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以来,失语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失语症研究的逐步深入,许多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研究目的,提出了几十种分类方法,其中有些方法相互重叠,有些方法在失语症分类的名称上有很多混乱。至今没有公认的方法。虽然分类方法很多,但所有的分类都是相对的。一个分类往往通过脑损伤后不同语言症状的组合反映出对失语症机制的认识
1979年,Benson在《失语症、失写症、失读症》中开始使用“失语症综合征”一词,即病灶在某一部位,患者以高频率出现一组完整或不完整的临床症状的概念,在后来的失语症研究和康复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被认为是世界各大语言中的* * *,反映了人脑的结构和特点。
(2)汉语失语症的分类
我国失语症的分类是以本森分类为基础的。汉语失语症的主要类型如下。
汉语失语症的主要类型
(3)典型和非典型失语症的分类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更有限的皮质语言中枢损伤往往表现出典型的失语症状;广泛的皮质损伤和皮质下损伤常表现为不典型失语症。因此提出典型失语症和非典型失语症的分类方法,如下图所示。
由于病变部位不同,病程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典型失语症也是相对的,有些失语症很难归类。根据国外90年代的研究数据和国内学者的观察,约有30%的失语症无法明确分类。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失语症分为非流利性失语症和流利性失语症的二分法。一般病变部位在中央沟稍前方时,说话不流利。
典型失语症和非典型失语症
四种类型失语症的临床特征和损害
1.布罗卡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
(1)主要临床特征
主要表现为:表达障碍明显比理解障碍严重。自发言语不流利,言语量少,费力,语言差,缺乏语法词。电报语音严重的时候是无声的,很难命名和找词。但给予初始声音提示,往往会导致正确反应和重复障碍,尤其是重复长句时,错误较多,尤其是韵律错误,理解障碍较轻,可以理解简单的单词。往往难以掌握长句和执行口头指令,理解和阅读单词的能力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更复杂句子的书写也受损,语法严重错误。此外,布洛卡失语症常伴有口腔和面部失用症。当患者仅出现口腔障碍,但其理解、书写、智力、计算正常时,称为纯文字性哑语,也称纯运动性失语或言语失用症。
(2)病变
在位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三分之一的Broca区,大多数患者伴有右侧偏瘫。总体而言,布罗卡失语症的预后好于其他类型,但由于程度不同,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
(3)案例举例
男,58岁,大学学历,干部,右利手言语障碍伴右肢体运动差。5438+0年6月入院的患者,在5438+0年6月前中午起床时发现右肢不能动弹,不能说话,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治疗。他被诊断患有脑梗塞。治疗后,他被转到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查体显示患者神志清醒,合作,右侧鼻唇沟较浅,右舌伸出。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腱反射亢进,右巴宾斯基征阳性。失语症检查:患者自发言语少,仅在北京能回答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能用部分数字回答出生日期,但日期不正确。谈话中停顿多,说话不流利,而且发音不清,表达难以理解。名词正确率70%,动词正确率60%,句子正确率40%。命名正确率40%,动作描述30%,前缀音和手势提示尚可。名词重复正确率50%,动词正确率40%,3-5个单词的句子可以重复。阅读理解的正确率,名词动词40%,名词动词70%,句子20%。书写和命名正确率为30%,抄写正确率为名词80%,动词60%,听写正确率为名词40%,动词20%,句子为0。计算6分(6题正确)。核磁共振显示“左额叶布洛卡区低密度灶”。诊断:脑梗塞致布罗卡失语症。
2.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1)主要临床特征
英语口语不流利,自发词少,往往对刺激反应简单。语音、阅读、命名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复述在理解上更好。有些病人写作有困难。与布罗卡失语症的主要区别在于,这类患者可以复述较长的句子,这类失语症的预后整体较好。
(2)病变
布洛卡区前方及以上的大多数疾病是由于大脑中动脉梗塞和脑损伤。
(3)案例举例
男,52岁,右利手,司机,初中文化程度因右侧体力活动差言语差。1年5月,病人早上洗脸时,突然不省人事。当天CT检查显示“左额大面积脑梗塞”,进行了脱水等药物治疗。1周后意识转清,但1个月后仍不能说话。我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演讲训练。为了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我住进了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入院后做了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口语不流利,可以用一些词语和手势表达。比如我用方向盘表示“司机”。口语中某些四声错误的正确率,名词和动词为90%,句子为70%,口头指令为0。名词的正确重复率为90%,动词的正确重复率为70%。句子命名40%动作描述90%,图片描述0,阅读准确率名词40%,动词和句子0,阅读理解准确率名词90%,动词80%,句子40%,书面说明0。各种写不完的计算。17分语言诊断:经皮质失语症。
3.韦尼克失语症。
或者感受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
(1)主要临床特征
韦尼克失语症是一种典型的流利性失语症,其主要特征是理解障碍明显比表达障碍严重。韦尼克失语症的特点是说话流利,大量的错别字和生词混杂在一起,使说话出现杂乱无章的句子,称为乱字或怪字。存在词的持续性现象,命名和找词存在明显障碍。患者自己能流利地说话,但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缺乏表达的核心内容。在理解方面,语言洞表现为言语理解障碍,常表现为语音和语义理解受损。由于严重程度不同,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人们可以阅读文字,但大多拼写错误,往往有字形。然而,韦尼克失语症患者往往缺乏对疾病的自我认识,这种失语症的预后往往整体较差。
(2)病变
主要位于颞上回后部或大脑外侧裂后缘的韦尼克区1/3,以颞上回颞中回后部为中心区。大部分脑梗死(大脑中动脉皮质支)患者常伴有偏盲。
(3)案例举例
男,59岁,尤力,大专学历,患风湿性心脏病30余年,房颤10余年。两个月前的晚饭后,在安静的状态下,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右肢动作不灵,说话也不清楚。后来去了当地医院治疗。CT检查显示,经左颞叶脑栓塞治疗后,其肢体运动基本恢复,但言语仍无改善。为了言语康复,他被转到医院治疗。听力测试是正常的门槛。汉语标准失语症测试:口语流利,有明显混淆。在交谈中,他缺乏自我抑制的能力。比如在回答自己的名字问题时,他说“李拉想的突然,突然……”听力理解的正确回答率为:名词和动词10%,句子和动词指令为0,重复还是混淆。分数为0,阅读理解为0。动词60%,句子50%,书面指令执行为0,抄写50%正确,地址书写和描述书写为乱字,书写过多,分值为0,20%正确。语言诊断:韦尼克失语症
4.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1)主要临床特征
在表达方面,自发言语流畅,但错误较多,命名有严重障碍,复述能力较好,但有一种学习语言的现象,就是虽然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但却反复复述对方说的话,这说明语言理解和书面语理解存在障碍,可以大声朗读单词,但往往不理解其含义。在韦尼克失语症的恢复过程中,你经常会变成这种类型。韦尼克失语症和重复保留最大的区别在于。
(2)病变
一般来说是大脑优势半球侧裂言语中枢周围的广泛病变,但局限于背部的损伤也会有同样的症状
5.传导性失语。
(1)主要临床特征
在表达方面,自发言语流畅,但大多伴有音位错误。传导性失语症以重复障碍为特征,表现为自发的语言命名、重复和单词朗读出现错误。在理解方面,字和音都较好,多数伴有书写障碍的传导性失语症一般预后较好。
(2)病变
目前,传导性失语症的焦点仍有争议。一般认为,病灶主要位于连接韦尼克区和布罗卡区的弓状束内,使得韦尼克区的言语信息不能很好地传递到布罗卡区,造成严重的重复障碍。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病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部位,常由优势半球外侧裂上下部分的散在损伤引起。
(3)案例举例
男,56岁,右里人,大专学历,干部病人9月学习打高尔夫球时被球杆击伤左头部,1997。他当时头疼得厉害,被立即送往当地医院。在去医院的路上,病人不省人事。当地医院CT检查显示“左侧颞叶颅内血肿”。术后患者第二天醒来,醒来后出现言语困难,右肢体轻度活动障碍。1个月后,肢体动作基本恢复,但仍有明显的表达障碍和吐字。请不要为了言语康复而进行诊疗。入院后做一个标准的失语症检查:患者口语流利,回答和提问有大量的语音错误,命名也有很多错误。重复单词是不可能的。有时个别声调可以重复,大部分在视觉提示下可以听得懂。名词和动词更好。仅在句子层面,阅读理解准确率略有受损:名词80%,动词70%,句子50%。朗读有很多语音错误:命名写作和描写写作比较好,句子描写有书写困难。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左侧颞叶脑软化”。语言诊断:传导性失语。
6.命名失语症(命名性失语症)
(1)主要临床特征
命名障碍流利性失语症又称名物化失语症和健忘症,其特征是自发地难以找到单词和说出人的名字。有错误,经常迂回语言,其他如理解、复述、写作等能力有所保留。命名性失语症预后较好。
(2)病变
一般认为病变位于左大脑半球的角回和颞中回后部,但目前很难找到单一病变,此类失语症多为散在损伤所致。
(3)案例举例
男,36岁,右里人,大学文化,干部病人2000年6月因颅脑损伤住进当地医院,3个月后转入该院继续康复治疗。入院后用汉语检查为标准失语症:口语流利,口语特点是缺乏实体词,如名词。病人回答职业时说:“别人能用的东西我都要卖。当病人说出水果的名字时,他说:“我现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那种沙子叫什么?我忘了。我可以通过读单词把它叫出来...他们没有给我任何我知道的东西。我一说,他们就给我,塞我嘴里,我不想吃。他们强迫我吃。“我们那里连这个东西都没有。”在谈到另一张图(香蕉)时,我们说:“这个男女都可以吃,大家只要喜欢都可以吃,只是有些人吃不到,只好溜手。”听力理解检查正确率:名词70%,动词60%,句子40%,口语指令20%正确。当句子80%命名时,只有20%是正确的,语音提示可以回答正确的动作。正确阅读率为100%:名词和动词分别为60%和70%,句子为0。阅读理解正确率为70%,动词和句子分别为70%、60%和40%,写作为0,抄写正确率为40%,听写正确率为20%。
7.完全失语症(完全失语症)
(1)主要临床特征
完全性失语症属于非流利性失语症,是听、说、读、写各种语言模式严重受损的一种失语症。主要表现为自发单词很少,只有个别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的重复命名和复述,听不懂单词,即使能听懂也很少。这类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说一些系列的语言,比如一口气数一些部分,唱一些歌曲和歌词。完全失语症很难恢复。患者很难恢复到可以用文字相互交流的地步。刚开始,他们完全失语。随着治疗的进行和时间的推移,当症状缓解时,他们可能具有Broca和Wernicke失语症特征。有学者称之为混合性非流利性失语症。部分病例在康复期有较好的理解,但口语表达障碍严重,表现为Broca失语症特征,是完全性失语症的常见转化形式。
(2)病变
大多数学者认为,大脑优势半球外侧裂周围的语言区受到了广泛的损害。这类患者多伴有右侧偏瘫、偏盲、偏瘫。
(3)案例举例
男,62岁,尤力,工程师,大专学历1998 10 10月25日,起床上厕所时摔倒,随后发现右侧上下肢无力,同时逐渐不能说话。65438年10月27日CT显示“左额颞叶低密度病变”,在当地医院治疗2周,病情稳定,转院做失语症检查,进一步康复。“人,人,人……”是口语理解的严重障碍。只有个别的单词和简单的手势能听懂。阅读,阅读,理解,写作,不可偏废。口型和面部动作不能按元音顺序模仿。有一个探索性的行为诊断:脑梗塞完全性失语症,口面失用症。
8.混合性经皮质失语症。
(1)主要临床特征
也称为语音区域的隔离。
混合性经皮质失语症是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症和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症并存。这种失语症在口语表达中不太常见,根本无法形成能表达意思的语言,甚至只是刻板的重复,或者仅限于模仿考官所说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比如医生问病人“你叫什么名字”,病人马上回答“你叫什么名字”;当被问到“家里有几口人”时,病人马上回答“有几口人”,这种回答被称为回声语或模仿语。是混合性经皮质失语症的特征之一。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补全现象,即听到对方说出常用句子的一部分后,可以补全后半句。比如考官说“山遮白日”,患者可以后面说“而海洋泄金河”,甚至把剩下的话都说完,这就严重阻碍了口头理解。
(2)病变
一般认为病变部位是优势半球分水岭区的大病变,但Broca区的Wernicke区及连接它们的区域并未受损
(3)案例举例
女,61岁,尤丽,退休职工,大专文化程度,2001年因“1个月右侧肢体不能活动,言语不清”入院。患者于当年10月因头晕在静脉输液时出现寒战,体温高达39℃。当血压下降后,他被转到当地的上级医院接受治疗。当时,他没有反应。经过8天的治疗,他的意识变得清晰,但他不能说话。半个月后,他能说几句话,但不能主动表达。咳嗽减轻了。复查CT显示“左额颞叶顶叶和基底节为低密度灶”。入院进一步恢复后,检查听力为正常阈值。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自发口语不流利,有回声语。如果你问“你叫什么名字”,病人答“你叫什么名字”,问“你今年几岁”,病人答“年龄”,有补全的现象。正确答案率为:名词和动词均为20%,重复名词为70%,能重复3-4个单词的短句正确命名率为10%。
9.纯文字聋
(1)主要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是听力理解的严重障碍,即使听单词手指图也无法完成。患者往往会主动说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如果患者会写,往往会主动要求书面回答流畅,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病初期没有或偶有语音错误。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错误明显增多,使对方难以分辨其意思,重复出现严重障碍。往往连单词或者单音节都无法重复患者自发的书写。命名写作描述很正常,甚至可以写日记和文章。但听写障碍或不能纯聋,会导致单词音与社会自然音分离。患者不懂单词的意思,但能分辨非单词的声音,如雷声、流水、猫叫、拍手、婴儿啼哭、火车鸣笛等。甚至病人也能分辨出“老式”蒸汽机车的声音。听力大部分在正常阈值,部分可能是轻度高频听力损失。纯词性耳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障碍属于失语症还是听觉性失语症仍有争议。但目前大多数人认为纯词聋并不是真正的语言障碍,而是感觉传递问题,在向皮层传递言语刺激解释其意义的能力上有缺陷。纯词聋的病因多为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损伤,脑血管意外为单侧颞叶损伤。
(2)病变
位于单侧颞叶或双侧颞叶,双侧颞叶几乎所有病变均可引起纯词聋。目前认为单侧颞叶或双侧颞叶病变引起纯词聋时,韦尼克区是完整的。单侧颞叶损伤位于主颞叶深部,影响颞横回或投射至初级听觉通路的纤维,双侧颞叶病变累及双侧颞上回中部。
(3)案例举例
男,28岁,李和人,因“语言理解障碍和表达障碍12”于6月3日入院,1995。入院诊断为“脑炎后遗症”。入院体检:意识清醒,表情自由,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肢体功能正常,肌力V级,肌张力双侧对称正常。日常生活标准性失语症检查:自发言语少而流畅。大量的语音发音错误严重阻碍了听力理解。名词的正确率只有30%,动词和句子都理解为0。朗读相对较好,平均正确率70%~80%。常见社会环境声音的正确率(包括打雷、小溪、流水、母鸡下蛋、火车、鸟儿唱歌拍手等。)是80%。纯音听力测试和听觉诱发电位。
10.皮层下失语症
上述失语症的类型与皮质语言中枢或连接皮质区的传导束中断等损害密切相关,多为典型失语症。近30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如CT和CTMRI局部脑血流测定的应用,发现失语症也可单独由皮质下病变引起,但失语症的发病机制仍有争议。常见的失语症类型,如基底神经节性失语症、丘脑性失语症等,与上述失语症类型相比具有非典型性,因此有学者称之为非典型性失语症。
(1)基底神经节失语症
①主要临床特征:基底节包括壳核尾状核和苍白球,解剖上靠近内囊,故患病时常同时受累。国内失语症研究发现,这种失语症最为常见。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基底节失语症患者占全部失语症患者的2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研究的病例占26%。基底节失语症的会话性言语介于流利性失语症和非流利性失语症之间,称为中间型。国外资料显示病变部位在布罗卡。当病灶位于背部时,与韦尼克失语症相似。病变较大,波及整个基底节,临床表现类似完全性失语。国内研究表明,当病灶在前方时,类似于非流利性失语。当病灶在后部时,类似流利性失语症。一般来说在复述方面比较好,但是在疾病早期,尤其是损伤面积较大的时候,可能不好,但是随着疾病的恢复,复述能力可以很快恢复。一般短句可以复述,但对于较长的句子,名词的命名更好,列举起来有明显的障碍。场景的描写在口语理解中难度较大。对名词动词和短句的理解较好,但对较长句子的理解和口头指令的执行有明显障碍。在阅读方面,大部分患者在朗读方面表现较好,但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性质类似于口语理解障碍。在书写方面,除了少数患者能写出名字外,大部分患者在动作描述方面存在突出障碍。
②病变:主要在基底节被膜区。
(2)丘脑性失语。
丘脑性失语症是由丘脑病变引起的失语症。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语言部10年收集的丘脑性失语症占失语症总数的4%,其中脑出血3例,脑肿瘤1例。
①主要临床特征:中间型丘脑性失语症交谈流畅,声调低,音量小,有时甚至听起来像耳语,但声音仍清晰。个别表情冷漠,不主动说话。一般可以简单回答问题,描述病史。部分患者存在正常或轻度的语义拼错障碍,大部分丘脑性失语症可重复出现明显命名障碍的句子。在命名上,命名词和列举词存在严重的语义错误。用颜色命名名词、动词、短句较好,但阅读理解较好,但阅读理解相对较差。丘脑性失语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构词和语法结构障碍,丘脑性失语预后较好。大部分能在几周内恢复,但往往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命名障碍,但有资料证实个别患者留下明显的语言障碍。
②病灶:丘脑
11.交叉失语症
临床上绝大多数失语症是由于左大脑半球损伤引起的,但也有一些例外。Braimwell(1899)引入了“交叉性失语症”这一术语,用来描述左撇子大脑左半球损伤所导致的右侧偏瘫和失语症。或者右利手人右半球损伤导致的左侧偏瘫和失语。目前用交叉性失语症来描述右利手者右半球受损引起的失语症。此类患者较少见,其发生率不到失语症的1%~2%,且在病因上不同于典型失语症和非交叉性失语症。Boller(1973)估计只有23%的交叉性失语症是由血管性疾病引起的,大部分病例是由肿瘤和颅脑外伤引起的。这一结论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左脑半球受损导致的右利手性失语症,主要是因为血管性疾病。交叉性失语症很难按照传统失语症的类型进行分类,所以也称为非典型失语症。症状方面,大部分患者有语法和书写障碍,听力理解和命名略有影响,但也有影响。
12.儿童获得性失语症
指儿童部分习得或已经习得口语后出现的失语症。国外资料显示发病年龄在3岁以后,但也有人认为1岁以后儿童获得性失语症少见。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语言科,该病占诊断和治疗失语症总数的4.7%。从病因上讲,成人失语症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疾病。儿童获得性失语症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表现方面的脑外伤,成人患者少见。沉默消失后,表现为语速慢、话少、声音弱、节奏异常。此外,几乎所有失语症患儿口语表达都不流利,这与成人失语症有明显区别。成人额叶损伤表现为非流利性失语,颞叶损伤表现为流利性失语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