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与灰太狼》制片人黄伟明访谈。
黄伟明于1972年出生于广州。80年代,他懂事的时候,正是《大闹天宫》等国产动画如火如荼的一年。黄伟明有那个时代儿童的理想——绘画。用他的话说,“只要能画漫画,我就很开心。”1988,中学生报刊登了他的漫画。那一年,他16岁。带着儿时的梦想和身体的成长,他开心地向自己的目标发起了冲刺。
生活中的黄伟明不仅是漫画家,还是餐厅服务员、西式厨师和酒店店员。丰富的生活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24岁时,黄伟明留学加拿大,在加拿大马鹿大学美术与设计系学习动画创作。他留学的那一年是1996,以《大闹天宫》为代表的国产动画逐渐没落。去年夏天,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来到中国,大受欢迎。这一时期也是日本漫画在中国崭露头角的一年。很快,《灌篮高手》就被买早餐的奶奶熟悉了。
在西方漫画理论的系统影响下,的作品在中国也开始崭露头角,开始出现了《甘先生》、《地瓜糖水》等优秀漫画作品。
...、羊城晚报、广州日报。
2000年夏天,国产动画《莲花灯》上映,张信哲信彻在片尾曲中深情地唱道:“清除天上的乌云……”,这正如多年后国产动画“突围”的情感写照。这一年,黄伟明回到中国,开始投身于动画制作。他创作了《精选马姐姐》的开场动画,老少皆知。2004年,令人捧腹的动画片《宝贝女儿和好妈妈》在中国首映。2005年,《喜羊羊与灰太狼》正式与观众见面。
如今的黄伟明,是在一个国产动漫爬坡的时代出名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预示着黄伟明艺术家将在动画“制造到创作”的道路上为更多的标志性作品铺平道路。
大众生活: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形象从何而来?
黄伟明:我最初打算做一部儿童漫画的时候,想了很多题材,最后确定了羊和狼这两个形象,因为这两个形象是众所周知的天敌,就像猫和老鼠一样,矛盾鲜明,观众容易理解,不需要过多的铺垫和解释。大众生活:卡通形象有原型吗?
黄伟明:塑造人物的时候没有原型,但是画大灰狼这个角色的时候,眼睛是故意耷拉下来的,跟我差不多。配音演员和朋友开玩笑说我和灰太狼很像。
大众生活:《喜羊羊与灰太狼》搬上电影银幕后,票房是个奇迹,但相对投资成本低。对此你怎么看?
黄伟明:我们也害怕取得这么好的票房成绩!其实电影版的成功离不开500多集动画片的铺垫,因为大家都是通过动画片喜欢这个角色的,他们会对电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大众生活:你在加拿大留学期间的学习对你回国创作这部漫画有什么影响?
黄伟明:首先是技术。喜羊羊与灰太狼是用flash制作的,成本很低。这种来自互联网技术的动画在国外会比较多,但在国内不多见。除了技术,比如造型,创意,中西方的东西也有一定程度的结合。
大众生活:如何看待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
黄伟明:如果它不景气,这和我们中国的动画产业链有关。一部动画从开发到上市,很多投入大于收益或者只是捆绑,所以很难发展壮大。所以要有清晰的视野,把握好的创意和作品,才会有市场和收益。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大众生活:中国动画观众的习惯是更关注动画形象而不是创作者。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黄伟明:这倒是真的。动画中的主角是一个明星。很多观众看动画里的喜羊羊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刘德华一样。当然,如果能拍出一两部反响很大的好作品,那么观众也会逐渐关注幕后的情况。我们才刚刚起步,所以专注于创作和制作。如果我们做得好,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大众生活:你最喜欢的漫画家是谁?
黄伟明:鸟山明,我非常崇拜他,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在西方,我非常喜欢加菲猫,以及狮子王等经典动漫形象,我也喜欢《功夫熊猫》。其实不只是漫画。我欣赏周星驰的搞笑。他很搞笑,我会在之前的漫画里学习他搞笑的风格和表情。
大众生活:你在加拿大留学学到的东西和你回国后创造的东西必然会有很大的变化。变化和不同在哪里?
黄伟明: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国外比较开放,但是国内大部分观念都不开放,所以要把国内漫画里不会正常发生的现象整理出来,并不容易。我有点疯狂,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作品,喜欢创作像相声一样“三转四摇”的作品。
大众生活:你的下一份工作是什么?
黄伟明:接下来,我们将制作一部名为《magoo》的动画,它取自互联网上的素材,也使用了flash技术。这个图像非常有趣,你已经在QQ颜文字看到了。现在已经有一部分拍出来了,我们会陆续和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