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小品 - 地震前有什么征兆吗?

地震前有什么征兆吗?

地震前主要是动物会有征兆,人不会。

动物的标志是:

牛、马、驴、骡:惊慌失措,不进马厩,不吃东西,吵闹,群殴,断缰逃跑,踢地,刨地,走路时突然逃跑。

猪:不入圈,不吃东西,大叫闹闹,拱着跨圈逃跑。

羊:不进圈,不吃东西,大喊大叫闹,碾过圈闹。

狗:吠、哭、嗅、咬、跑、叼着小狗动、警犬不听指令。

猫:惊慌失措,嘴里叼着一只小猫往树上爬。

兔子:不吃草,窝里闹,惊魂未定逃出窝。

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入框,不吃东西,跟着主人,尖叫,高飞。

鸡:别进框,别撞框,别在框里捣乱,别爬树。

鸽子:不进窝,住在屋外,突然跳起来飞。

老鼠:白天成群结队出来,像喝醉了酒一样发呆,不怕人,惊慌失措地跑来跑去,嘴里叼着老鼠动来动去。

蛇:冬眠的蛇出洞冻死在雪地里,数量增多,聚集在一起。

鱼:成群漂浮,狂游,跃出水面,缸中养的鱼跳跃,头尾撞血,跳出缸外,发出声响,行动迟缓,死亡。

蛤蟆:成群出洞。

地震前兆是指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岩体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和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的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明显变化、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行为异常等。

一般来说,这些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异常变化称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它包括微观地震异常和宏观地震异常两大类。

气象异常

人们常常把地震预报科技人员形容为“管天、管地、管中间的空气”,确实很有道理。地震前,天气经常出现异常。主要有震前闷热,焦虑烦躁,久旱或连阴雨,黄雾散,阳光暗,怪风肆虐,六月冰雹(飞雪)等等。

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浑浊、冒泡、开花、升温、变色、变味、骤升、骤降、骤竭或涌泉等。人们总结了地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宝,前兆来得早。”“没有下雨,水质浑浊。”“水位变化很大,花在冒泡。”“有的变色,有的变味。”

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地下发出的声音。它的声音像大炮和雷声,也像重型汽车行驶和强风。地震发生时,从震源辐射出纵波,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高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自觉地感觉不到,直到横波到来才感觉到。所以震中地区常有“每次地震前,地下的声音像气体一样膨胀,如鼎中沸水”的记载。如果你在震中,经常可以听到3级地震的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以及其中所含液体和气体运动的结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地震临震的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对地震预测和预防可能会有很好的作用。

地磁异常

地球物理异常是指地震前地下发出的光,有各种颜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日常生活中很少见,但以红色和白色为主;其形式也各不相同,如带状、球状、柱状、漫射等。一般来说,地球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持续几秒钟。中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及地震前后,出现了多种发光现象。地光往往伴随着地震、滑坡、塌方、崩塌、喷沙、喷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往往沿着一个断裂带或一个地区有规律地迁移,并与其他宏观和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并且受地质条件和地表、大气状态的控制,可以对人、动物、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异常报告都是从震前几秒到1分钟左右。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地球光。如海城地震、澜沧地震、耿马地震,类似的报道都有收集。

地空异常

地气异常是指地震前地下产生的雾,也称为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有白、黑、黄等颜色,有时无色,常出现在地震前几天到几分钟内,常伴有奇怪的气味,有时伴有噪音或高温。

地面运动异常

地震动异常是指地震前的地面晃动,科学上称为前震。前震的定义是,最大震级之前的所有震动都称为前震。有些前震是人能感觉到的。

地面隆起异常

地面隆起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上的隆起。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前半年左右,甘孜县拓跋区一处草坪上出现一个鼓,形状像一个倒置的铁锅,高约20厘米,周围断断续续出现裂缝。鼓胀了几天就消失了,反复多次,直到地震发生。类似于地面隆起的异常包括地裂缝和沉降。

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是指地震前收音机、电视机、荧光灯等家用电器的异常。最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无线电故障,华北地震前荧光灯也很常见。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几天,唐山及周边地区多台收音机出现故障,声音有大有小,调频不准,有时连续有杂音。同样是唐山地震前,城市里有人看到日光灯先变红,晚上再亮。北京有些人睡觉前关了日光灯,但灯还亮着。

参考数据

地震前兆。百度百科[引用时间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