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农村长大,家里并不富裕。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销售农产品。我经常连交电费的钱都没有。有时候真的没钱了,就挑了两担小米在街上卖。不过卖了之后,虽然换了点钱,但是青黄不接的几个月家里就没饭吃了。记得有一年,因为生病没钱治病,摘了好多小米卖,后来。家里没饭吃,真的是揭不开锅。爸爸去门前的树林里挖野麻和香蕉莲藕,洗净去皮,用刀剁碎,用石磨磨碎,然后放在锅里蒸成饼。或者,麻饼,配咸菜,天天吃,直到地里的稻子熟了。
虽然家里经济条件那么紧,但是我十岁那年儿童节,我妈给我办了个舞会。说起这个球,我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我爱的是,这个球不仅仅是一个球,而是妈妈在困难中省吃俭用给我买的节日礼物,里面蕴含着父母无私的爱。
我讨厌卖橡皮球的无良商家。据说这个橡皮球放家里一晚上了,直接劝阻。我还没玩过,所以橡皮球是扁的。
那时候也就是90多年,农村城镇什么小店真的什么不道德的事都干得出来。记得有一次,父亲去买农药,回家发现农药是假的。后来听说是用茶叶煮的水勾兑的。最气人的是家里养了一只母羊,生了三只小羊。羊奶不够了,我想到镇上的商店去卖一袋奶粉,因为我去了镇上桥头的商店,我说要买奶粉。女的问我为什么买奶粉。我说家里的母羊生了三只小羊,奶水不够。听了这话,店里的老板娘给我拿来一袋米糊,上面写着婴幼儿米糊。我说想买奶粉,老板娘不耐烦的说;这是奶粉,十五块钱!
因为没见过真奶粉,被她忽悠了。那时候十五块钱是一笔巨款,一个小学老师一个月工资才两百块。结果买回家,羊肉根本没喝,因为米糊苍白无味。
后来听我妈说泄气球也是在桥头的店里买的。虽然扁了,但还是舍不得扔,还留着。这个球见证了父母的爱,也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现在每次打篮球,总是不自觉地担心球会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