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媒体比拼小动作(首发《青年记者》)
本文已被阅读3530次。
要研究上海本土纸媒之间的竞争,就要知道上海的两大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慧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在了解了这两家报业集团之后,上海纸媒的竞争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明晰。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两家报业集团。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于2000年6月9日,10。由《解放日报》、《新闻丛刊》、《申江服务导报》、《上海小说》、《报纸文摘》、《民主与法制时报》、《环球论坛》、《I时代》、《房地产时报》、《新上海人》、《支部》等组成。
文慧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是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为依托的报业集团,成立于7月25日,1998。由《文汇报》、《新民晚报》、《新民周刊》、《文慧读书周刊》、《上海星期三》、《上海家庭报》、《旅游报》、《新民体育报》、《新民围棋》、《记者》、《漫画世界》、《萌芽》、《上海日报》、《文学
要说上海本土媒体的竞争,首先要提到两大报业集团的旗舰报纸《文汇报》和《解放日报》的竞争。延安时期创办的《解放日报》,曾是中国中央机关报,现为上海市委党报。《文汇报》创刊于1938,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大型综合性日报,在全国也有较大影响力。虽然是两家报业集团的旗舰报纸,但实际情况是双方竞争不大,因为有很大比例的读者公费订阅,而且往往两家报纸都订阅。但从广告份额来看,解放日报的广告量是文慧日报的3-4倍,优势很大。虽然文汇报去年6月8日10改版,意图增加时报,但主要是为了自费订阅读者,对文汇报和解放日报的竞争影响不大,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申江服务指南》是由解放日报主办的集新闻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周报。成立于6月1998 1。当时的上海报业市场缺少一份真正的文化、娱乐、休闲类报纸,所以《申江服务导报》诞生后,1元的低廉价格,全新的理念和风格,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版面,精美的印刷,丰富多彩的内容,立刻赢得了上海时尚男女的青睐,引领了时尚和潮流。发行量从最初的7万上升到40万。
面对《申江服务先驱报》的成功,文慧新民联合报业集团自然不甘落后,于2000年5月6日创办了同类的《上海星期三》。然而,《上海星期三》出版后的第一次营销策略失败了,每份三毛钱的超低价格并没有给《申江服务先驱报》带来太大影响。今天回过头来看,看似三毛钱的定价,实际上反映了上海星期三对综合文化娱乐周刊的目标读者并不明确。《上海星期三》当时定价30美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慧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旗下的《新民晚报》当时定价70美分。希望读者可以和新民晚报同时买《上海星期三》,这样就不需要额外找零了。但事实上,《上海星期三》和《申江服务先驱报》的目标读者是白领、学生和其他年轻读者。他们主要习惯早上买,然后在一天的工作中顺便看报纸。更何况对于白领和学生来说,每周周报1元三毛钱的差价意义不大,这就让《上海星期三》和《新民晚报》合作销售。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真正对《申江服务先驱报》产生影响的并不是同等规模的文慧新民旗下的《上海星期三》,而是出版《故事俱乐部》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旗下的《上海一周》。2000年6月65438日+10月65438日+2月20日星期四上午,第一期《上海一周》在上海的报刊亭上架。下午14: 30,5万份全部售罄。虽然有人讨论过这个奇迹的原因,但在我看来,只需要两个字就可以解释,那就是“小资”。小资成了全国年轻人的爱好,但只有上海的年轻人骨子里有小资。《申江服务先驱报》的兴起是因为大量报道娱乐休闲信息,给沪上年轻人小资的感觉。但是随着“申”的扩大,小资的味道越来越淡。这个时候新打造的带有小资甚至更小资的《下周上海》,自然成为上海年轻人的新宠。
在上海周咄咄逼人的势头下,《上海星期三》和《申江服务先驱报》压力很大。为了迎接竞争,他们也在转型。《申江服务导报》逐渐更加注重实用性,为餐饮、机票、培训等实用信息的发布留出了大量篇幅。,而且内容也更侧重于都市青年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原来的娱乐休闲时尚。至于《上海星期三》,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善自己内容的劣势,对那些买得挺多的读者,我们提高了定位力度。内容以高端时尚休闲为主,率先推出豪华月末版,确实夺回了不少市场。
必须承认,在这场竞争中,上海周还是处于竞争优势的,这一点从三家报纸的出版日期就可以看出来。《上海星期三》和《申江服务先驱报》原定于星期三发行,《上海下周》于星期四发行。当《上海一周》的发行日期提前到周三一段时间后,《上海周三》和《申江服务导报》都将发行日期提前到周二,希望通过日期优势避免与《上海一周》的直接竞争,以维持现有的竞争格局。
但也必须看到,上海一周的竞争优势并没有体现在广告份额上。以2002年2月的广告金额为例,《申江服务导报》为101065438,而《上海一周》仅为97.38,不到前者的十分之一。
既然我们谈到了《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和《上海周刊》之间的竞争,似乎应该顺便提一下《新民周刊》。虽然前三家是娱乐文化休闲类周刊,后者是政治经济类周刊,没有可比性,但是考虑到发行周期是一周,而且都是面对高收入或者潜在高收入的白领和准白领,一人一个月。
新民周刊创刊于1999。从名字就能看出他脱胎于新民晚报。《新民周刊》其实在内容上继承了《新民晚报》的特点,但在这种大而全的背后,似乎有一点点的角落,所以很难从《新民周刊》上看出媒体人在追求什么。这种温柔可能决定了《新民周刊》很难走出上海,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之窗》等目标对手竞争。或许,就像《新民晚报》一样,《新民周刊》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没有上海这样的土壤环境发展。
上海从来都不是一个媒体竞争激烈的城市,所以严格意义上可以称之为竞争,即《申江服务先驱报》、《上海星期三》、《上海一周》之间的竞争。观察三者之间的竞争,对于我们了解上海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喜好,以及上海纸媒市场的特点,都是非常有益的。
网络作家
生存状态:铺天盖地的网络原创小说和评论催生了一大批网络作家,李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开始网络写作,小说《小雪》获得第二届榕树下原创作品大赛入围奖,CEO版《泼熊的英雄》获得《南方周末》娱乐版最佳创意奖。广告公司的全职文案工作,似乎远远不能满足他写作的欲望。他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在网上写作,三年写了近65438+万字。
职场秘密:网络写手往往不满足于只是一个网络写手。老一辈的网文作家,比如安妮宝贝和李寻欢,成名后就不再网文了。现在一些新锐作家,大多是大学生或者研究生,业余时间在网上写作。似乎网络已经成为作家发展轨迹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岗位。
游戏作者
生存状态:只要是游戏发烧友,就一定要有一本简介。其中,如何通关、升级、夺宝都有详细给出,让菜鸟转身跳超?玩家。如此深奥的《玩家的秘密》是游戏编剧的杰作。编剧负责写整个游戏的预见、策略、评论,而要想写的精彩、到位,首先要把游戏玩几遍。这个写作过程可谓“煞费苦心”。
职场秘密:新游戏一出,编剧们就会不顾一切地赶稿子。有时候要翻译国外的游戏资料,有时候要亲自打游戏。往往要花五个小时才能想出一个50字的游戏攻略。这样的“蒙?真的很难赚到“Y”。编剧的职业生涯绝不是玩家想象的那么轻松舒适。在一步步成为竞技高手的同时,对游戏的感觉也从迷恋变成了彻底的厌倦。
大内作家
生存状态:“大内写手”是一个时髦的称呼,其实指的是为企业内部杂志写稿的人。不要小看企业内部期刊。很多知名专家都会给内刊投稿,一些内刊也因此成为各路专家云集的地方。高额稿酬的背后,是对文章质量和作者声誉的严格考验。纯文学的散文很好写,但是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具体问题或者产品、技术的专业情况分析,很多人都不能胜任。
职场秘笈:要想成为“内政大师”,了解企业内部杂志的定位和走向是非常必要的。现代企业大多注重树立企业品牌,推广企业文化,内部期刊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绝佳阵地。那些致力于推广企业文化的外向型内部杂志是“大内专家”的投稿天堂
特殊贡献者
生存状态:批判时弊的杂文作家,浪漫的散文家,影评人,乐评人,是当今时尚报纸不可或缺的新鲜血液。阿俊是电影音乐的爱好者。三年多来,我作为自由撰稿人孜孜不倦,平均每个月发表1000多字。我经常找他要稿子,有《上海一周》、《采风》。
职场秘诀:成为一个“名利双收”的投稿作家并不容易。A先生除了写作,还经常出差做专访,忙得团团转。大学三年级学生B先生有幸被出版社选中,帮他出书。编辑要求他每天写5000字,30-50天内完成初稿。为了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B先生夜以继日赶稿,原创灵感犹如带着镣铐跳舞。(文/邵)
我们做这样的报纸。
(本文已被阅读1847次)时间:2006 54 38+0 5月24日14:22来源:郭伟忠原创-IT
2000年6月65438日+10月65438日+2月20日星期四上午,第一期《上海一周》在上海的报刊亭上架。下午14: 30,5万份全部售罄。一份奄奄一息的《上海文化日报》转制为《上海周》后奇迹般地复活了。从去年5月策划到6月5438+00出版,上海还没有一家报纸经历过这么长的策划期。一份投资只有400万的报纸,半年就盈利了。上海报纸没有这么破的办公室。事先他们都没有全面办报的经验。——题字陈保平陈保平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中年知识分子。从上海文化报社分到文艺出版社开始,他就一直在思考怎么做。上海文化报是一份让人头疼的报纸。以前是上海市文化局的机关。随着文化局和广电局合并为上海传媒电视局,这份报纸于2000年初停刊。上海宣传部本来想将其纳入文新报业集团(拥有新民晚报和文汇报,是上海报业老大),但文新报业认为亏损太大,所以没有!因为文艺出版社出版故事会,一年有3000万的利润。陈保平属于那种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他平时话不多。虽然他穿着很朴素,但骨子里并不排斥现代文化。他的妻子是陈,一位著名的时尚作家。他想,这次他必须找一个年轻人来办一份报纸。但是尽管上海有很多记者和编辑,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愿意从解放和文新这两大报业集团出来。另外,这个人还得懂得经营,懂得独立。他让徐岷去找它。他和徐岷是好朋友。徐岷的妻子是上海另一位著名作家苏苏,大量上海人喜欢读她的散文。他们两人一起经营《安家》杂志,还在广东邵忠帮助《周末画报》。向他推荐了许——一个剃了光头留下一张绿皮的年轻人。2000年5月,陈保平给许打电话,请他到文艺出版社办公室谈一谈。许许当时还是《生活周刊》编辑部的副主任。他做过一段时间的报社工作,直到1998年毕业才开始。2000年刚满30岁。许其实不是上海人,而是生在上海,所以他的父母给他起了这个名字,而他的爷爷也是上海人。1992年从复旦哲学系毕业后,许在社会上度过了三年。毕业后回到扬州,在扬州师范学院哲学系教授马列主义。当时他提出用原著教马列主义,系里不同意,只好按大纲教,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许发现这真的很难,教了半年就辞职了。“当时亏了7500,月薪只有10。然后他回到了上海。他没有户口,卖过电脑,房子,做过广告。1995年,他回复旦读哲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户口。许从来就不是一个像样的记者。1998年毕业前,他去青年报实习编辑。因为他的出色表现,他管理了一个编辑部。青年报是一份日报。当时《青年报》改版,每天出一个主题的周刊。许去办了一份周刊,内容是侦探小说之类的。毕业后顺利分配到《青年报》,后来成为《青年报》旗下周报《生活周刊》编辑部副主任。当陈保平的电话响起时,许正面临着事业上的犹豫。在《青年报》工作的两年里,许还为电视台做过一些策划,为一家香港杂志做过兼职,为一些杂志和报纸写过文章,写过一部20集的电视剧,赚了一些钱,还买了房子。但许正在考虑他接下来的人生方向。他开始想做自由撰稿人,给电视台写电视剧,给报纸写专栏。像《生活周刊》的同事卫慧一样,写了一本书《上海宝贝》,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许还是喜欢做报纸。接到陈保平的电话,他去了绍兴路。决定由陈保平告诉他上海文化报的情况,让他做常务副总编,负责一份新报纸的出版和运作。许知道,文化局调过来之后,它就变成了文化广播局。当时上海另一家报纸《新闻午报》被调到文广局,现在叫《新闻午报》。但《新闻午报》完全覆盖了《上海文化报》的原址,于是《上海文化报》不得不更改刊名和刊名。相当于出版了一份新报纸。”但是业务范围无法大幅度调整,所以基本都是在文化上做。但是如果换成铜版纸,换报纸的尺寸也没关系。“陈保平是新报的总编辑,但他也身兼多职。他是文艺出版社的党委书记,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总文艺出版社下面有三个出版社。他负责新报纸的大方向,资金的发行和最后的审查。处决许是要做的事。陈保平向许提到了工资问题,这与许原来在《生活周刊》的工作类似,但他的权限要大得多。许有点犹豫,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同意了,他就会全心全意地扑上去,失去很多他原来的兼职收入,“收入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最后,许胡绳同意了。第一,因为许还是一个想做点事情的人,第二,他想买房子,而且他没有太多的顾虑。第三,他认为陈保平虽然比他大很多,但“思想现代”,是“有传统美德的人”。现在的许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整个人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回想当初“就算给我2000块我也要做”。一篇网上文章摘录许开始找的几个熟人帮忙谋划。因为上海文化报的几个编辑记者去了新闻正午等地,只留下了几个记者和行政、发行、机房的几个人。《上海文化报》的办公室很破旧。是从上海歌剧院老房子里借来的,用10年的老空调吵。那时候是互联网最繁荣的时候,也是最富裕的时候。2000年5月,许想办一份网络报纸,全部用网上的东西,比如携程的旅游类网站,Squawk的体育类的东西,音乐类的音乐类网站。虽然网络内容制作不是很好,但是支撑我的周报是没问题的。当时网站确实比较有钱,于是许就想到每个页面都可以和他们合办。他向陈保平提出这个想法,陈同意了。这个建议想出来后大约一个月,许做了一个模型,“但是网络突然失灵了。"徐贵德·胡绳迅速转过身来. "“上海周”的名称是后来决定的。当时是否需要改名,应该是什么定位还没有决定,但肯定是新报纸。”“当时大脑还是清醒的,我们赶紧掉头调整方向。“有一次,《文汇报》的鲁浩偶然给他们带来了一本英国杂志《timeout 》,这是一本世界各地的城市指南系列杂志。城市指南在国外已经是一个产业。在日本还有角川出版社办的行者行走人系列(电影《失乐园》也是他们拍的),台北的台北行者可以送到654.38+0.3万。而台北有多少人?”许发现的导城理念和行业本身都不错。同时,上海拥有全国最多的各方面城市信息。事实上,上海的杂志不下10种,以英文和日文为主。在酒吧里发,印1,200,300份,比如《上海谈》,就是上海,QUO。《上海行者》、《城市周末》,以及《都市网精》、《生活快报》等中文免费送的月刊。许非常兴奋。当时他一下子收集了十多种。“我曾经和他们合作过。当时他们一个杂志的广告收入就不错,一年能赚五六百万。其实他们人手很少,内容有一半没变,比如各个餐厅的电话,剪辑成本很低。算下来《上海城市指南》杂志的广告有几千万。像上盖谈,已经办了8、9年了,完全依赖当时上海仅有的五六万外地人。杂志10,好一点的杂志有6、7本,有几千万的广告收入。上海总人口17万。”“当时就是按照这个理念做的城市导报,”许回忆说。编制”中间也有调整。“因为不能直接照搬外国的东西,许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往下看,发现,第一,上海和伦敦、纽约不一样。”像《超时》他们可以出几十页的戏,我们不行。艺术展和剧不多,总不能一两个月就贴这个东西吧。“第二,发现港台文化结构与上海相似。他们的城市指南杂志以美食和生活为主,而且非常详细,小到这家餐厅有多少张桌子,有多少张信用卡,有没有必要订座,什么时候打烊,还有地图。但许最终考虑的问题是,一开始很难养活一份周报。”如果是月刊的话,还是可以的。第二,要达到他们的精细程度是非常昂贵的,因为完全是图形化和可视化的,而且有一长串他们的工作人员名单。”“等于我们最终做的是一种不是很精耕细作的城市指南,而是用新闻和专题放大做出来的。有点像时尚指南,但还是有一些文化指南。"许发现在上海的文化消费仍然很低. "比如一个艺术展能有多少人看?上海和伦敦不一样,很少有人看戏剧、美术、艺术展。“不过这是许现在过来后的总结。但一开始我完全照搬了英国《超时》的模式,做了一个纯粹的《物质生活复制指南》,做了一个概念版,但读者的反馈完全否定了这个概念。”你可以在酒吧里策划任何事情,但你怎么能让街上的这些人花一美元买你的报纸呢?“有些人仍然坚持,有些人反对。10年5月到6月,许和五六个骨干成员一边等刊号下来,一边策划,吵架。”我们是上海最乱的报纸。“许几乎每天都加班,彩色喷墨打印的样品扔得到处都是。有时候一台打印机两天就没墨水了。一群人经常2、3点下班,然后去对面的茶餐厅和永和豆浆店继续吵架。有些人只是在报纸上睡觉。一群人完全处于战前的亢奋状态,“在机房吵,在酒吧吵,在餐厅吵。”最后,许决定给做一个城市导游,不是很密集,配一些文化导游。许向陈保平汇报,陈表示同意。现在许算了一下,当时准备期花了800个劳力,1个劳力就是1个人干了10多个小时。”从来没有一份新报纸花费如此多的劳动。“许胡绳现在觉得花这么长时间准备是一件好事,因为已经完成了人员的磨合,形成了专业的态度。”因为没有人真正经营过一份报纸。”“我们的报纸不是靠聪明做成的,而是靠人力做成的。“文化形式现在被上海人发现了。这是一份在内容和版式上都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的周报。当时的许认为,一般的报纸都是按照报道的类别来划分的,比如经济类、生活类的信息;还有一种是可以按照文化形态来划分的。中国的下一波报纸变革,应该是按照文化形态来划分的。旧的文化形式,一个是下面公民精神很强的报纸,一个是上面官方色彩很强的报纸,年轻人基本接受不了。我们应该做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就是年轻人看的报纸。”中国很少有这样的报纸,根本没有公民文化。《21世纪经济报道》在于,虽然是经济类报纸,但按照文化形态划分。它是面向年轻人的,是新一代的媒体。它的文化形式,它的选择方式,业态,趣味,都是年轻人可以接受的。《经济观察报》也有同感。将来会有越来越多像中国这样的报纸,”许总结道。《申江服务先驱报》和《周末画报》研究了外国人经营的杂志、外国英文城市指南杂志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其整个版面的风格。当时,许还研究了《申江服务先驱报》,把它贴在墙上,经常阅读。还有《周末画报》。许想,一方面他应该学习《周末画报》的铜版纸和图片,以及报纸本身的质量和风格。虽然《周末画报》的很多内容都是洋文案,但这是年轻人喜欢看的。”但我们的发行量必须超过《周末画报》,”徐岷说,他把许介绍给了陈保平。一方面,学习申江服务指南,《申报》很像北京的精品导购。是最成功的模式。如果我要办,我一定会办这样的报纸。有几个准备在天津办周报的朋友来求教。我说你不应该按照我的模式来做,但是你应该按照申江和精品的模式来做。因为它的覆盖面最大。”许发现《服务导报》的新闻运作模式不错。“它的新闻不是千篇一律的新闻,它的包装处理和敏感度都很好。”因为有针对年轻人的服务指南,许只能把新报的定位缩小一点。“针对优质读者——通俗地说就是白领,面对的是非常讨厌市民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那一群人”,这一群人在上海也非常广泛,广告市场也非常大。于是我点了这样一个模式,“坚决不做普通人的事情。”“如果取长补短,我们就会做出这样的东西。”大学生的办公室很破旧,但许已经没有时间换房子了。我们是经营小资产阶级报纸的小农。许开始组建一支队伍。除了文艺出版社编的许外,后来招进来的都被录用了。许招的绝大多数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少有从其他报社挖过来的。因为其他大报的人也不想来这里。许现在觉得“用大学生就好。没有规章制度,没有不良嗜好,也不会给你马虎上课。”一方面,给这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四五千元的收入,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他们一个个被许招进来,个个聪明、肯干、敬业,许反复向他们灌输自己的思想;也是因为酒吧、咖啡馆、艺术展等。都是他们感兴趣的地方。但还是很乱,“但从报纸上看不出来,只是我们的流程很乱。”这些招进来的大学生连一些基本操作都不懂,老是出错。许招人很特别,不在乎有没有新闻写作经验。他让候选人填写一张表格。你喜欢什么歌,喜欢看什么VCD?“如果你喜欢毛阿敏和刘欢,那就拜拜了。如果你喜欢王菲和许美静,没关系。如果你喜欢爵士摇滚,那就太棒了。”尹达,复旦社会学系毕业生,复旦剧社社长,地下乐队主唱,写过剧本。许招他写新闻不写新闻。喜欢购物、经常更换配饰的女孩于玲(音译)被许要求写一篇关于上海新店的文章。三个月后,非常顺利。布局徐发现,中国许多报纸在视野上已经远远落后于电视。特别是电视广告和品牌广告,提高了整个读者的审美情趣,“读者可能说不出话来。”许认为,有些人可能喜欢这种凌乱的布局,但他们自己会认为这是一个国产品牌。比如国产化妆品的广告,给人亲切的感觉,但是不上档次。国际品牌的很多产品都很奢华。“你在家里觉得体面。你不一定喜欢它,你不一定看得懂它的广告。”许想做一个不同的布局,给读者品牌和质量的感觉。许聘请了一家外企广告公司的设计做美术指导,对他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设计不能压倒内容;第二,要简单;第三,要精致。艺术总监很聪明,提出了很多专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