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艺齐
编辑郝/张艳
面具很难找到。
“我捐的第一批3万个口罩是我自己扛回来的。”65438年10月28日,谭杰拓一个在泰国工作的朋友,在当地买了3万个口罩,订了第二天凌晨4点回家的航班。
远在印度的林涵加入了当地的志愿者队伍,到处募集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印度时间2月2日凌晨3点,308箱物资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从孟买飞往北京。那一刻林涵哭了,过去一段时间没日没夜的倒挂辛苦都值了。
在数以万亿计的海外捐赠者中,谭洁和林涵只是其中之一。海关总署2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24日(除夕)至2月11日,全国海关查验放行进口疫情防控物资8.7亿件,其中捐赠物资147万件,包括口罩。
国务院联防联控会议消息,截至2月11,我国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94%,尤其是一线防控急需的医用N95口罩,产能利用率达128%,但国内口罩供应仍有巨大缺口。
随后,很多汽车公司开始跨界生产口罩。
在上汽通用五菱10W级洁净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一批特殊的疫情物质——“五菱牌口罩”。到2月底,上汽通用五菱日产量将达到370万辆,联合生产线12条,自建生产线11条。
从提出想法到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上汽通用五菱用了不到5天的时间。2月14日,已下线的第一批1万只“五菱牌口罩”正式交付现场。与此同时,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口罩只是免费赠送。盒子上写着,“人们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不仅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也开始投入口罩生产。未来这些汽车公司联合生产的口罩可能达到全国产能的二分之一。
当口罩不再难买的时候,“拐点”也到了。
面具“危机”
“我戴口罩排队,没买到口罩,还丢了一个口罩。”网络段子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为了买口罩,我们要去社区居委会预约,拿到凭证,才能去指定的药店购买。有时候去晚了,面具就没了。”生活在上海的张洋感叹道。他尽量减少外出,至少两天为全家采购家居用品。现在他期待着去工作,因为他有一个面具。
2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梁聪表示,复工企业要配备消毒剂、温度表枪等物资,给员工发放口罩等防护用品。随着企业陆续复工,疫情防控进一步升级,“一盖难求”成为企业头疼的问题。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就业人数稳定在7.7亿左右。按照极端情况,如果口罩的消费量是每人每天一个,那么每天的需求量至少在7.7亿左右。据工信部统计,我国口罩最大产能为2000多万片/天,N95医用防护口罩产能仅为60万片/天左右。
2月10日,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员表示,全国22个省份最新数据显示,口罩企业复工率已超过76%。这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认为,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口罩行业上中下游的厂家都处于半停产状态,而中国人口基数大,口罩的需求会供不应求。“即使企业把库存全部拿出来,加班加点投产,也不一定能满足市场需求。”
“汽车品牌”口罩要辅助
2月10日上午,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广州汽车零部件技术中心的工程师们松了一口气,第一台防护口罩生产设备终于调试成功。
上汽通用五菱的无尘车间也是热闹非凡。2月13日,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第一批口罩批量出货。从有想法到第一批口罩下线,只用了三天时间。
在深圳宝龙工厂,比亚迪电子事业群9个部分临时调动生产口罩,最快2月17可以出货。
面对防疫物资短缺的严峻挑战,许多企业转而生产或兼职生产口罩、防护服和消毒剂。天眼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3000多家企业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了“口罩、防护服、消毒剂、体温计、医疗器械”。
其中,a股上市公司约为21家,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集团三家车企纷纷上前改造生产线,转而抗击疫情。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向企业保证。“很多企业担心未来口罩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明确告诉他们疫情过后政府会把过剩的产量储备起来。只要符合标准,企业就可以满负荷组织生产!”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与其隔音棉供应商广西德富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德富特”)联手,通过改建生产线转产口罩。根据项目建设计划,广西德福原生产车间将改造为2000平方米无尘车间,2月底将建成N95、通用医用防护口罩等12条口罩生产线并投入使用。
“从原料准备和生产工艺上,我们生产口罩有很大优势,生产线经过专业改造可以快速启动。”上汽通用五菱告诉亿欧汽车。
两天后,比亚迪宣布生产口罩和消毒液,预计17年2月左右量产出货。当天,广汽集团提出了研究建设口罩加工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方案,并派多名党员员工到东莞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厂快宇达参加了15天的学习。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汽车生产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流程中,涂装车间的无尘标准很高。医用口罩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有特殊要求,要求恒温恒湿,口罩不能被灰尘等小杂质污染。所以汽车企业跨界生产口罩,相比其他企业有很大优势。
“这是好事,”中华全国车友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亿欧汽车表示,汽车企业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在人员、资金、技术储备、专用生产场地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比如生产口罩的无菌车间,对环境要求很高。汽车行业调整能力强,整车企业生产条件好。
现在统一的自动化生产线不仅生产汽车,还生产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用品,这些都是现在最需要的。
“五菱”“比亚迪”“广汽”防护口罩即将上市。
占全国产能的一半。
三家车企投产后,产能可达全国产能的一半。
根据三家车企的产能规划,上汽通用五菱规划的口罩日产量有望达到370万只;比亚迪计划日产500万个口罩和5万瓶消毒液。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广汽集团计划自制30至50套设备。截至14年2月,其口罩生产线处于最后的调试和试生产阶段,预计本月底将实现日产量1万个口罩。
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亿欧汽车,公司正在积极准备审批和认证,政府也为稀缺物资开辟了“绿色通道”。比亚迪拥有专业的设备R&D和技术团队,并有长期合作和稳定的上游原材料资源。在原料和生产技术准备上有很大优势,会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生产产品。
车企能成功“跨界”生产口罩,得益于当地政府的“绿色通道”。据悉,口罩属于医疗器械范畴,检验检测合格证需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按照资质程序,从申请受理到审批发证需要近三个月的时间。
“在政府的帮助下,正常程序所需的43天已经缩短到不到20天。预计3月前可以完成所有需要的程序。”上汽通用五菱方面告诉亿欧汽车,在人员配备方面,除了上汽通用五菱的辅助人员外,还将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补充人员。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全球合伙人徐杨告诉亿欧汽车,口罩是战略物资。国家没有足够的货源,车企就会生产,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同时,在供应其他行业的同时,部分口罩也能满足企业复工需求。
据中汽协统计,截至12年2月,183国内整车生产基地中,已有59家开始复产,占比32.2%。
在国家复工的当下,跨界品牌汽车口罩无疑是最强的帮手之一。
面具都在哪里?
虽然人需要口罩,但是汽车口罩不一定有。
一位比亚迪高管在朋友圈说,手机“爆炸”了。最近网上有很多“买比亚迪口罩”的链接,还有比亚迪口罩17年2月10万块起售,发货的信息。
比亚迪不得不第一时间辟谣,称首批稀缺物资将捐赠给特定群体,如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志愿者、机场、空乘等。后续会结合情况再考虑国外平价供应。
按照生产速度,比亚迪首批口罩将于2月17日量产出货,保守估计要到月底才能投入一线使用。
“五菱生产的口罩会统一调配。”上汽通用五菱内部人士表示,口罩属于战略物资储备,一部分将交由柳州市政府统一调配支援防疫一线,另一部分将赠送给一线战士、上下游产业链等合作伙伴。
新年前夕,工信部向国内几大汽车厂商下达负压救护车应急生产任务后,华晨集团、北汽福田、SAIC大通、江铃福特等12企业加强了定制负压救护车的生产制造。SAIC大通将原本需要一个月的生产、R&D、制造周期缩短至10天,从疫情中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支持。
据亿欧汽车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3日,已有整车厂、汽车经销商、后市场、零部件企业等近70家汽车领域企业帮助抗击疫情。
增加国内生产,鼓励多渠道进口,政府部门会解决口罩等防疫物资不足的问题。
2月9日,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陈达表示,政府也在积极鼓励多渠道进口,推动相关企业加大采购力度,对进口口罩免征关税,协调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捐赠的口罩入境后转运,支持相关企业以货运包机方式将进口口罩运至中国。
近日,中国纺织商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到2月底,我国将日产口罩近6543.8+0.8亿个,加上进口防护材料,将极大缓解供需紧张局面。
乐章结尾部
“希望这场疫情早点结束,这样我就能尽快回到工作岗位。”?由于身处疫区,已在家隔离24天的方莉希望尽快返回上海。这种期待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
有足够的口罩和防护用品是回上海正常上班的前提。
汽车人在努力,各行各业都在努力。
海关总署2月24日发布数据12。2月24日起,11,全国海关* * *放行进口疫情防控物资8.7亿件,其中口罩7.3亿件,防护服741000件,护目镜1540副。
口罩再紧,总有不再稀缺的一天。到时候,希望大家记住为之付出的人。
编辑:郝/张艳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