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小品 - 人类总是很擅长折磨自己的同类。

人类总是很擅长折磨自己的同类。

《人类酷刑史》一书讲述了酷刑的历史,介绍了自古典时期以来人类历史上恐怖而残酷的死刑。看着真的很震撼。很难想象,无论多么文明的人类,在折磨同伴的时候,还这么有创意。

作者认为,酷刑不是古代人类愚昧野蛮的产物。即使在文明社会,人类的素质也提高了。只要专制和司法腐败存在,酷刑就不会消失。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多地方比如网络暴力也有刑讯逼供的影子。

在此,我想介绍一些我觉得颇有感触的内容。

书中记录了一个小故事:1738年的巴黎,一个囚犯被判了一轮刑(用轮子压人的酷刑),并被公开处决。一名孕妇看到这血腥的一幕,当场被吓得早产。幸运的是,母子平安。

47年后,这个早产儿发明了机械斩首装置。成为第一个发明“斩首机器”的法国人。并以你的名字命名。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格鲁丁夫人”斩首机。它的“优越性能”和高效率,使得集体、大量处决犯人成为可能。

当时的欧洲革命变幻莫测,反君主革命、宗教改革运动、反革命保守派都在互相较劲。任何一个派系取得政权后,他们想要的都是迅速消灭死敌。砍头机的发明也迎合了这种需求。后面,闹市区甚至出现了砍头机,不远处还举行了婚礼。“噼里啪啦”的人头落地声夹杂着围观群众的欢呼声。

法国大革命期间,罗伯斯庇尔看中了这个“国产品牌”。

他当着大众的面流着泪说,以前的体罚太痛苦,太不人道,但砍头机可以无痛结束一个人的生命。贵族和平民都可以“同等”死亡(以前“一刀毙命”是贵族才享有的“特权”)。而且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我们知道罗伯斯庇尔的血腥政策。他掌权后,对待国王和他的支持者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屠杀。无数无辜的人死在这台砍头机器下。

这种机器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广泛使用。可怕的是,它不断“升级”,可能在一周内结束数千人的生命。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讽刺的是,最后罗伯斯庇尔本人被送上了断头台,他大力推广杀人机器“亲密接触”。

因为酷刑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最后都在酷刑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也有很多人热爱酷刑,最终死于酷刑。罗伯斯庇尔不是第一例。

古希腊有一个叫佩里劳斯的人,为了讨好城邦的暴君(类似国王),发明了一种刑具,叫做“铜牛”。它看起来像一头牛的青铜雕像。但里面是真空的。行刑的时候,把犯人扔进去,然后在牛肚子下面烧火。然后犯人的尖叫声会从牛的鼻子里发出,很像疯牛的吼声。

这种残酷的刑具是合法的。拉里斯,一个变态的君主,有食欲。但他讨厌这个谄媚小人。所以他命令佩里劳斯成为他发明的刑具的第一个受害者。

而城邦的居民很快就受不了法拉瑞斯的暴政,终于发动了叛乱,把他塞进了铜牛里。

如果有“命运”的话,它最大的爱好应该是和人类玩耍。

笔者认为,看了这么多悲剧和折磨,我们应该做的是思考,尽量不要让悲剧重演。如果我们的人民继续无动于衷,他们甚至会乐于看到其他人被公开处决。那么当权者就会用酷刑对付对手,独裁专制也就不远了。

想想也是。今天微博等新闻媒体侵犯隐私,挖掘各种内幕信息和曝光。以丑闻和花边新闻为卖点,网友再看会津津有味,有些键盘侠怕天下不乱。比如最近空姐案受害者的曝光,各种“真人秀”剧,还有那些过度的炒作...

不是一样的吗?只不过刽子手变成了媒体和键盘手,断头台变成了社交软件,喜欢看人被执行死刑的围观者变成了吃瓜不吃瓜的人,等等...

仔细想想,刑讯逼供的时代已经不远了。人类再怎么文明,还是会对同类的虐感兴趣。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