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暖和
开始
你有什么样的季节?春夏秋冬?
谁来决定心情的冷暖?
上帝?你自己?还是路人?
在寒冷的冬天,我梦见走进春天的花园;当我醒来时,我浑身都是香味...
-几米
(1)
天气预报说今晚会有小雨,气温会急剧下降。
晚上八点,我打着伞出门了。我没有任何目的地,只是想漫游。
我选择了繁华的闹市区。
我只穿了一件薄外套,连外套都没带,因为12月的广东还是比较温和的。虽然此刻正在下雨,但我还是不相信一夜之间气温会下降。众多城市的霓虹灯大多被高效照明和新型室内照明标志所取代,减少了城市夜晚的粗鄙,微微的细雨更为其增添了一丝浪漫。
街上没有很多人打伞。出门前大概没想到这种好天气会突然下雨。好在现在天气只是冷,不是冷。
一个女生从我身边经过,脚上的水花溅到我腿上,有点凉;伞被打了,我转过身,却没有找到一句道歉的话。这时,我抬头一看,才知道街上的人都很匆忙,只有我慢。突然有一种想要保暖的冲动。天气变冷了吗?
(2)
晚上8点半,雨下得很大,天气略冷。路上行人少了,脚步慢了下来:是因为夜深了吗?冷吗?还是走累了?我还是慢慢走着,捕捉着人群中的画面。
一对夫妇在狭窄的屋檐下避雨。女人搓着手,缩了缩。她很冷。男的脱下外套披在女的身上,然后相视一笑,好甜蜜。
一个女人撑着伞甩开爱人的手,冒雨走了,只留下撑着伞的男人在原地站了很久,不愿离去。为什么人总是这样?既然相爱,为什么要分开?为什么明明知道要分开却还爱着对方?只是为了暂时暖和一下吗?
店前屋檐下站着很多人,但这些人彼此站得稀疏;没有人想接近陌生人。即使他们清楚的知道,如果彼此靠得更近,就会更温暖,也不愿意缩短与彼此的距离。
我觉得整条街都是防御性的,敌意的,冷漠的。取暖的欲望已经占据了我的内心~ ~ ~ ~
(3)
晚上九点,天更冷了。我走进一家小店,里面挤满了人,大部分人都在避雨。他们在谈论不同的话题:或他人的对错,或明星的绯闻,或哪个店的衣服,或诅咒突如其来的天气~ ~ ~ ~ ~
我在商店的货架上随便挑了一条围巾,付了钱就马上戴上了——因为真的很冷。我一刻也没有多呆。这里空气压抑,不适合取暖。我想逃离这些谣言,不是因为我讨厌噪音,而是因为我现在需要的是保暖。
推开门,一股冷风扑面而来,我不禁瑟瑟发抖:不仅仅是冷,还夹杂着冰冷的气息。我想我真的需要找一个温暖的地方。
(4)
晚上九点半,天气越来越冷,我路过一家小书店。里面人不多,但玻璃窗上有一层薄薄的雾;里面会更安静更温暖。
我轻轻推开充满湿气的玻璃门,走了进去,把湿漉漉的雨伞放在门边的储物桶里――也许是怕惊扰了什么,或者是怕薄薄的玻璃碎了。店里很温暖,温暖到让人不想离开,就像大冷天钻进被窝就不想起来一样。
我绕着书架走了一圈,挑了一本相册,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坐了下来。一刻钟过去了,我看了不到一半的书。我抬头看着柜台区的书商,她也在看着我。可能她以为我是来看免费书的。我并没有太在意,依然轻轻地翻着书页。
大概花了半个小时。书看了一大半。我轻轻合上书,微微叹了口气。不知道什么时候,书商开始整理身边的书架。
“这是一本好书吗?”她的语气温和。
“很好.....我非常喜欢它。我想我会买的……”我看起来有点尴尬。
“其实不买也无所谓。外面冷,这里暖和暖和就好。”她的话让我有点吃惊。“像我们这样的小书店没有多少人光顾。大家都相信大书店好,连他们都懒得进来取暖~ ~ ~ ~”
我无语了。
是啊,为什么他们宁愿在复杂的空气中忍受寒风,也不愿去一个安宁祥和的地方取暖?他们明明需要保暖,却不想让出一点距离,也不想匆匆而过。
我的身体已经很暖和了,该走了,书店也要关门了。即使我想待在被窝里,我也离不开它们。毕竟人是不冬眠的。
雨还在飘,我撑开伞,拿着刚买的书;天气越来越冷,远处有几个模糊的身影。他们似乎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们应该也需要保暖。
我想我应该回家了。
六
买的书是漫画家吉米的《我只能给你画一张小卡片》。
结束
窗外天晴了,但屋内仍在下雨。
我微笑不代表我快乐。我撑伞,不仅仅是为了避雨。
你永远不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想拥抱所有人,但我得先温暖自己。请容忍我,因为我一直在和你练习容忍。
可以写现在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的阴暗面。这个好像很好写,比如记者,网上也有很多。也可以是特别的。从一只死鸽子作为中心线索,细腻地描述了周围人的反应(忽略,没人清理,最后鸽子腐烂了,被称为“该死的鸽子”,以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冷漠。
理解这个主题还是要靠自己。打字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