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小品 - 关于卡夫卡的阅读感受

关于卡夫卡的阅读感受

我喜欢卡夫卡的文字,因为那文字一点也不煽情,却饱含着深刻的感情。你不可能带着显然显得肤浅的喜怒哀乐之情来亲近那样的文字,作者早就避免了在文字表面使你得到快感的形式,一切都沉入文字之下,在语言的表面,大海有着午夜般的寂寞和平静。

格里高从沉睡中醒来,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冷静的叙述,破空的转折,没有前因后果,而真实的描述和叙述,仿佛是探入日常生活表面下的固定的岩块,岩块其实是滑动的,上面布满了缝隙和碎片。

如果我变成了一只甲虫,首先我就会失去一切表面感情,尤其是面部表情的能力。作者一开篇就将现代人维持体面的虚浮物给撕掉,眼中所看的,耳朵所听的,能使人动情的所有不实之辞毫不留情地撇开不顾。

肉体只是一副甲虫的躯壳,是灵魂的载体,而灵魂本身才是核心,是现代 文学 真正感兴趣的能直落而下的深邃的岩层空间。?

长篇 小说 城堡里的主人公K,是个没有真实姓名和真实身份的人,一个莫名其妙的人,一个接近于没有历史和没有生活关系的孤独的人,这个不受欢迎的人来到一个对他全力抵触的村子,他只是被城堡的一个失误的指令雇佣了,他的身份是可能的土地测量员。

这个K本身就是个贯穿全篇的悖论,他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

卡夫卡的目的不是将现实精确地照搬到准确的描述中,而是直截突入现代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巨大矛盾中,挑开迷雾所包涵的一切,甚至是这一切背后所有的背景。

读着这样的 小说 ,就象读迷雾,迷雾里的K不顾一切,极力抓住任何一丝可能的关系去接近城堡,可每一次接近的企图都无可奈何地迷失在深雪覆盖的通向城堡的无数条道路中。目标之不可抵达。现代人其实活得没有任何目标,即使有也是漫无期限地不可抵达。?

 契诃夫的 小说 是说人患了灵魂之疾病,医治好病患就可以获得拯救,得到光明。而卡夫卡认为没这么简单,灵魂之染病的病因复杂,医治的方法更复杂,痊愈的面容下,病体依然,积重难返。

但他并没有失去希望,心中有着不可摧毁的信念。我们看到卡夫卡笔下的那只甲虫,并没有在突然的变故面前惊慌失措,他为父亲年迈的病体担忧,为母亲的操劳而内疚,为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忧心如焚。

他即使成了一只甲虫,也没有消沉,他抑郁而死,却没有背弃自己的责任。而K更个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为之而献身也在所不惜的典型,他努力着,奋斗着,心中的目标没有丝毫动摇,小说没有写完,据说小说的结尾是,在K弥留之际,城堡终于来了一份委任状,委任K为土地测量员,可以住在村子里。?

卡夫卡的幽默感是一种冷幽默。在他眼中和世界图象之间,内里的心是万分的灵活,而外部世界的活动总要慢许多。他观察和思考世界,世界上的一切都显得滞重,人和事物的活动是呆板的,机械的,不灵活的,因此,他取的观察点,就可以任意和自由,事物的复杂性质永远赶不上他心灵的活跃,心灵的速度。?

我们跟着他的语句跑,永远觉得慢,气喘,赶不上,他总在飞驰,飞驰,绕过无数个圈圈,隐在雾中,大声笑着所有一切,笑自己,也笑读者,一班气喘不上来的读者。?

那幽默是黑色的,就象他独自赏玩的我们灵魂的X光图片,透过那些隐隐约约的骨胳,被重新巧妙地安排在深邃的背景中,我们几乎就认不出一种游戏的质量竟是如此地严格,如此精密的构成,规则揉碎在里面,使我们自信的感受力彻底泡汤,更别提我们曾经以为在任何游戏的进行当中,都很不错的领悟能力,那种心灵的悟性,在卡夫卡的语言中也能游刃有余,能获得一种爽心的愉快,幽默的构思者的愉快。

而其实,我们只是一头雾水,就象我们不断自我反省,冥想,在困难重重的忍耐力的极限,虚无感彻底凉透了我们的心,因失败而生的绝望和厌倦的感情。?

卡夫卡冷笑着,无动于衷,两只手交叠在胸前,我们在企图看清和实际上看清他的文字之间飘着一条冥河,我们的语言只是语言,他的语言才称做 文学 。?

文字在失去表面的光之后,剩余的就只是实质性的东西。比如若我们的喜怒哀乐都仅仅根植在我们的灵魂之中,那我们的喜怒哀乐就会立刻撕去一切伪装,一切不实之辞,就等于我们生活在尘世的这段光景,实际是在天堂中度过,不用放大镜就能极轻松地看清一切,一切是谜,我们知道迷底,可我们不说出来。

卡夫卡为我们揭示了灵魂的谜底吗?在 文学 范围内,他只是说,那谜底含在无数悖论里,无数象征里。由于病情恶化了,疼痛难忍,直到死之前,他都爱着这样的表达方式:医生,杀死我吧,否则,您就是凶手!?

这位法律学博士,在文学和哲学范围内的知识不但广博,而且非常精深。他的生命是为了文学而存在的,一丝不苟的完全奉献。?

他对生活的拒绝是很奇怪的,除了对父亲的表面顺从之外,没有任何事能阻挡他的文学之路,就是婚姻也不例外。除了工作,就是通宵达旦地思考,研究和观察世界,独立地进行文学创作。这位文学的殉道者,苦行僧,却对自己的命运从不看好。

在日记中他写道:我是完全无用的。还有:我将象一条狗一样死去。整个世界生机勃勃地活着,而她的天才文学家对自己却是如此悲观,灵魂如此悲哀。?

我们就会有这样的疑问,文学为什么总是悲剧性的?文学有什么用?文学其实屁用都没有!正因为文学没有屁用,它就可纯粹地成为为一种精神,一种永恒的理想,超越于实用人生的上空,这就是一切文学的价值,它是精神性的,自我牺牲的,却完全是无用的。?

卡夫卡的沉默性格是很奇特的,在参加作家们的聚会的时候,他坐在一旁,往往长时间的一言不发,却又并非陷入沉思默想中,而是始终张大他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正在谈话的朋友,就仿佛是一尊沉默的塑像。他在观察而不仅仅是观看。

其实,我对这种观念上的差别很有兴趣。试析之: 观看,这个概念所显示的是一种漫不经心的视线在活动的物体上的短暂停留,没有更多的理智思维的参与,因而所得的不过是一种肤浅的印象,对文学创作而言,这种由观看所得的形象物,就是那种令人头痛,却又无法获得清晰性的形象唤起,这当然不能令人满意;

于是,我们就将自己的主观情绪,甚至是一种强烈的意志,任意地扭曲和变形曾经获得的那些模糊形象,从而为自己的写作意图服务,可想而知,这样的文学作品离真实的感受是多么遥远,一层表面的所谓的艺术之光遮盖了所有一切,是自我摧毁了真实的基础,在那种作品中,借鉴的技巧被奉为神圣的迈向伟大艺术之门的唯一的途径,仿佛是一种工业产品的制作技术,而不是创造本身才是唯一的源泉。?

而观察,则除了看,还要察。我们可以说这种看是聚合了全部思维的看,一种内涵深刻的看的专注和思维分析。观察是一种聚精会神的观看,是主体的精神带着特有的思维目的,对特定的对象进行的细致深入的研究和感受,是一种透过事物的表面而企图深入事物内核的探索过程。

其实,就我们日常的观看而言也是注入了相当多的思维分析的,但实际上不起什么作用,是因为我们流于表面和惯性的思维分析语言,更多的是求同而非求异,使形象的把握变得空洞无物,面目雷同,毫无新意。?

观看带上有主观目的的专注的思维分析就是观察,观察是我们趋近现实对象,把握现实对象,并在记忆中形象唤起的时候,获得大量想象和立体化的思维材料的时刻,我称之为梦寐以求的灵感时刻,基于其上的创作,就可以获得真正的创造性的真实而丰满的内涵。

可以说,一个伟大的文学之梦,就是建立在一生不断的观察之上,将一切观察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方式融合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这就是不朽之作的一个实在的成因。?

观察才是真实性的体验过程,一种思想的寂寞的劳动,我们所受的教育,阅读所得都必须溶合进我们长期的细致的观察中,比如在文学创作中,学会观察,既是起步也是最终的活动,作品的好坏,从你的观察能力上就可以完全判断出来,是真实细致的,还是虚假笼统的,这是语言的技巧所掩盖不住的。?

这就是卡夫卡那双沉默的总是热烈观察着的眼睛所给予我的启示,专注的观察而不是盲目地观看。?

卡夫卡的日记是心灵在进行时态的速写画,某种不同张力下的意志,思维,感觉和梦幻***同作用下的产物。时而是幽默讥讽的,时而是奇特夸张的,时而是象征的晦涩的,有时无法控制的 诗 意一泻如注,精致而和谐的美妙句子完全自然地从从心中滑落而出,这是非常动人心弦的,不是在激情中,而是在理智的上升中和纯净的传达中。在他致密伦娜的情书中更是随处可见。?

他那种站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旁边,奇想连翩的跳跃的洞察和叙述,细节上的完美真是无须赘言,甚至包括标点符号的斟酌,也是无可挑剔的。

就是记录日常生活的情况,那些零星的,琐碎的细节,在他的笔下也毫无僵化之感,显示出他个性中的异常方面,某种精神丰富的特质。?

在一个句子中完整地表达心中准确的意思,内容丰富的意蕴,和我们贯常的思维区别开,象征和悖论就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能够表现和在文字中活化所观察的事物在现实中的复杂情状和真实关系,从而与那种传统,平面,单调的叙述模式分道扬镳。?

撇开他那自怨自艾的悲情而绝望的叙述,强大的文学生机在他的文字中是始终存在的,我们可以想象他是一个生存在人们不假思索的日常生活之外的人,一个观察注视着人们全部的生活镜像的人,是的,他不是直视人们日常面貌,而是直视人们的镜像,镜像中显示出的人们的灵魂。?

人性的一种巨大的复杂性,确实是不可能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而在文学中,在历史的累积中却广泛地存在。而要表达这种存在,揭示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作品,就必须深入到精神世界的大海中,吸收时代精神的一切重要的方面,探索它的内在源泉,历史发生,并预言它的未来。?

卡夫卡就是这样一个探索者,一个寂寞而坚定不移的袒露现代西方社会,甚至是整个时代人类命运危机的一个自觉的艺术家。?

一个个小人物带着时代特征的存在性被这位改变了现代德语面貌的人引领着迈向了最深刻的现代小说艺术的巅峰,这是无与伦比的,也是不可超越的。说他的小说是现代人灵魂的百科全书也丝毫不为过,那样的深度,可谓深邃。

他本人一再坚持的向下看,向着时代的深渊看,这样的姿态是意味深长的,现代作家中很少有人做得如此彻底,如此绝决,如此震撼人心。他是独一无二的。?

卡夫卡之死是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很恐怖的,一种精神的不断的绝望和恐怖。渴望和恐怖交织的精神之死。在城堡的世界里,空虚无处不在,一切都模糊不清,或者说无法澄清,就象我们生活本身的性质一样,若是非常认真地仔细探究,我们的理性立刻就会分崩离析,无法进行下去,不是我们的理性不够强大,而是我们厌恶了真实。

我们会安于手持一支画笔,来美化生活的细节,来润色生活的性质,而这不可不生任何的厌倦。而真正的美不在于装饰,美化,而是居于心灵间倏忽即逝的激动和幽美的惋惜,是生活中那些叠积在一起无从分别的简单的真实;艺术向往的是以一种单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而不是将连续不断的感动积淀成麻木和疯狂。?

人群里的艺术家是个一丝不挂的人,他走着自己的路,并以好奇的眼光观察着各种面目的人和左顾右盼的衣服架子,那些深味人靠衣装真理的叠床架屋的虚伪之徒。这种精神的一丝不挂,一如放弃了一切的抵抗,放弃了一切通常的真理,放弃了所谓淳朴和质朴的骄傲。

这个地面上的世界,只存在于地面,走过它的人,只用自己的脚面感受着它,它的凹凸不平,仅此而已,人们像刺猬一样,因为害怕而蜷曲自己滚过地面。而对真正的艺术家而言,他一丝不挂地贴着大地,匍匐在大地上,以至于他的头发长出了茂叶,指尖开出了百花,脚上长出了盘根错节的根须,他成为大地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观察者。?

一个一丝不挂的艺术家活在现实的世界里是颇为不安的,他不合群,处处受挫,不为人理解,讨人嫌,令人不快,他那么地与众不同,而为人所憎恶,敬而远之。

卡夫卡的死亡是必然的,因为他是天国派到这儿来的天使,他抵抗不了人间的疾病,他太纯洁了,一种超越想象的纯洁,疾病对他总象是刀割开后留下的伤口,持续溃烂而不可愈合,因为他的伤口在人间是没有药物可治疗的,甚至没有任何合胃口的食物能为他的失望增添点温暖。

一个饥饿艺术家,死在他对虚伪世界和肮脏世界的无比厌恶上。世界本身就是疾病。一旦世界是纯洁的,那他活得比谁都更高兴,更幸福,更懂得安神定魂,不知饥饿为何物。?

煤桶骑士是一种绝望和无奈的精美注释,饥饿和寒冷,滋生阴郁幻想。哪怕最次的一铲煤就够了,简直就是乞讨,而这也不能为人理解,得不到同情,一点温暖的可能性也没有。

人们的铁石心肠最终创造了这个阴郁的神话,一个骑着煤桶飞行在半空到煤铺去寻找温暖可能性的人,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无所获,在梦幻的空气中消失于冰山。

这就是真正的艺术家的宿命,他只懂得在梦想中寻求妥协,并最终达成。而在现实中,他不懂得妥协,而且不寻求任何妥协的可能性,因而世界是一种持续的伤害,任何事情最终都会扎进他未愈合的伤口里。?

人活着最根本的就是他对世界的意愿或态度。这个世界最可触及的表明我们存在的部分就是我们的意识活动。世界的表象在我们面前一页页掀开,翻转不停,只有我们的意识是始终伴随我们的精神秘密,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功能,而不是堆积在我们心上的那些有重量的物质,以及被压在这些物质底下扭曲变形的精神内容。?

一种奴役的心态实际上和死亡是一回事。这个世界比它表面上看去要邪恶很多,比它表面更冷漠,更盲目,更寂寞,更萧条,对一颗狭隘的心而言,似乎随处都可得到满足,得到安慰,得到人间的滋养,而对一颗象卡夫卡那样的心来说,生活无疑是一趟带病的旅行,恐惧无处不在,因为一颗不设防的心只能是惊恐万状地活在利刃和阴影之中,因为不妥协,而与这个权威的哥伦布的强大世界为敌。

我的周围围着栅栏,或者,我被一群武士围困在中央,他们手持锐利的矛尖冲着我。世界将摧毁我。我将象一条狗一样完蛋。我活着完全是无用的。这是一种宣言,一种彻底的艺术家的内心的宣言,现代艺术之魂就此而立。?

在我们生活着的表面张力场,在这个处处是压力的世界,因为我们懂得适应而感觉不到压力的存在,倒是恐惧压力的突然撤出,害怕完全依赖自己的力量去生活。

因而,我的内心就像地洞里的鼹鼠,对外部的世界有一种存在性的不安和担忧。生活中任何触动我们根本利益的变动都暗含着某种威胁和恐惧,在假设的世界中,我们拥有幸福的生活,甜美的爱情,可口的食物,其实,我们的生活是由不稳定的支架搭设起来的空虚布景,比如,猪肉升到十块以上就让我们的餐桌摇摇摆摆,如果大米升到十块钱一斤,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的饭桌很快就会跨掉,许多人的安逸的生活将浸在苦水里。?

我们常常生活在对未来的焦虑中,预感到未来生活面临着巨大的不安和不稳定的变迁,因而,我们习惯了那种没有目标的生活,并随波逐流,相信肌肉的力量远比灵魂的力量更强大,更能抗击生活的变故。

而在灵魂的地洞里,我们其实什么都不相信,我们拼命为未来准备,担心忧虑,左躲右藏,一旦陷入麻烦中,就立刻恐惧绝望到了极点,忍不住大声喊了起来,震动四周麻木的人群,人们失聪的耳膜,仿佛这是对威胁的致命一击似的,可没有人回顾,人们行色匆匆,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人们都仅仅呆在自己的地洞里,他们有着自己的呼唤声,各种妥协的要求,根本无暇顾及。?

艺术家的任务就是拯救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磨蚀到破碎的意识,他创造一个艺术世界供人们反观和对照,提供一个清晰地显示人们目前生活的内部结构的观察对象,并鼓励人们去探索和发现,仅仅有事实是不够的,应该超越事实;而没有想象,人只能蜷缩在自己的地洞里;

艺术作品不仅是人们娱乐消闲的对象,同时还能激发人们的意识能量,提升人们的生存品质,使人们获得更高的精神自由。面对现代人的生活困境,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而我们的精神已病入膏肓,我们的语言也生病了,各种精神的影响下,我们只能做模仿的复杂拼盘,并颇有成就感地大吃大嚼,宣称自己确实受过某种影响才有今天的成就,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仿佛自己的地洞还不够深似的。?

一个赤身裸体的人当然不是艺术家,而一个称得上艺术家的人必须是赤身裸体的。他的身体皮肤上没有纹身,但伤痕就是彩绘,他的身上自然有许多彩绘,比如海明威的身体,就有很多生活经历的彩绘,而不是伪艺术家的纹身。

卡夫卡的肺病也是一种彩绘,这不是绘在皮肤上的,而是绘在精神上的巨大的创伤,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而他的所有艺术作品就是这个伤口的观察显微镜和手术治疗方案。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为了艺术是勇于献身的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冷漠的世界,一个末日的世界,一个物质外壳虽涂满了油彩,可内囊已经完全空虚的世界。?

感情僵硬。这不是个体的疾病,而是属于时代的重症,尽管个体已经破败不堪。?

战争验证了那些吹嘘的价值的完全破产,以至于我们要寻找一种价值,就必须重新去战斗。?

古老的价值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对于一个囊空如洗的世界,价值已经是某种廉价的手段,而这些早已湮灭了它理想化的目的。?

人类的历史是一种失去效能的参照,它不是一种价值坐标。这个世界完全机械化和空洞化了,只是在人的内心,我们的脉搏和血液里,还流淌着一种真实的价值,它为我们筑成自我保护之墙,免于被这个世界的冷漠冻僵。

而,没有谁不是冻僵在生活的表面,在那表面上呼唤火和幽灵,用语言的空桶,去装填灰尘。?

心照不宣的是,主持公道和行善是一种隐秘的活动,一种公认的违法的活动,而施恶是正当的,为法律所维护。?

革命和流血被宣布为正义,正义修剪每个人的头颅,图绘一种单一的表情:僵硬冷漠。?

我从大街上匆匆走过,感觉人们的脸色非常严峻,我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觉得自己的心渐渐冰凉。我揉搓着双手,完全没有主意,朝任何一个方向走,都冻得慌。?

我活得太认真了,完全笑不起来,欢乐是一种掩耳盗铃的下意识活动,每笑一次就是为每一次冻僵泼一瓢冷水。?

失去黑夜的人,其实也失去了光明,失去了水滴和光影。上帝深隐在黑夜之中,而人无法突入上帝,于是人们转而攻击黑夜,攻击使水滴和光影显现的黑夜。人类精神的黑夜是自为源泉的上帝的恩赐,而人类用火光投掷在黑夜中,它消失了,没有了水滴和光影。?

我们快乐地舒适地生活,而仅仅是失去了反抗,失去了斗争,在我们看来这些东西毫无价值。没有人愿意为一种价值而付出,没有人不是屈曲着他的身体去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每一种花样翻新的刺激,为自己空虚的灵魂唱着最后一支疲惫的短歌。?

是啊!感受一闪而逝,又接连不断地回来,流淌,穿过我们的心跳和脉搏,最后又消失于无形。生活就存在于这个活的过程中,而我们要彻底了解它的全部面貌,只能陷于黑夜之中,我们只懂得黑夜,受黑夜的保护,克服上帝。这样才符合人的本性。?

我觉得卡夫卡的写作完全是心理学的那种潜意识自由发挥的写作,但这个自由发挥又仅仅围绕在我的周围,我的生活,我的生活的感受,冲突,悲凉和寂寞。?

这种个人化的紧张生活的记录,远远高于生活本身,永远是尖锐的那种灵活的姿态,面孔朝着夜晚,那些夜晚的思想就茫茫侵来,寒冷的感觉袭遍全身,人几乎被摧垮。?

现实世界对灵魂的侵扰是连续不断的,几无中断,人喘不过气来了。但是,人通过艺术,将这种冷酷的侵扰一波波转化到梦想的奇幻的世界中去,从而变得精疲力竭,仿佛一个废弃的中转站。?

个人的命运永远是悲剧性的,一种时间所消磨的易耗品。但这个易耗品又是一个活动的物体,一个感受的受体,一个布朗运动的分子,一张容易满足的普通人的面孔。?

在我的世界,感受力激发到生存的极限,批判和对抗时时处处存在,绝对不存在任何妥协的可能,除了礼貌之外,我对一切都有自己的坚定的,不容质疑的见解,尤其是在总体上,我是超越的永不满足的个体。?

在人类智慧的顶点,那个显露人类最优秀分子弱点和缺陷的角度上,我的双眼不停地环视,不断地挖掘所有人的内心,纤毫毕露地牢记一切证据,为此,我是一个书记官和讥讽者,一个幽默调侃的人,一个忠实的漫画家,我只为人的灵魂而工作。?

事物的细节图像和语言的距离是最短的,但是前者保持着广阔的一般,而语言的感觉是即兴般的,感触最深的和事物的存在方式合为一体的,它们不能相互分离,按照出色的灵感进行融合。?

最为强烈的 情感 ,获得最自然,精确,冷静地表达,词是表意的单位而非表情的单位,他们服从于一个最高的灵魂的旨意而充满随机的最大的灵活性。尤其强调整体性,几乎就是一种灵魂的坚定性,为了表达完整的内心而需要一个完整的形式,精致的形式来包容。?

甘愿被摧毁的意味着永远不可摧垮,以柔克刚,那种老子的思想正符合卡夫卡的胃口,因为本质上相通的精神实质会自动地相互吸引,永恒吸引永恒,光吸引光,从而让我的身影散播开来,笼罩大地。?

卡夫卡说自己笔下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是图像。我读了他的文字,那么久,竟然被这句话揭开了一些谜团。以前,老是被他的语言的逻辑性和悖谬感弄得怕了,觉得是天书一样的,读下来绝没有问题,可要理解,难道我一脑子的糨糊?

还是,卡夫卡的脑子里在煮着一锅粥?几乎就莫名其妙,和传统的概念稳定,经验充足的文字相比,这种文字是提供给猜谜者的谜语,但这谜面也太大了,大到要将你的生存的所有因素全编织进来,仿佛你的白天之梦穿过你沉思的慢慢长夜。

悖论,寓言,象征,图像,一种理智的考验,或者仅仅诉诸你的理智,你在看墙上的一张抽象派的画作,动作,色块,随意的线条如一团乱麻,可你仔细一看,根根都优美,活泼,精致,漂亮,这是艺术细微处的魅力,让你没有挑剔。?

我想象自己有一种持久的想象力,一种图像之间的联系能力,它不但破了经验的界域,也破了逻辑的界域,想象这种想象力的漫长路途,是有着强烈艺术美感而非局限于经验的领域,为习惯的经验所截止。

或者,它本质上就是不属于任何理论,也是反传统,反对一切墨守成规的,一种最为根本的颠覆,它为世间投影勾画最为精致的轮廓,勾勒人间最尖锐的矛盾冲突,时代最讳莫如深的伤痛和难言的痛苦,总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艺术的最强烈的效果,避开你所有肤浅的 情感 感受力,而直接诉诸你的灵魂,理智的矛盾和冲突,一种深深压抑的在漫长的黑夜里所累积却无从表达出来的一切。?

我自己的经验,如果抽象的文字的活动没有伴同同样活跃甚至是更加活跃的图像活动,如果后者清晰,确切,稳定,那么,思考会很快变得僵滞,难以突围。

而纯粹的图像活动如做梦,则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很难做到,总是意识的逻辑语言为主,图像为辅,而如果能图像为主,意识的逻辑语言为辅,将会如何呢?图像的轻松置换总要比逻辑的观念挑选来得更迅疾更有意思,更不受习惯的,经验的影响,更加无拘无束。?

看卡夫卡的文字就像看着作者作画一样,当画来看,也许就什么都感悟到了,而当成一种逻辑的,经验的,习惯的文字叙述,就会陷入逻辑,经验和习惯的悖谬当中,我们这些文字迷,这些靠自我经验而想当然理解事物的人,一个感觉经验的仆人,一个被自我的习惯死死摁在尘世泥尘中的人,当然看不懂一朵梦似的云飘过大地的影像,我们只是封冻而沉重的旁观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