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八九十年代,儿童电影陪伴了中国无数人度过童年。改革开放之初,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为标杆,每个国有电影制片厂每年至少生产一部儿童电影。儿童电影制片厂每年生产五种不同类型的儿童电影。当时,涌现出了许多经典作品,如《春天的丁咚》、《霹雳贝贝》和《红衣少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市场化的冲击,“不赚钱”的儿童电影逐渐式微。据中国儿童电影家协会统计,近10年来,儿童电影的数量已经相当庞大,约占国产电影的10%。目前每年生产60多部国产儿童电影。但业内人士指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人屈指可数。
【原因分析】是什么原因?
①中国儿童电影的商业孵化还不成熟。没有票房市场,就不会有高投入,相关研发没有保障,专业化水平低,缺乏营销宣传,导致儿童电影难以吸引市场关注,进入恶性循环。
②创作观念滞后于孩子的成长。儿童电影的概念还比较模糊,既包括面向儿童观众的类型片,也包括回忆童年的艺术片,不一定适合儿童观看。很多国产‘家庭电影’主要是从市场上追求票房,而不是从孩子本身。另外,赤裸裸的说教电影,一部大人不爱看的电影,也不能让孩子在电影院穿1小时。
③儿童观看渠道狭窄。因为孩子没有购买力,周末带孩子去电影院基本靠父母,需要政策引导和支持。"
早在2004年,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儿童电影工作的通知》,强调“在题材、资金、团队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每年重点支持20部儿童题材故事片和两部动画电影的创作。据报道,目前有30多部儿童电影和动画片从政府获得总计约2000万元的资助。
【背景分析】大量新城市家庭的诞生,新时代中国的建设发展,诸多题材和手法的借鉴,创作团队的快速成长,都使得我们的儿童电影创作有了良好的时代背景,强大的创作实力,更多的创作可以面对广阔的市场。
【对策建议】要做好儿童电影这块“蛋糕”,建议:
政策应该更多的向电影的出口渠道倾斜,比如设立面向中小学生的电影院,或者通过补贴把电影票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渠道看到好的电影,从而形成高质量的制作。
②改变创造性思维,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特殊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水平。摆脱幼稚浅薄的创作模式,贴近市场,倡导积极幽默的创作风格,出咸宜老老少少的优秀作品。
学校定期组织孩子进电影院,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放映不同的电影,组织与电影主题相关的教育活动,票价也相应降低。让更多的孩子走进电影院,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④呼吁建立儿童电影分级制度。孩子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在当前的视听环境下,有必要建立一个儿童电影的分类体系,可以为家长和孩子看电影提供指导。
社会需要儿童电影讲述人类文明,让下一代传承文明。“儿童电影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