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小品 - 一切都是严肃的:李叔同的三个终极身份

一切都是严肃的:李叔同的三个终极身份

在2020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个四字书房号“愿无尽室”最终以13万元成交。

一个字325万。

这副字的作者弘毅大师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天才和艺术界的先驱,也是一代法家高僧。

就连桀骜不驯的张爱玲也拜倒在他的脚下:“不要以为我是一个傲慢的人。我从来没去过。至少,我在弘毅大师寺庙的墙外是如此的卑微。”

李叔同1880出生于天津,祖父李锐从事盐业和货币业。他的父亲李时珍,32岁的中考举人,与李鸿章有着密切的友谊。他曾是吏部尚书,后来辞职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当地的大亨。

李叔同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李氏家族强大的家族企业不仅给了他良好的教育,也培养了他的许多艺术爱好。凭着杰出的艺术才华,他在上海小有名气,在十里洋场结交名流。

但比起哥哥对他能学到“正经”的治国平天下知识的期待,他对当时被视为“廉价产业”的戏班更感兴趣。

此外,在她年轻的时候,《爱的种子》对女性有着不同的爱。15岁的他,经常流连于剧院,追求各种风骚女子,写下了许多“艳诗”,显示了他的文采和浪漫的胸怀。

17岁时,在上海“天仙苑”遇到杨。

杨生来就有一副好嗓子。16岁时,她在舞台上的表现令人惊叹,并成为京津地区著名的梆子,吸引了一大批人,包括李叔同这位浪漫的天才。

每天晚上都去朝拜杨。看完戏,她提着灯笼陪她回家。

李叔同擅长诗歌、绘画、唱歌和音乐。每次都是他给杨讲解戏曲的历史背景,指导她唱唱唱。

完美的长相和志同道合,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在的心目中,杨是一个可以共度一生的女伴。

名门望族的儿子可以和玩家交朋友吗?看到迷恋杨,李家很快为他找到了一个结婚对象,即玉荣,一个匹配的吉尼斯茶商。

余比大两岁。他很有眼光,也很博学,但李叔同强烈反对。他对爱情的渴望是精神上的契合。

但李的母亲以死相威胁,二哥李文喜答应他,只要和余结婚,就可以拿出30万财产,让他出去成家立业。

为了不让母亲伤心,也为了获得自由,他选择了放下杨和结婚。

后来试图联系杨,但寄出的信总是石沉大海,一段美好的初恋无果而终。

“亭外,古道边,草青,晚风吹柳笛,夕阳在山外。天之天边,地之一隅,知音半散,一壶浊水洒馀。今晚和梦寒说再见吧。”

这首《送别》是李叔同的著名作品。

在20岁时,他曾与、等五人结过婚,被称为“天涯五友”,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个多雪的冬天,天气异常寒冷,上海荒凉而寂寞。

许站在的房子外面对喊道:“叔叔和哥哥,我家破产了。我们再见面吧!”说完含泪告别,连李叔同的门都没进去。

此时,李叔同在雪地里站了很长时间,望着昔日好友渐渐远去的背影。一瞬间,笼罩在悲伤中的心平添了深深的思念。

直到徐幻想花园的背影消失,才转过身来,关紧了门,含着泪写下了“永别”。

在中国近百年的文化发展史上,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和戏剧引入中国。

他在1907春节演出了中国第一部话剧《茶花女》,在剧中饰演女主角玛格丽特。

他是中国油画的鼻祖,是中国引进西洋画知识的第一人,也是聘请裸体模特授课的第一人。

与教育家、文学家夏丏尊合编《木刻版画集》,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最早的创造者和倡导者。

……

据后世统计,他首次引进或创造了近20个中国各类第一,还培养了丰子恺和音乐教育家刘质平两位著名的漫画家,是杰出的文学先驱。

在书法领域,自认为“字写得不好,但写出来的字没有毛病”的鲁迅,不禁赞叹:“简而全,浑而自然。”还好我有一幅李师傅的书法!"

1965438+2008年的春天,一个年轻的日本女人在杭州虎跑寺外哭着丈夫的名字,泪流满面。

“如果你出家了,我该怎么办?我为什么要回日本?”

“你有医术,回国生存不难。”和尚摘下手表,留给她作为纪念。

“叔叔带着!大叔!”

“请叫我弘毅。”

“弘毅,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爱是同情。”

“你对世人慈悲为怀,为何独伤害我?”日本女人难过地问。

和尚沉默不语。

在虎跑寺门外乞讨的日本女人是李叔同的第二任妻子雪子。面对李叔同近乎冷酷的决定,她无力改变,只能离开。

李叔同最终皈依佛教与他出生在一个佛教家庭有关。

早在13岁时,他就写下了“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似草上霜”的诗句,似乎比同龄人更能看透物质世界的虚无。

1916年夏天,李叔同偶然看到一本杂志,介绍斋戒可以达到修身养心的目的。因为抑郁症和神经衰弱,在好奇心和自救欲望的驱使下,他到杭州虎跑寺坚持斋戒17天,每天坚持写斋戒日记,记录自己的身体变化和情绪变化。

17天后,李叔同开始吃素,感觉比以前好多了。这段经历为他两年后正式皈依佛门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两年后,李叔同断绝了与世俗的爱情,从此鞋子用布盖着。

学生曾问他:“老师为什么要出家?”

李叔同淡淡地说:“没什么。”

学生继续问:“老师忍心抛弃骨肉吗?”

李叔同回答说:“人事无常,如突发疾病而死。怎么可能不嫌弃呢?”

在随后的24年里,李叔同再也没有见过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没有任何联系。世界上没有李叔同,只有一代名僧大师弘毅。

弘毅大师传播了已失传数百年的南山法家,因其严格的法纪而被尊为振兴法家的祖师。在民国四大高僧中,石是其中之一。

临死前,弘毅大师把弟子们叫到房间里,告诉他们火化后记得在骨灰盒里放一碗水,以免烫伤路过的昆虫和蚂蚁。

弥留之际,他告诉身边的妙莲大师:“你在帮我的时候,看到我眼里有泪。这不是怀念这个世界,也不是怀念我爱的人,而是回忆我一生的遗憾。”并留下了最后一句话,也就是至今仍让世人感到失望的四个字:悲喜交集。

李叔同学生丰子恺这样评价他的师道:“人生境界可分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生活,大部分也是。二是精神生活,即士子之流,不在少数。第三,灵魂生命,也就是宗教,是非常难得的,弘毅大师已经安安心心地读完了这栋三层小楼。”

李叔同以严肃的态度把每一个生命都写到了极致,而他是民国四大才子,和尚是南山法第十一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