗的视角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和问题。我没有从主人的角度来描述这只狗。我像狗一样思考。这只大丹狗的灵感来自于我妈妈的拳击狗,但我让这只狗变得更大更有力量。因为我觉得大狗有时候更有趣——因为狗不知道自己多大了。有时候你会看到大丹犬这样的巨犬,吵着要像吉娃娃一样坐在主人的膝盖上。我自己有一只大丹犬,体重170斤。会闹出很多人生笑话。漫画中的大丹狗并不是一只纯种的狗,它有很多人类的特征和情感。我觉得改编这部漫画并不容易,尤其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马默杜克已经是‘明星狗’了,因为它的形象已经固定了,很难再有太多的改变。"
在谈到改编时,该片的导演汤姆·戴伊(tom dey)表示,“我们想让这部动画片更具时代感。毕竟是传统老漫画。如果要放在现在的影院,你得改变它,让它符合现在,否则,电影很难成功。但是我很赞同布拉德的观点。所以这部电影是从马默杜克的角度拍摄的。我们拍摄了它和主人养的一只猫的相处,它和社区其他宠物狗猫的相处,我们还为它准备了和一只苏格兰牧羊犬的爱情故事。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电影更好看,更好玩。”
开拍前,整个剧组就用CGI技术再造一只狗,还是用真狗表演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当时有两种观点。一个是CGI技术可以让电影中的大丹犬看起来更像人类,做出狗做不到的动作,并展示它们的眼睛。另一种支持动物表演的观点是,如果用真狗,电影会更可信,人们会更爱动物。权衡之下,导演汤姆·戴决定将两者结合起来。他说:“在一些狗可以自己做的场景中,我们让狗自己表演。反正在驯兽师的帮助下,这些动作都不算太难。在一些狗狗无法完成的表演中,我们使用了CGI技术,比如狗狗说话时的嘴部动作,影片中一大群猫狗的集体舞,一些跌宕起伏等等。这样既解决了狗的真实性和可爱性问题,又解决了高难度动作的问题。而且从最后的效果来看,动物加CGI的治疗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如果按照狗的生理周期来计算狗的青春浪漫,漫画里的马尔马杜克今年已经380岁了,但在电影里,马尔马杜克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少年时期的他精力充沛,充满力量,也向往一段属于狗狗的浪漫爱情。面对家里的宠物猫,它也会恶作剧一样;面对漂亮的苏格兰女牧羊人,会释然;面对狗帮的欺凌,也是一样的无力——可以说电影版的丹麦大狗马默杜克,凝聚了太多青春片的元素。
导演对此并不避讳。汤姆·戴伊(tom dey)说,“因为电影是以一只狗的视角拍摄的,所以我们把马尔马杜克的年龄设定为少年,这样就可以把笑话和浪漫爱情等元素放进电影里。整部电影其实就是一个关于马默杜克来到新家,然后努力融入社区,寻找爱情的故事。你可以把电影想成一部狗的青春言情片——其实我们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写剧本,拍电影的。这种拟人化的动物才是最能引起观众喜爱和好感的动物,所以我们对马默杜克这个大家伙充满信心,相信它一定会赢得观众的笑声。”
既然已经决定用真实动物和CGI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拍摄这部电影,那么驯兽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些动作需要大丹犬亲自上阵。正因为如此,汤姆·戴叫来驯兽师约翰·亚历山大,请他训练马默杜克。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很容易就完成了,因为没有太难的动作和元素。然而,在马尔马杜克冲浪期间,亚历山大感到困惑。他说:“我不确定大丹狗敢不敢在冲浪板上冲浪,也不知道大丹狗想不想在水里玩。因为我从来没有和大丹犬一起工作过。我从来没听说过大丹犬会冲浪。”现在,问题来了。它愿意冲浪,愿意走进水里吗?
令人惊讶的是,马默杜克非常聪明和听话,走上冲浪板,进入水中。汤姆·戴伊说:“我非常惊讶。当我第一次走到海滩时,约翰实际上刚刚开始训练马尔马杜克,但似乎马尔马杜克自己开始划水和冲浪,他也展示了他的技巧和能力。这真的让我们喜出望外。我一开始很担心如果马默杜克不想冲浪,我会把这一幕删掉,但他最终还是不出所料的完成了这一幕的表演。我觉得这只大丹狗可能是历史上第一只会冲浪的大丹狗。”至于影片中的其他动物,暹罗猫、苏格兰牧羊犬、黑背狗等一些动物演员并没有太大的困扰。汤姆·戴伊(tom dey)说:“其他动物轻松完成了它们的表演。毕竟亚历山大是个经验丰富的驯兽师,猫狗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比鸟类和猛禽容易训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