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一个傻瓜能做它吗?
像傻瓜一样聪明的刘禅。
刘禅的千古骂名落在了洛阳。他说“我在此乐,不思蜀”,也不打算回蜀国复辟,所以历史说他是傻子;如果他说“我要兴国东山再起”,恐怕历史会骂他不懂时代。事实上,刘禅非常明智。他知道自己必须在司马昭面前装傻。他是一个极有智慧的人。
一个
历史有时以调侃的形式再现,有些历史人物干脆被画进漫画里。请看历史上对刘禅的评价:“快快乐乐,不畏艰险。你在异乡快活,忘了故国,便知先主是庸人。”
这首四行诗的作者仅用28个字就武断地总结了一代君王的一生。而他的依据,不过是说的“乐在此处,不思蜀”六个字,而历史就根据这六个字给了他一个千古骂名...
刘禅亡国后,司马昭带他去了洛阳,随行的还有一些蜀国的旧臣。喜欢作秀的司马昭,给刘禅取名“安乐公”,“赐房,赐月费,赐帛万匹,童女百名”。当然,这是让世界看到的,并不是说他真的想给刘禅优惠待遇。有一次,司马昭设宴款待蜀国的官员和大臣,专门用来观察刘禅的反应。
当然,这音乐是哀歌。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在伤口上撒盐。蜀国的老臣听了,满脸愁容。刘禅是唯一一个没有笑而没有悲伤的人,他的表情毫无痛苦。他是一个偷走和平的无情的傻瓜。他的老臣郑铮先说了“颜氏”二字,他再也受不了了。他提醒一起去洗手间,然后悄悄地对说:“如果再问这件事,你就悲伤地说:先帝住在庙里,他们都在蜀国。怎么能不去想呢?”
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刘禅是清醒的,他知道此时他既不能得罪新主人,也不能得罪老部长。于是他向老部长点了点头。小便后,他很轻松地回到了晚餐。这时,司马昭又来问这件事,刘禅背诵了肯定的话。司马昭听了,笑着说:“这怎么像正确的说法呢?”听了这话,刘禅傻乎乎地回答,“是的,是他说的。他只是教我这么说。你怎么知道?”他故意装傻,说着,又津津有味地听起了音乐。
事实上,此时真正的傻瓜是司马昭。他没有看出刘禅是在装傻,但他在心里骂了一句:“真是个傻瓜!真是提不起来的桶!”他顿时如释重负,说:“我没有烦恼了!”于是刘禅不再坚固。刘禅的烟雾弹恰到好处,欺骗了司马昭,误导了后人,后人认为他是愚蠢的。试想,在那个时候,刘禅随时可能被剥夺生命。只要他表现出一点“骨气”,司马昭会放过他吗?只有存在才能做到;生命不存在,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在这一点上,他和他的父亲都非常清楚和狡猾。
回想当年,父亲刘备和曹操的童年煮酒论英雄。老曹问刘备:“今天的英雄是谁?”刘备明明知道对方想让他说“曹流”是英雄,但他就是不说,故意称别人为英雄。最后,老曹大发脾气,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国君和曹尔二人!”刘备一听,出了一身冷汗,因为曹操夸口要杀他。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老曹怎么能容忍刘备和他争山?
于是刘备赶紧隐蔽起来,借助一声怒喝,故意把筷子掉在地上,胆小如女人,又类似小孩子。曹操看了:哈!连打雷都怕,这是什么英雄?你没有杀他。
刘禅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这一优势,在关键时刻犯傻是上策。你可能会说,当魏军入侵时,刘禅没有抵抗投降,而是带领他的部长们出城迎接邓艾的军队。这不证明他很平庸吗?如果我们谈这个,我们得从当时的情况出发,那么刘禅是真的被逼的!
二
当时魏国大将邓艾率军突袭成功,犹如法宝从天而降。蜀死不死,已是说了算。试想,刘备死后,诸葛亮坚持北伐。这些年来,蜀军死伤无数,连他自己都知道这是鸡蛋碰石头,不可能成功。那时,蜀汉的将军关羽和张飞早已不在了。一个小小的蜀国怎么能和占据中原,兵多将多的魏国相比呢?
唉,历史只给了刘禅这个小小的蜀国,此时他最明智的选择只有投降。投降,君主和臣民难免受辱,但百姓可以免于画炭。在重大事件上,刘禅从不糊涂。他懂得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把君主的位置放在第二位。你能说他的选择是错的吗?孟子曰:“民为重,国为次,君为光。”可惜封建帝王读了很多圣贤书,却很少有人记得这个。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每当国家危难之时,皇帝的想法都是“君重于民”。为了保住君主的王位和尊严,他们常常让人民做出不必要的牺牲。更可笑的是,那些受传统观念影响的人反过来嘲笑刘禅的自我牺牲,这真是一种悲哀。
所以,元代散曲作家张写《潼关怀古》时说:“遥望西京,踌躇不前,悲叹秦汉使诸宫污。兴,百姓遭殃。死,百姓遭殃。”这个张看透了这个问题,而这个却做事情很光明磊落。他知道他不应该成为蜀汉的皇帝,也不应该知道蜀汉人民的生死,所以他看不起自己。所以,周寿昌在《三国志集解》中评价刘禅时说:“若恐流言不实,非不知也。”也就是说,刘禅被判定昏庸的时候,恐怕历史是不准确的。那些谣言不胫而走,刘禅投降拯救了他的人民,这是值得称赞的。
况且,刘禅当政时,一直笼罩在诸葛亮耀眼的光环下,他的皇袍远不如诸葛亮的鹅毛扇光彩;羽扇黑丝巾的诸葛亮,比刘禅优雅多了。请看他的父亲刘备临终时是怎么对刘禅说的:“你和丞相(诸葛亮)订婚就像父亲一样。”他让即将登基的刘禅像父亲一样服从诸葛亮。
这句话只是刘父子之间的悄悄话,但当诸葛亮后来辅佐时,他才真正以“太上皇”的身份出现。他必须亲自处理每一件事,做每一件事,表现得像一个国家元首。最可怕的是,在北伐前夕,刘禅已经22岁了。诸葛亮也把别人当孩子,写下了著名的《前师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刘禅的各种不满,把他捧得像个孩子,教育刘禅要“做个贤臣,远离小人”,还发布了那么多居高临下的命令,让后人觉得不可思议,让后来有识之士都纳闷:诸葛亮!这就好像你是皇帝,刘禅是你的臣子。
而年轻的天子刘禅,在这个时期,他能够从大局出发,处处妥协。但后来诸葛亮竟然违背了先主让他辅政的嘱托,然后代政,长期率领大军出征,犯了君主和臣民的大忌。而刘禅能做的,就是努力克制自己。诸葛亮在用人上犯了错误后感到内疚,但先主安慰他说:“兵家有输赢是常事。”诸葛亮被贬为三品后不久,为了不影响他的权威,刘禅立即恢复了诸葛亮的职位。
刘禅胸怀大局,睿智冷静。他知道国家和自己的情况,所以他让诸葛亮去北伐,尽管他知道这是徒劳的。他尊敬诸葛亮,但只尊敬他父亲在天之灵;他对诸葛亮有好感,因为诸葛亮身上有他父亲的灵魂负荷,诸葛亮代表了他父亲的时代!当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刘禅悲伤了几天,不能去法院,在龙床上哭了。当诸葛亮的灵柩运回时,刘禅在城外20英里处迎接他。
但是刘禅只能在第二段写这样一篇文章,他在第三段改变了主题。第一,他对诸葛亮背后荣辱的见解,对诸葛亮光辉事迹的宣传就足够了。他反对给诸葛亮建庙,但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他没有坚持己见。他深深知道诸葛亮的影响力,所以他是明智的。第二,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死后,立即废除丞相制度,因为诸葛亮作为丞相权力太大。刘禅设置了尚书、将军、傅,使这三个职位的权力得以平衡,将军与政事得以分离。后来“独掌朝政”,提出了“趁吴之乱”的方针,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以长远眼光北伐。
他制定的这个国策比诸葛亮一味北伐更符合蜀汉国情。请看历史是如何描述刘禅的治国之道的。
三
据史料记载,在刘禅统治的41年间,蜀汉没有发生内乱,这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是罕见的。曹魏的将领中,常有汉奸,但我们很难在蜀汉的文武百官中找到汉奸,也没有看到蜀汉人民因为饥荒而暴动。后人对刘禅的不敬,除了他的“幸福”之外,还来源于“身不由己的阿斗”这句话。
一个成语,一句俗语,把刘禅绑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这种在嘲讽中忽略人物的做法,失去了最起码的评判标准,是对先人和后人的不负责任和不公平。
《三国志》记载,刘禅知人善任,颇有其父遗风。接到魏延叛乱的报告后,刘禅立即问道:“魏延是一个勇敢的将军,足以拒绝杨毅等人。他为什么烧栈道?”虽然他没有上前线,但他有判断力。魏延死后,他坚持实事求是,没有全盘否定魏延:“现在我已经改正了我的罪行,还想着我以前的功绩,给它一口棺材埋了。”也许刘禅不像诸葛亮那么捉摸不定,但他更注重事实,绝不会像《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那样说“魏延从骨上背过身去,然后就要背过身去”。
然而,成千上万的读者仍然愿意相信诸葛亮,相信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我相信他已经看出魏延有一根反骨,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将军的体貌特征如何决定他的政治归属?而那个可怜的刘禅,虽然是三国中最弱的君主,却奋力治理国家,形成了自己的治国理念。他告诉公务员和军事指挥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国家领导人。所以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刘禅:“先主之圣人,不可及也。”
至于刘禅后来被俘,他是高兴的,也是愚蠢的,但他只是逢场作戏。也许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能更好地理解刘禅。莎士比亚说:“装聋作哑,假装善良,靠的是天赋;他必须窥探被他取笑的人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抓住机会;然后像野鹰一样看着面前的每一只鸟,从不错过任何机会。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难的工作。"
刘禅是一个如此聪明的人。他可以在突如其来的语言环境中欺骗对手,击败强大的敌人,成为未被提名的最佳辩手,成为可以力挽狂澜的资深外交官。如果他像喜欢在曹操面前卖弄聪明的杨修那样,在司马昭面前卖弄聪明,他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大智若愚的刘禅于公元271年卒于洛阳,享年65岁。