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家心理研究所在一次免费自助餐聚会上提供了同样的酒,但故意把它倒进不同的瓶子里,并贴上标签。标签上分别写着5美元一加仑、10美元一加仑和120美元一加仑,然后让普通人评价这种酒的味道。虽然是同样的酒,但是很多贴着低价标签的人喝了之后都吐了。许多人称赞标价很高的酒很好喝,他想再喝一些。
实际情况可能更严重,因为那只是一次免费聚会。实际情况是大家都为它买单。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很傻很有钱,也不会希望别人看起来很傻很有钱。这是面子问题。所以,其实花30多万买合资车的人,是绝对不愿意承认1.5万的国产车能买到比他的车更好的车的。如果有人想努力纠正他的错误,想和他比,他可以找一万个理由认为他的车好很多。能想到什么耐用,做工,用料,驾驶体验,如何证明耐用?谁能说他的车几年后不耐用?做工如何比较?不是外人就可以随便进去参观汽车生产线的。就算把宝马奔驰的生产线引进国产车,人家不信你也不会招。材料可以对比,配件的每一个供应商和品牌都可以查出来。可以发现,1.5万的国产车用料甚至比30万的合资车还要好,但是人家的好料堆在一起未必就成了好车。所以你在实际测试中与他进行了比较?当实际测试显示,1.5万的动力、操控、刹车、空间、配置、油耗、安全的国产车都赢了30万的合资车,他说,不能只看表面成绩,驾驶体验不一样。很难说怎么感受这个东西。比如操控性和舒适性方面,处理好路面感很强,他可以说是太难受了。舒适性高,他可以说路感差,底盘支撑不够好。刹车好可以说刹车太猛突然让人有飞出去的感觉。
谁都想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但是现在合资车主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国产车主。所以更多的人会说合资车好,所谓三人成虎!
现在我们到处在新闻里看到合资车怎么断轴,变速箱锁死,刹车失灵,安全气囊死了,没有防撞钢梁等等。,但是关于国产车的类似新闻报道并不多。但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抱着国产只能比合资差,不能比合资好的说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很多人在维护合资车的名声,诋毁国产车的名声。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口碑怎么可能是同一个标准?
顺便附上我在网上找到的这幅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